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品牌“打基础”
2019-10-16李瀚伟
李瀚伟
纵观世界近三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制造业始终处于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自工业革命以降,所有的时代命名似乎都离不开“工业”二字,连法兰克福学派用来批判流行文化的学术词语最后都演变成了“文化工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虽然早已不时兴“经济决定论”这样的单一刻板观念,但是“制造强则国强”往往是衡量大国竞争力的普遍共识。
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再从改革开放发展至今,中国的品牌事业繁荣发展。这离不开一百多年前近代民族工业打下的基础,也离不开几十年前改革开放的高瞻远瞩,更离不开当今中国人的辛勤与智慧。
先聲 夯实基建,大国崛起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产业基础较为薄弱。1952年,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0.5%,农业吸收了83.5%的就业人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国从苏联学习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改革开放后的制造业奠定了基础。
虽然新中国在当时面临着美国等西方国家封锁制裁以及1960年中苏交恶后的严峻外部环境,但是仍然集中力量进行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建设,特别是重点发展电子与核工业。1960年11月,中国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核武器与卫星的国家,不但提高了国际地位,而且增强了国防安全保障能力,为我国后续发展迎来了稳定的国际环境,也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与人才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年里,我国早期一大批钢铁产业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新中国第一个钢铁厂——包头钢铁厂在“全国上下一条心”的号召下,获得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支援,于1958年正式投产。第一个用火车把炼钢的煤开进包头的铁路火车司机赵铁山,已经年近百岁,醒时梦中都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他把列车开进包头站的那一天,喧天的锣鼓声与欢呼的人海。
1958年,上海第五钢铁厂(宝钢的前身)完成了设计、投产;1959年,包钢集团的前身包头联合钢铁企业投产。首钢、太钢、安阳钢铁……这一系列至今人们熟知的品牌也随即诞生。
不仅如此,其他诸如石油与铁路建设基建工程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1958年1月15日,克拉玛依乌尔禾油田出油。1960年春,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工人们面临粮食严重短缺和各种基本生产条件严重不足的困难,喊出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宣言。经过三年多的奋战,大庆油田完成探明和建设,结束了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
铁路行业也是集中在1958-1967年间发展。1958年,中国铁路拥有了第一台由自己生产的内燃机车——“巨龙号”。同年,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传动内燃机车“建设号”。光有火车还远远不够,还要有铁路。在这十年期间,中国还修建完成总长度达 1.36万公里的铁路。这些都为后来中国高铁的举世瞩目积累了经验。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重型基础设施作为起点,中国的重型器械装备得以飞跃发展。2013年,《大国重器》第一季的播出向中国以及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力量。从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神龙入海,到C919大飞机冲上云霄;从“长征五号”大火箭一飞冲天,到世界最大天文望远镜FAST探测深空……一系列重大纪录正在被中国人快速刷新。大国重器正成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新名片,成为中国科技创新、工业制造、实体经济发展、产业技术合作、国防安全的重要支撑。
改革 轻小集加,乡镇涌现
1978年,对于无数中国人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于中国品牌事业来说更是一个新的发展起点。对于制造业来说,这一年是一种被称作“三来一补”的合作模式兴起的起点。就在不久后,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加工出口的产业模式逐渐成型。
所谓“三来一补”,指的是“来料加工、来料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本质就是利用中国的低成本优势,通过两头在外——原料在外、市场在外的业务模式,为国际企业代工,继而赚取基本加工费,形成中国制造的初期形态。在东莞、深圳等靠近港澳的内地城市,企业开始利用这种模式生产自己的电子产品和轻工业产品。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温州模式”和“乡镇企业”。温州模式指的是浙江省东南部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于是,浙江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以商兴工”,通过家庭工厂的发展,形成了“轻小集加”(轻工业、小家电小商品、加工贸易、与集体经济)的产业格局。如被誉为“中国袜林之乡”的诸暨大唐,其生产全国65%的袜子,平均下来,每秒生产365双。
说起乡镇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异军突起”这样的词汇屡屡见诸报端。它所形容的就是迅猛发展的乡镇企业,其中以江阴为代表的乡镇更是出现了华西村、长江村等著名的集体经济企业。
上世纪90年代,国家政策不断放开,沿海地区开始成为改革开放的主战场,民营企业迅速崛起。经济特区的建设、股市建立、商品房从概念变成现实,中国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1993年,南京熊猫推出了中国第一台手机,在国外品牌一统天下的手机时代,熊猫手机卖出了2万多台。1996年,联想推出了国内第一台笔记本电脑S5100,这款产品记录了国产笔记本从无到有的历史。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制造占全球的比重跃升至6%,东莞的电子产品加工、泉州的运动鞋类加工、义乌的小商品加工等产业逐渐成为中国制造的区域特色。而建立在低成本、低税收、低端产业链基础之上的中国制造,逐步融入全球分工体系。
随着人口红利逐渐下降,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想办法树立自己独创品牌的意识,打造新时代下的新品牌、强品牌,寻找新的生存模式,建立新的比较竞争优势。
深耕 智能制造,品牌升级
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面对越来越深入发展的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与国内企业形成了竞争关系,敦促着我国的制造业开始寻找新的出路。我国制造业也从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逐步向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型升级。
1998年至2008年,是中国制造大规模进行品牌建设的时代,也是中国自主品牌不断涌现的时代。海尔、联想、奇瑞、吉利等优秀企业全速进入品牌发展阶段。海尔张瑞敏砸冰箱强调产品质量成为成许多品牌课上的经典案例。创品牌、争品牌、扬品牌,中国制造以一种“低成本优势+差异化品牌”组合策略,为全球市场提供物美价廉的好产品。
在这一阶段,中国制造与全球优秀制造业的差距在快速缩减。一方面,建立在低成本基础之上的中国制造依然保持绝对的价格优势,“好物不贵”是大多数消费者的选择;另一方面,这一阶段的中国制造不再是单兵作战,形成了全门类、产业链、上下游的完善制造体系。
由于科技创新的不断进步,中国制造也开始进入技术创新时代,一大批诸如华为、格力、美的、京东、大疆、小米的优秀企业品牌快速发展,中国制造开始进入全球先进制造业的一流产业领域。5G等技术的研发更让中国制造逐渐转型为中国智造,让中国成为行业标准和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引领者。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全门类的产业配套为工业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航空航天、电子通信、医疗仪器、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高铁、核电等重大装备竞争力居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