在体验与磨砺中培养奋斗精神
2019-10-16夏青峰
夏青峰
客观地讲,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在不愁吃穿的环境中成长,如何培养他们的奋斗精神,学校确实要多花心思、下足功夫。笔者结合北京中学近几年的教育实践,就培养学生奋斗精神方面浅谈几点具体做法。
让学生在行走中把“小我”融入“大我”
志存高远是成长的根本动力。心里有远方,才能一路风雨兼程。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高远的志向,“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我们发动全体师生讨论,确立了“世界因我更美好”的校训与“和而不同,乐在其中”的校风,以及“享幸福人生,做中华栋梁”的学生成长目标。通过校训、校风、成长目标的研讨与确立,引导学生在形成自己的志向时,自觉地跳出“小我”,更加关注世界的美好、民族的复兴与自我的责任,更加懂得如何才能“让人成为人、让自己成为自己、让世界因我更美好”,从而让他们格局更大些、感情更深些、责任更强些、奋斗精神更足些。
在帮助学生形成志向的过程中,重点要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感。爱国是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确立志向、艰苦奋斗的持续动力。我们开展中华文化寻根之旅活动,带全体学生看过泰山日出、黄山云海、草原辽阔、大漠孤烟,感受到山河壮丽;触摸过兵马俑、体验过孔子周游列国、到过白公馆和宝塔山,感受过历史沧桑,对国家才有情愫,心中有了国,自然有爱。每一次的行走,教师和学生携手攀登一座高山,跨过一条河流,领略一种地方传统曲艺,举行一场隆重的诗会,用脚步去丈量祖国的广袤,用稚嫩的诗歌唱响对壮美山河的热爱,感悟优秀传统文化,讴歌各地风土人情。一万多公里的行程是学生文化寻根的真实写照,12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是学生文化寻根的厚重记录。行走的过程是知行合一的过程,学生们学会把“小我”融入到历史发展的“大我”之中,与祖国、与人类同呼吸共命运,在历史发展中体悟个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创造磨砺坚强意志的机会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不能坐而论道,必须起而行之。让学生经受一些“艰难困苦”,才有助于他们形成坚韧不拔的毅力。我们运用各种载体来培养学生坚毅的品格与艰苦奋斗的精神。
首先,我们通过体育活动来磨砺学生的意志。北京中学提出了“无体育,不北中”的理念,除了每周安排5节体育课外,学校还要求每人每周至少跑步15公里,这是一项强制性的体育作业,人人都要过关。学生们从被动跑步,到慢慢享受跑步的乐趣,再逐渐地走向主动跑步。在跑步及其他体育锻炼中,学生克服了懒散等毛病,养成了坚持不懈的品格,收获了克服困难的勇气,精神活力更加焕发。
其次,我们创设多种机会,让学生主动到艰苦情景中磨砺自己。在北京中学,每位学生都要经历几次野外攀岩、高空速降、高空拓展活动,在活动中克服畏惧的心态,培育挑战自我的勇气和突破自我的能力。在每次露营活动中,学校都要安排男同学在深夜轮流巡视值班,培养男子汉的担当精神。在每次的军训活动中,都要设计泥潭穿越、托举原木、铁丝网下匍匐前行、负重急行军等项目,让学生克服身体、心理上的重重困难,实现自我超越。在暑假期间,我们组织学生自愿参加戈壁100公里行走活动,他们走完了100公里后,都会惊讶于自己的坚持与潜能。“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经历这些活动,他们增强了对自我潜能的信任、对生命的珍视、对远方的向往、对意义的追寻、对坚持的笃定、对团队的感恩、对奋斗的崇尚。
引导学生担当社会责任
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必须与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相结合,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精神。
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我们引导学生在家中要做适当的家务劳动,把自己该做、能做的事情都自己做好,不给家人添麻烦。在班级里,人人都有自己的服务岗位,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宿舍里,卫生都要自己打扫,包括公共的盥洗室、卫生间也是轮流值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做懒人,不养懒汉。同时,要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真正关心、服务身边的人和事。比如,我们校园里既有小学生也有中学生,中学生就主动去关心帮助小学生,尤其是对小学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中学生成立了“小一陪伴小组”,经常性地与小朋友進行交流,给他们以支持,跨年龄段的交往让学生产生更多的爱心与责任感。再比如,学生们成立了‘脊椎侧弯防治小组”,针对校园中有学生脊椎侧弯的现象,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并主动联系医生、医院,帮助同学进行治疗。面对校园中各种需要关心帮助的人和事,都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自觉产生一种应有的责任担当。
我们更要培养学生的大爱大德大情怀,将他们的视野与心灵引导到更多社会中需要关心的地方,并开展切实的行动。学生们走进一个又一个社区,给老年人讲解智能手机使用的办法;走进一所又一所需要特别帮扶的学校,给他们教英语,开展sTEM课程。利用假期时间,我们组织学生到祖国边陲一些发展暂时落后的地区,开展支教活动,推进教育扶贫,让学生们感受到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让孩子们在关心自我的同时,更关心他人,关爱社会,把祖国的发展与自我的责任紧密地结合起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不断开展这些活动后,学生心田里会越来越升腾起这种神圣的责任感,责任感强了,奋斗精神就足了。
用创新实践调动学生的精气神
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还必须与学生的真实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当然,不是让学生“头悬梁、锥刺股”,不能无限地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是要弘扬一种刻苦学习的精神。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不断超越自我,是学生时代应有的奋斗精神。我们在丰厚学生底蕴上是有底线要求的,听、说、读、写、研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而要达到这个标准,学生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培养他们的奋斗精神,另一个很重要的举措就是引导他们开展创新实践。让学生置身于问题的解决之中、创造性的活动之中,他们往往会欲罢不能,达到一种痴迷忘我的状态。我校学生常常会为一项实验的开展而废寝忘食,为一个项目的策划而乐此不疲。学校辩论队不断获得北京市、全国辩论赛的冠军,他们为此牺牲了很多节假日的时间,还经常深夜留在教室里模辩。参加数学建模的学生,连续几天都待在自己的教室里,晚上甚至直接睡在教室,他们沉浸在自己思维的推演与构建之中。有些学生为了进行实验,竟然在年三十、大年初一相约来到学校。学校开展创造性活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精气神与创新活力,他们会不断享受到艰苦奋斗所带来的快乐。奋斗的快乐才是最大的快乐!
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需要学校真正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那些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刚健有为的好故事,去教育影响学生。同时,引导学生在树立高远志向、磨砺坚强意志、担当社会责任、开展创新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品格,真正成长为一个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作者系北京中学校长,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 邢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