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背景下中华经典著作接受的调查研究
2019-10-16许小荣刘庆根蒲江淮
许小荣 刘庆根 蒲江淮
摘要:在全民阅读背景下,如何让普通民众有效接受中华经典著作值得我们深思。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苏州市民为调查对象,从接受途径、价值观认同、阅读方式和阅读障碍等多个角度展开调查。研究发现中华经典著作对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有积极的作用,影视文化对中华经典著作接受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应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青少年阅读完整的中华经典著作。
关键词:全民阅读;经典著作;接受;调查;《三国演义》
随着我国将“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阅读在全国各地蔚然成风,普通民众的文化需求旺盛。伴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文学经典也以多样化的呈现方式与普通大众广泛接触,成为了普通百姓精神食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何为经典?童庆炳在《文学批评首先要讲常识》中提到了经典的三个标准,即“必须经过时间的筛选;是达到艺术极致的作品;是开辟了新的艺术范式的完美之作,可以供人永远效仿的。”[1]《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名著,正好对“经典”作了完美的注解。全民阅读新时代,普通民众对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接受程度、方式如何,值得我们深思.据此我们开展了此项调查研究。
一、研究设计
(一)样本取样
此次调查样本的选择,力求做到科学性。从地点上来看,以苏州市作为样本采集城市,原因是苏州市全民阅读参与度较高,更能体现全民阅读的时代特点。2018年4月23日,光明日报、腾讯公司、京东集团共同发布了《从阅读指数看城市气质》,苏州在地级市阅读指数排行中位列第一。[2]从年龄来看,老少皆有,从性别来看,男女兼顾。我们特别关注了学历这个维度,因为这是影响《三国演义》接受的重要因素,此次调查的样本涵盖了从小学至研究生以上各个学历层次。
(二)问卷设计
为了实现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达成既定的研究目标,此次问卷我们共设计了18个问题,深入探讨普通民众接受《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的个性和共性,具体问题如下:1.您平时阅读名著的兴趣如何;2.名著哪里吸引您……您最喜欢阅读《三国演义》的方式是;18.您看过研究《三国演义》的书吗?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问卷后,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把问卷发布在问卷星网站上,邀请被调查对象利用互联网参与调查。我们采用了扫码二维码和网络链接两种方式供被调查者选择,这种方式有两个优点:第一充分保障了调查的匿名性,从而保证了调查的真实性;第二是调查便捷高效,为后续研究节约了大量的宝贵时间。此次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样本621份,然后从接受途径、接受程度、接受动机、接受内容、和接受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三国演义》接受现状的统计分析
(一)接受途径分析
大众传媒时代,各种传播媒介的介入和泛媒介的互动为文学经典的传播和接受提供了更加宽泛的场域和平台,以电视、电影和网络为主体的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与语言阅读相对的一种表述力量异军突起。[3]从调查中发现,当下人們阅读古典名著的方式更趋多元,通过阅读原著了解《三国演义》的只有14.29%,通过影视剧了解《三国演义》的有44.76%。老人讲述故事(17.14%)和语文课本(23.81%)在民众了解古典名著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人们最喜欢的方式还是通过观看影视剧来“阅读”古典名著。这种现象亦喜亦忧,喜的是通过影视等现代媒体,可以极大地调动全民阅读名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忧的是选择阅读原著的人比例偏少,进而导致对名著养料的吸收不够充分。
(二)接受程度分析
接受名著的时间和深浅是判断全民阅读的重要指标。在调查中我们欣喜的发现,民众接受《三国演义》等名著的时间都比较早,小学时就阅读了的占31 .43%,初中阅读的占44.76%,高中的占5.71%。但是从接受程度上来看,普遍接受程度不深。读过两到三次只有8.57%,没读完的竟高达62.86%。
(三)接受动机分析和接受内容分析
进入新时代,人们阅读《三国演义》等名著的动机更加多元化,价值取向上偏向于丰富自我内涵(75.24%),提升阅读能力(59.05%),纯文学性休闲阅读较少(27.62%)。
《三国演义》中人物众多,群星闪耀,在“你最喜欢《三国演义》中的哪个人物?”调查中,喜欢诸葛亮的60.95%,喜欢赵云的10.48%,喜欢曹操的15.24,喜欢关羽的4.76。可见诸葛亮接受程度最高,给人印象最为深刻。他的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为人们所赏识,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等精神为人们所钦佩,这也是人们对智勇忠信等价值观的认同和接受。
(四)接受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发展是吸引普通民众阅读的最主要因素,这也是其能够经久不衰永流传的重要原因,被故事情节的发展吸引而阅读的占68.57%。当然其他因素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中被人物的情感走向所吸引的占25.71,被文字优美所吸引的占13.33%。
《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在传播过程中,也遭遇了很多不利因素,比如35 .24%的人认为篇幅太长而阻碍了完整阅读,还有语言理解有困难和古典诗词太多等也是接受过程中的阻碍因素,我们可以尝试利用现代化的电子手段,进一步消减普通民众阅读古典名著的阻力。
三、调查结论与思考
1.影视文化和新媒体的兴起,对古典名著的接受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影视作品推动了经典名著进入普通民众的生活,另一方面,影视作品也存在肤浅理解名著的弊端。因此影视作品在注重收视率的同时,更应该挖掘经典名著的本身内涵,滋养整个中华民族。《三国演义》本身有巨大的艺术魅力,但是由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古代语言与大众隔膜很深,它们构成了阅读的障碍,这也是媒体应借助它的电子化优势为大众解决的部分。《三国演义》那些人物和素材历来成为民间游戏的好素材,在互联网上如今非常盛行的三国游戏等,对理解和传播《三国演义》原著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2.开展全民阅读,传承经典文化,应该尽早从年龄小的时候开始,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阅读原著的习惯。人在幼年时期,可塑性强,经典名著又具有丰富的养料,全社会应该营造阅读经典的良好氛围。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公共图书馆、社区等,应该携手共进,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阅读活动,把阅读经典原著工作逐渐推向深入。
3.古典名著在传承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等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诸葛亮忠贞、济世、廉洁、智慧,他的崇高道德品格和卓绝的聪敏为后代大众所敬慕。关羽是忠义和神勇的化身,统治阶级看重他的赤胆忠心,普通民众关注的关老爷“禳灾祈福”的本领,在民间供奉“关公像”己成为一种民俗文化。
总之,《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华民族贡献给全人类的长篇杰作,对人们的种种为人处世,运筹工作以及整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它以深厚的内容启迪我们的思维,提高了我们的文化素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3]尹艳涛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经典接受——以《红楼梦》为个案研究[D]河北大学,2008.
[2]苏雁阅读数据背后一个有怎样气质的苏州[N]光明日报,2018年5月2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