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危险源分析及预控探析

2019-10-16任群正

科技风 2019年26期
关键词:一通三防预控措施危险源

摘 要:为充分做好煤矿一通三防工作,本文分析了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并针对这些危险源提出了一系列预控措施,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通过科学、合理的应用这些预控措施,有助于进一步做好煤矿一通三防工作,更好的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关键词:煤矿;一通三防;危险源;预控措施

1 一通三防中存在的危险源分析

(1)通风条件不够良好,危险源过多。其最主要的危险源有以下三点:①测风设备较差。矿井下的通风设备中,测风仪器所发挥的作用是为安全监测人员提供重要的信息。通常情况下,煤矿巷中多采用风速计(风表)来测定风速。对于风表型号的选择,煤矿企业应当基于作业的实际环境及所运用机电设备的额定通风量来加以确定,其主要有高速、中速及低速三种。在开采过程中,煤矿企业大多使用精确度较低的测风仪器,以降低所需的成本,并且也未对测风仪器进行严格的检测,通常存在测风仪器性能不完善的潜藏风险。一旦测风仪器失去精确度或灵敏度,极有可能导致井下工作人员出现中毒现象,极大威胁了他们的生命;②未遵照规定来选取测风地点。在“一通三防”的细则中明确要求,施工之前所选取的测风地点必须在建立有效的通风系统之后,方可挖掘其他的巷道。各个煤矿企业必须重视作业人员的安全,各个矿井必须创建行之有效的通风检测体系,且该体系的运行必须具备持续性及稳定性。严格遵照“一通三防”的规定来选取测风地点,避免出现与规定不相符的通风,如串联、扩散等。若测风地点的选取不具备合理性,将会对通风体系的创建造成影响,不仅对挖掘的进度造成影响,而且存在潜藏的危险源,进而对煤矿开采的效率造成极大的阻碍;③测风方法不合理,所检测的风量与实际的风量存在较大的差别。在实际的测风中,由于受到地形的影响,其风量的测定将会受到涡旋叠加效应的影响。

(2)未建立有效的安全制度,因作业人员的错误行为而导致的危险源。目前,大部分煤矿企业所运用安全生产及管理的制度都是照搬照抄,不同的煤矿企业有着不同的地理位置及地质条件,且作业环境也不同,因此这个照搬照抄的行为将导致安全管理制度在实际生产中不具备可行性,流于形式。①不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将会对安检人员的检查工作造成极大的阻碍,例如因安全管理制度中未对管理人员的权利加以明确,导致一部分资历较短的人员即便发现了生产中作业人员的不当行为或者违规现象,也不会及时指正或阻止;②不具备有效的安全奖惩制度,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激情造成了打击,导致他们不会严格监管作业人员的行为,也不会积极清查安全风险。作业人员的不正确行为,例如违规生产、违规指挥等常常会导致煤矿事故的发生。

(3)对“一通三防”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投入,导致运行阶段产生了较多的危险源。对企业而言,由于预防性的投入不会未其创造直接的效益,通常不会引起管理人员的重视,这将导致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过于落后,甚至完全照搬其他企业的制度,进而导致煤矿企业存在较多的安全风险,无法及时发现及解决。而且各个煤矿企业间存在着不同的安全风险,仅仅照搬其他企业的制度,而不进行安全投入,将会导致其与自身生产不相符。更关键的是,由于企业未进行有效的安全投入,导致其无法及时清除落后的设备,使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问题。煤矿开采过程中存在较多的危险源,将会对作业人员的工作激情及生产的效率造成极大影响。

2 一通三防中危险源的预控措施

(1)完善通风条件与通风系统,排除危险源。煤矿企业在对通风网络加以简化的同时,应当以生产体系的简化为原则,首先需要科学规划通风系统的线路,防止该线路的紊乱。基于“一通三防”的前提,开采体系应当采取双局部通风机,确保井下通风的安全性,煤矿企业应当严格遵照相应的规定来开展生产工作,施工之前的测风地点必须在建立有效的通风体系之后,才能对其他的巷道进行开掘。另外,严格遵照相关规定来选取测风地点,同时对相关监测人员加以培训,促使其可以依據正确的方法来检测风量,并及时上报,对于测风地点不科学的煤矿企业,应当立即停产改造。大部分煤炭企业因不具备较好的通风系统及设备,导致煤矿产生了各种故障,这也引起了煤矿企业的高度重视。

(2)强化“一通三防”的教育及培训力度。切实将相关的知识落实到煤矿企业的各个员工。关注企业职工的生命安全,认真落实相关的法律制度,积极开展有效的培训工作,利用各个形式来增强煤矿生产中专业及要害工种的培训工作;增加安全检查的深度及力度,同时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照“一通三防”的相关规定,一旦发现作业人员的不当行为,应当立即制止;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长期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促使各个员工都能够意识到“一通三防”工作的意义。

(3)针对“一通三防”工作,提升资金的投入力度。煤矿企业应当将该方面的投资作为隐形的投资,尽管不会为企业创造直接的效益,但是却是为企业带来效益的前提。煤矿企业应当增强该工作的投资力度,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不会受到威胁,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激情,强化危险源的排除力度,促使煤矿企业获取更大的效益。对于“一通三防”工作,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充分利用其特定资金,改善通风防护方面的资金拖欠问题。针对该工作创建起有效的安全工作责任制及监管制度,及时找出安全风险,并立刻上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3 结语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中,开展好“一通三防”工作可以极大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确保企业生产的稳定性,煤矿企业必须给予该工作足够的重视,开展有效的管理工作,及时找出安全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排除其中潜藏的危险源,确保矿井生产具备较强的安全性,维护企业员工的生命及财产。

参考文献:

[1]杨文君.煤矿一通三防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9):33-35.

[2]蒋磊.关于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8(08):10-12.

作者简介:任群正(1978-),男,河南汝州人,本科,助理工程师,2013年1月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研究方向:一通三防管理。

猜你喜欢

一通三防预控措施危险源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加强房建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
关于配电线路管理难点分析及预控措施探讨
软岩矿井综放工作面过旧巷“一通三防”技术管理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措施
化学工业园区中危险源分级模式浅析
如何控制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
构建以危险源控制为核心的施工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