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网瘾”,可以从体育开始
2019-10-16刘映海
刘映海
“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新沟通渠道与生活空间了(比尔·盖茨)”。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交互功能的同时,也受到了它弊端的影响,其中尤以“网瘾”最为普遍。“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你坐在我对面,却在低头玩手机”,形象地描述了网络对人们交往方式、生活模式的影响。在这当中,对网络最为适应并被称为“网络世代(Net Generation)”的中学生受到其影响和冲击最为明显,“网瘾”问题成为影响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问题行为之一。由于“网瘾”而导致自杀、伤人、杀人等悲剧屡见报道,而由于“网瘾”而造成的冷漠、焦虑、自闭等现象更是比比皆是。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网瘾”的发生率很高,多项调查显示的发生率在10%-17%之间。这是因为中学生极易受到网络的诱惑。“网瘾”学生在网络中既会接触到未经教师筛选过的影响正确认知的知识,也会沉迷于网络而发生无节制的上网行为,后果就是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发展均受损。
一、为什么会发生“网瘾”
研究者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渐渐认识到大多数中学生的“网瘾”并非“网瘾症(网瘾症现在被认为是精神疾病)”。其“网瘾”的行为只是一种消极应对方式,是中学生在追求情感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过程中产生的应对方式偏差。第一个提出网络成瘾概念的美国学者Goldberg就认为,“所谓的网瘾,其实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它是个人不能很好地化解生活压力与烦恼的消极表现(Goldberg,2003)”。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转折时期,是成长中的“危机期”“过渡期”,其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渴望新的社会角色,希望获得社会认可。然而,其认知发展、情绪调控、社会经验尚处于不成熟阶段,易出现自我发展困惑。教师对这一时期的学生都比较“头疼”,“轻不得、重不得,轻则不听、重则叛逆”。但换位思考,其实中学生也挺“悲催”,“两点一线”的生活、“压力山大”的学习、“渴望认可”的需求、“过分敏感”的情感、“无处宣泄”的情绪都集中压在身上,让他们有些“不知所措”。
当然,大多数中学生能够在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下顺利度过这一阶段,但有些学生却发生“网瘾”问题。多项实证研究成果表明,“网瘾”的发生有着生活事件的影响,如家庭关系失衡、压力性生活事件、同伴关系不佳等。一旦出现这些“应激源”,中学生往往“茫然而不知所措”,进而逃避并消极应对。这时互联网虚拟性(匿名)、互动性(便利)和去抑制性(逃避现实)的优点就凸显出来了,中学生可以轻易地在互联网中实现自尊、愉悦满足感、成就感,其负性情绪得到宣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这个角度说,中学生的上网行为可以理解为自我心理调适过程。只是这种心理调适是虚拟的,不能转移到线下,—旦下线,其心理不适就再次出现。所以,只有反复上线或逐渐加长时间,逐渐成瘾。
二、体育干预“网瘾”的理论基础
学界的多项研究成果显示,体育可以引发积极的心理和情绪体验,体育能提高青少年的自尊水平,降低青少年的应激反应,改善心境状态,降低青春期学生焦虑水平,有效防治抑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总之,体育作为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能有效促进参与者的心理健康。
对“网瘾”中学生而言,需要的是一个可以调适心理不适的场域。在这一点上,互联网和体育场域有相同或相似点,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虚拟社会的特征,互联网构建的虚拟社会和體育场域形成的运动生态都是“社会缩影”。这两个环境均提供了一个良性竞争的模拟场景,参与者需要先选择一个“角色”,然后定位工作任务(游戏打怪或体育竞技),再掌握一定的技能(游戏技巧或运动技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活动(通关或比赛),在失败后均可以不承担责任(重启或重赛),并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心理愉悦。
不同的是体育场域是具有虚拟特征的真实存在。在这个“虚拟社会”中,有竞争、有妥协,有合作、有担当,有队友、有对手,有成功、有失败,有喜悦、有沮丧,有爱、有恨,而且这些都是可感觉到的“真实”。参与者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其负性情绪得到了宣泄,心理需求也得到了满足。因此,体育应该是干预“网瘾”的重要手段。
三、体育干预“网瘾”的实践检验
多项个案研究显示,体育(尤其是团体项目)对“网瘾”中学生的干预效果明显,尤其是学校内的干预方案,效果更为突出,而且复瘾率低,体育是优质的戒“网瘾”工具。
本研究所选取的个案是一名高一男生HG,参与研究时16岁,“网瘾”时间1年,程度中等,是具有典型“网瘾”特征的个案。经过体育干预后,该生形成了体育习惯,以积极的体育应对方式替代了消极的网络应对方式,完美地从“网瘾”中摆脱出来。对HG的干预如下所述。
1.研究对象的目标问题
首先采用访谈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非参与性观察,然后采用行动研究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参与性观察,再利用自制网络行为记录表对其特征进行动态分析,得出目标问题(见表1)。
2.实验设计
