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志愿服务三级课程,培养大爱大德大情怀
2019-10-16董薇
董薇
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志愿者之爱是大德大爱,是跨越职业和贫富差距、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不论高低贵贱的平等之爱,这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自1993年共青团中央发起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起,学生志愿者活动在全国迅速开展,一些重大赛事和国际活动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进一步推动了大中学生志愿者事业的长足发展。近年来,中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比较普遍,志愿服务活动已然成为中学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平台。
围绕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团中央出台《关于推动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的意见》等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有利于加强中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引导中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现实中,尽管许多中学已经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但还未能形成长期、稳定、系统化的管理和保障机制,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逐步进入课程开发阶段势在必行。
中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开展中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重活动、轻培训”的“运动式”志愿服务活动,体现为“三月雷锋来,四月雷锋走”,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临时请假、志愿者替换频繁、志愿服务计时混乱、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因此,有必要从问题现象对志愿服务的全流程进行分析,解析中学生志愿服务问题的本质。
(一)意识不到位。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理解认识不充分,对志愿精神思考不深入。外在体现为,一旦志愿服务活动与其他活动在时间上发生冲突,或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志愿者常常表现出意志不够坚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往往是学校学分的要求,主动性不足。
(二)招募不规范。通过网络、微信和公众号进行志愿者活动的报名宣传,在中学阶段容易造成宣传力度不够、不能覆盖全体学生的问题。这种便捷的报名方式对于中学生志愿者来说缺少仪式感和神圣感,中学生对志愿服务意义的理解和认识不足。
(三)培训不专业。每一项志愿服务岗位都有其专业性,针对志愿者的专业培训在志愿服务全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一是专业培训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志愿服务后续的各个环节,如志愿服务的质量、志愿服务的计时保障等。二是专业培训也反作用于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与理解。而中学受学校人力、资源、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普遍没有专业的志愿服务培训活动。中学生从事的志愿服务工作多为简单的引导、介绍、维持纪律等,很少有一些专业性强的志愿服务岗位。
(四)监管不得力。在中学志愿服务开展中,志愿服务的活动过程是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最直接的环节,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受学校人力、教师志愿服务专业水平的限制,在实际的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几乎没有指导和监督,体现出中学生志愿服务水平较低。
(五)总结反馈不及时。志愿服务活动的总结是志愿服务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往往是志愿服务全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重要环节。学生分享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经历和感受、团干部总结、班主任点评,通过多种形式及时有效进行总结,可以加深学生对志愿服务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强化志愿者培训的专业技能,促进志愿服务的质量。
综合来看,解决志愿服务的认识和理解是核心,改善志愿服务招募、培训环节是关键,做好志愿服务总结和管理是达成志愿服务目标的支撑。
创建志愿服务课程体系
在学校建立科学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形成规范的志愿服务课程,促进志愿服务课程化,有利于志愿服务持续科学的发展。
(一)创建志愿课程体系的前提条件
1.要梳理学校去过的志愿服务基地和以往开展过的志愿服务项目。根据每次志愿服务的时间、周期、志愿者人数、岗位、服务内容,以及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后对自己的评价与感受等,从当前适合中学生参加的志愿活动项目中,整理、筛选出适合本校学生的志愿服务基地。
2.要借助社会力量进一步挖掘志愿服务的资源。团中央在2014年提出了共青团的区域化团建工作,志愿服务的资源可以挖掘属地残疾人中心、社区、公园、敬老院、医院、文化馆、名人故居、图书馆等,借助属地区域化团建工作,发挥好街道团工委在志愿服务课程中的枢纽角色。
3.志愿服务课程体系、管理制度的建立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志愿精神的引领。在中学生志愿服务课程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性,以政策文件、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为指导纲领,将志愿精神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相融合。
4.评价与激励机制要立体、多元,注重“自我实现”的激励作用。每一项志愿服務课程建设都要规范,要有目标、有培训、有实施、有总结和评价。
(二)建立志愿服务三级课程
三级志愿服务课程是依据不同范围的志愿者群体设立的,课程之间相互补充,也可以进行层级转化。
第一级志愿服务课程是以学生兴趣和志愿服务专业为导向,由学校负责组织,是相对长期、稳定、成熟的一级志愿服务课程。一级课程突出志愿服务专业性,像打造学生社团一样,由学生志愿服务课程负责人组织,自主运行。一级志愿服务课程面向全校招募学生负责人,每门课程由2-4名学生担任负责人。学生负责人自主开发志愿服务课程,创造性进行课程建设,包括志愿服务课程的文化建设(目标、宗旨、服务理念、志愿服务项目标识等),课程建设(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志愿服务技能的培训、岗位安排、反馈交流),管理机制的建设(考勤、网络计时、评价)。目前,北京市已在初中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增设了“志愿服务”栏目,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与“志愿北京”网络平台进行数据对接,对学生参与的志愿服务进行学校与社会权威相结合的方式认定。团委监督做好一级课程计划、实施、评价工作,搭建更多交流平台,也对一级志愿服务课程负责人进行志愿服务领导力的培训。
