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秦腔打击乐的合奏教学
2019-10-16杨学良
杨学良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的发扬显得尤为重要。在秦腔打击乐合奏教学中要以充分的认识到传统艺术的价值、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对艺术进行创新的策略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得我国的传统艺术文化能够得到有效的继承与发扬。
关键词:秦腔;打击乐;教学
秦腔打击乐合作这种艺术形式在秦腔整体艺术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为了培养出有效的秦腔打击乐演奏员,需要秦腔打击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妥善的处理好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对音乐艺术创新的关系,制定出具有技术含量的教学内容,并且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
一、要充分的认识到传统艺术的价值
秦腔是我国传统的剧中之一,其主要的形式是以关中语言语音为基础随着历史的发展融入了打击乐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从流传下来的资料中可以了解到秦腔是具有浓重地方特色的一种成熟剧中。秦腔打击乐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宝贵艺术财富。其有领奏锣鼓、伴奏锣鼓还有吹打套曲,锣鼓套曲(演奏曲、练习曲);又蕴含了丰富的演奏技巧与多种多样的风格与流派,秦腔打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学术价值。秦腔打击乐中的乐器从其演奏风格与演奏效果上来看代表了地区的艺术文化,秦腔艺术文化的发源地是三秦大地,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服务与三秦大地。逐渐流传于我国的西北地区乃至祖国的各个地区。长久以来深受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这就是其价值所在。对于这种深受大众喜爱的民族音乐艺术,我们要加以珍惜重视,要通过规范的教学方式将其继承下来并传承下去。教師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传统艺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激发学生以满腔的热情与兴趣对传统音乐进行学习,成为了秦腔打击乐教师的重点关注的问题。教师要综合教学的内容与教学的规律制动出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并且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达到学生能够充分的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最大限度的掌握到这项传统音乐艺术的相关知识。在以提高教学质量与课堂学习效率为目标的前提下,将秦腔打击乐合奏的相关知识更多更广泛的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继承秦腔打击乐合奏的传统音乐艺术。
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想要培养出优秀的秦腔打击乐合奏人才的重点在于授课教师,在将秦腔打击乐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中决定了学生是能够有效的掌握传统艺术文化,是够具有创新的意识与能力。教师自身对传统艺术的继承情况、创新意识的强度及创新能力的高低都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并且要不断的更新教学的观念,与时俱进使得自己具备完善的文化理论知识,与专业能力,为学生能够钻研出新颖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符合职业发展的要求,进而为秦腔艺术专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秦腔打击乐合奏人才[1]。
三、对艺术进行创新
秦腔打击乐这种传统的音乐用艺术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局面,是经过无数的前辈经过不断的创新与大胆尝试而成的。要适应时代对秦腔艺术发展的要求,使得秦腔打击乐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就一定要在对秦腔打击乐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与尝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刚刚基础到秦腔打击乐的学习者来说,要将注意力放在对基本功的练习上,并且要逐渐的学习并掌握各种锣鼓点与小型锣鼓点的组合,一般不进行创新的内容。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来说,要结合其对传统知识的掌握能力及剧目排练课的开设对各个锣鼓点的作用及其表情的意义进行重点的讲解,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传统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由浅及深的进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艺术发展规律的领悟能力,采用对比的教学方式对实例进行剖析,要让学生树立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不但要尊重传统艺术还要寻求对传统艺术的创新。艺术工作者不仅要以艺术的客观发展为依据还要对其进行大胆科学的尝试。在提高对传统艺术认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排练的条件,让学生得到实践的机会,在实践的地位中巩固创新的意识,并不断的提升对传统艺术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纠正有些学生对秦腔打击乐合奏的错误认识,杜绝“传统文化无用”观念,这种思想是具有一定危害的,他们忽视了秦腔打击乐在大众心中的力量,对秦腔打击乐的发展也造成了危害。秦腔打击乐教学的继承与创新并不矛盾,经过创新才能得以发展,创新是以传统为前提的基础行进行的创新[2]。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秦腔打击乐合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秦腔的艺术价值,教师要不断的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在对秦腔打击乐合奏这项传统艺术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做好传承还要培养学生进行创新,使得秦腔这项传统的艺术能够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张晓让浅谈秦腔打击乐及其演奏[J]艺术时尚:理论版,2013(11):58-59
[2]武松松秦腔打击乐及其演奏研究[J]戏剧之家,2017(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