经过反复做思想工作,HG同意尝试体育干预。采用参与性观察和指标检测等方法对研究对象生理、心理特征进行个案会聚式评估,制订干预方案。方案一开始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休闲体育干预期,计划3-6个月,视研究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程度而调整;第二阶段为专项体育干预期,计划3-6个月,视研究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程度而具体确定。在实践中又依据行动研究法的特点,根据被研究者的情感反应和思想变化过程,增加了第三阶段竞赛训练期,计划时间为1个月。
休闲体育干预项目主要指不需要项目专业知识讲解、满足研究对象兴趣需要和实际运动能力、调节情绪并易于其家庭成员介入的项目,不以时间、距离、等级等作为完成的评价指标。经论证,选取体育游戏、快走慢跑、游泳、远足旅行、亲子体育拓展为干预项目。干预时间为每周二、四、六、日下午,地点在HG家、学校附近的公园、操场、游泳馆、篮球场、拓展基地、城郊旅游景点等。
专项体育干预项目是指系统性和专业性较强,能充分体现技能升级提高并能持续产生良性情绪影响的合作性竞技项目,此时采用时间、距离、等级等作为完成的评价指标。经与HG沟通并结合其有一定的跆拳道基础(小学时有过2年的课余学习),最终选择跆拳道作为其专项体育干预项目,并结合负重远足旅行。干预时间为每周二、四、六、日下午,地点在HG家附近的跆拳道馆。
竞赛训练期的增加是因为在第二阶段将要完成时,HG突然提出想组织同学在校运动会上表演跆拳道,研究者欣喜若狂,立刻响应,随即与班主任沟通并得到支持,随后在研究者的配合下,HG邀请了11名同学组成表演队,利用课余、业余时间在校园内进行了一个月的训练,并成功进行了校运动会的团体操表演。
3.实验结果
研究是通过目标问题评价方式对HG的“网瘾”行为进行综合评价的。休闲体育干预完成后,HG的各项指标已经有了直观改善;专项体育干预后,HG已经基本“退瘾”,互联网使用日趋理性,是放松状态下的一种休闲手段;组织竞赛训练后,HG已经能完全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当中。HG基本完成了由着迷到觉醒、最后实现平衡(Grohol,1999)的转变(见表2)。
4.实验反思
本研究如果没有HG的配合根本不能完成。虽然一开始HG表现出非常大的抗拒,但从他填写量表的认真程度可知其对自己的“网瘾”认知是明了的,并且有改变意愿。在第一次运动后,HG觉得运动也是愉悦的,当时我们只是在公园进行了随意的慢走,其问对网络游戏进行了愉快的交流,并穿插进行了几个他感兴趣的、对抗性的、实战性的体育游戏,并没有运动量与强度的要求。随后HG对运动的抗拒就小了很多,逐渐实现从基本配合到完全配合直至主动安排的转变。当干预几次后,运动所带来的身体感受是“爽利(HG自己的话)”的,到干预的第一阶段将要结束时,玩完网络游戏后“疲惫、酸麻的感觉是很不舒服的,需要出去跑跑步放松下(HG自己的话)”,到干预的第二阶段时,“出汗是令人着迷的(HG自己的话)”。这些行动研究中采集到的语言形象描述了HG的转变过程。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整个干预过程中研究者并没有对HG的上网行为进行过任何干预,甚至与其聊“打怪”经历与秘籍,HG的上网行为转变是自觉自愿的。本研究的第三阶段是“神来之笔”,原本在研究设计中没有这个阶段,是HG主动提出的,而在竞赛训练期,HG在教练帮助下设计表演方案、训练表演动作、讨论音乐选择、计划服装道具,直到成功表演,其成长是多方面的。实际上,HG在这个阶段根本不再谈论“网瘾”问题了。
四、体育干预“网瘾”的展望
HG是一个典型个案,其成功的体育干预过程对大多数“网瘾”中学生具有指导意义,是可以推广至中学生群体的。我们进行的几十例干预实践表明,体育干预对大多数中学生是有效的。这是因为体育干预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体育干预具有契合性
体育的特点契合青春期中学生的生长发育需求。体育是指向竞争和内在自由的促进“类本质”的身体活动,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神经系统兴奋性占优,活泼好动是其特点,挥汗如雨能让其产生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愉悦;中学生对身体运动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对竞争性游戏有着自发的兴趣。这是网络根本无法实现的,体育运动中获得的身心愉悦感远比网络行为获得的虚拟心理愉悦感更符合中學生发育特点。
2.体育干预具有普适性
体育的场域适合青春期中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学习。青春期的中学生处于心理成人感和心智不成熟的矛盾之中,勇于探索挑战是其优点,遇挫迷茫逃避是其缺点。不少学校“两点一线”“文山题海”的学习生活几乎不能为学生提供社会适应性学习,使得中学生一旦面临压力性事件极易产生消极应对心理和行为。HG的“网瘾”就是典型的家庭支持不当导致“退缩”在网络中的逃避行为。体育场域的“社会缩影”特点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社会适应的“实习场”,身处其中的中学生在自己的角色(折射社会角色)中学习着竞争、合作、妥协、担当、规则等社会规范,也体会着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苦涩等心理感受,这些是青春期中学生成长所必需的。
3.体育干预具有主动性
体育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对中学生而言,情绪化、易焦虑、易冲动、易沮丧是其成长中面临的常态,应对方式就显得尤其重要,应对不当就可能产生“网瘾”等消极应对方式,而体育却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对心境具有调节功能,能有效提高心境的激活状态,参与体育的人不必刻意追求心境改善,而是运动中会自然而然地实现心境转换。我们很容易发现,每次体育课或大课间活动后,大多数学生都是愉悦的,体育在不知不觉中主动改善了他们的心境。
总之,戒“网瘾”可以从体育开始。
(作者系山西大学体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任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