第二级志愿服务课程是以共青团组织生活为导向,由各班团支部负责组织,相对灵活。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团支部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组织相关志愿服务课程要发挥团组织建设的优势,突出团组织活动的灵活性和先进性,重点发挥团组织的榜样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共青团先进性的引领加深学生对志愿服务的理解和认识。例如,春节可以在庙会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既是传统民俗文化的学习,又加强了学校团建工作。“五一”“十一”假期的游客导引、爱心帮扶活动,既是志愿服务活动,又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学习历史文化、进行班级建设。二级志愿服务课程丰富,组织多样,每个团支部可以开发1-2门二级志愿服务课程。虽然二级志愿服务课程灵活多样,但二级志愿服务课程建设也要规范有序。“课程负责人由团支部书记担任,负责志愿服务课程的目标、宗旨及服务内容的确立”。团支部书记作为二级志愿服务课程的负责人,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可结合本支部或者班级文化特点,开设适宜本支部团员特点的二级志愿服务课程,并以团组织生活的形式开展志愿者培训、反馈和评价,打造积极、团结、温暖、向上的团支部。
第三级志愿服务课程以培养公民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导向,学生个人自发进行。三级志愿服务课程往往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行为。该课程尊重每一名学生的特点,鼓励每一名学生提升社会意识、组织和参与相关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三级志愿服务课程,学校给志愿者的公益创想搭建舞台,让志愿服务形成一种习惯、一种态度。该课程有助于促进全体学生志愿者公民意识的养成,倡导其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三级志愿服务课程搭建了志愿服务的三个层级,基本满足了学校开展各种规模、各种性质的志愿服务活动,也明确了每个层级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和管理主体。要将学生志愿服务纳入“综合实践课程社区服务”评价中,学生志愿者完成一级志愿服务课程40学时可获得“综合实践课程社区服务”1学分;完成二级志愿服务和三级志愿服务课程40学时可获得“综合实践课程社区服务”1学分,共计2学分。建立三级志愿服务课程流通机制,学生志愿者个人的公益创想三级志愿服务课程通过实践探索后,可以带动团支部团员一起参与转化为二级志愿服务课程;团支部组织的二级志愿服务课程中相对更成熟、稳定的,需要吸纳更多志愿者参与的优质志愿服务课程,可以面向全校招募志愿者,发展成为一级志愿服务课程。学校针对一级志愿服务课程开展“专业志愿者”“专业志愿服务课程”的评选,针对二级志愿服务课程开展“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课程”的评选,针对三级志愿服务课程开展“公益创想”的评选,推动形成不同层级的学生志愿服务奖励评价机制。
(三)三级志愿服务课程体系实施步骤
三级志愿服务课程体系在北京某示范高中进行了建设和完整的实施,步骤如下:(1)招募一级志愿服务课程负责人;(2)开展志愿服务课程负责人领导力的培训;(3)举行志愿服务课程发布,组织全校报名志愿服务课程;(4)各课程自主开展培训、服务活动、分享总结、计时等志愿服务环节;(5)学校组织志愿服务课程的系列表彰。
基于实践总结的志愿服务课程建议
三级志愿服务课程在某中学的实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较好地解决了原有志愿服务活动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若干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变化。
(一)课程建立的意义
1.全校志愿服务活动有一学年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志愿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学校有哪些志愿服务课程,结合自己的特点,甚至与学科学习实践相结合,规划自己要参加的志愿服务课程。几乎没有临时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中行政干预的影响降低。
2.志愿服务岗位更丰富。志愿服务活动越来越活泼,贴近中学生。志愿服务的课程涉及领域越来越宽泛,涉及助老、助残的生命关怀领域,涉及名人故居讲解的文化宣讲领域,涉及关爱小动物、提醒绿色出行的公民意识领域,等等。
3.志愿者培训更专业,由课程负责人联系对应的志愿服务基地,由基地派专业教师进行指导。让志愿者在上岗前经过比较充分的培训,一是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素养,二是有助于深入理解志愿精神。
4.每个课程的管理制度、激励机制更有效。三级志愿课程的实施把志愿者服务计时、总结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有专人负责记录,团队定时总结,志愿者团队成员相对稳定,请假缺勤记录相对准确,志愿团队有凝聚力。
(二)课程建立的建议
学校借助志愿服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积累了大量的案例和宝贵的经验。每所学校志愿服务的传统和特点虽然不尽相同,组织方式也存在差异,但是志愿服务活动育人功能是毋庸置疑的,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学生志愿精神的培养、对学生生涯教育的支撑和对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等方面。结合三级志愿服务课程的实践,笔者认为在中学开展志愿服务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多用力:
1.中學阶段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要建立长效机制,切忌短平快。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要结合学生成长阶段做长远规划,建设志愿服务活动课程体系、长效机制,提高中学生志愿服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2.中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设计要有上位概念的指导,可以从人的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志愿精神的本质等方面指导我们建设科学的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管理体系。
3.中学阶段实施志愿服务活动要特别重视志愿者的专业培训与总结,这个过程与志愿服务实施过程同等重要,它承载志愿服务的一部分育人功能。同时,要注重中学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要与学校活动有机结合。例如,与研究性学习、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
4.从安全等多因素考虑,中学志愿服务活动重点以学校周边区域为主,注重与周边街道社区广泛联系,可以利用区域化团建的成果,拉动区域资源、发挥社会力量。
5.中学志愿服务的意义和驱动力还需要各中学在实践中进一步挖掘和研究,研究透彻是开展好中学志愿服务工作的基石。
(作者单位系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奥森、将台路校区)
责任编辑 冀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