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字媒体对社会流动性的影响

2019-10-16胡阳

北方文学 2019年26期
关键词:数字媒体文化传播智慧城市

胡阳

摘要:本文旨在批判性地解读数字媒体与社会流动性之间的关系,从智慧城市、文化交流和旅行三方面入手分析,由此揭示数字媒体的发展会逐渐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交流方式以及社会的流动性。

关键词:数字媒体;流动性;智慧城市;文化传播;旅行

互联网技术和媒体领域的迅速发展,数字媒体对人们生活的改变也是巨大的,同样,对社会流动性的影响也是随之而来的。例如,智能手机已经被发现是社会发展所涉及到的新方式,通过这种方式,通信和互动可以在移动中进行。这使得一个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出席,也可以缺席。而信息社會形态的本质特点在于它是围绕着“流动”而建构的。流动包括资本流动、信息流动、技术流动、组织性互动的流动、影像、声音和象征的流动。流动不仅是社会组织里的一个要素而己:流动是支配了我们的经济、政治与象征生活之过程的表现。

一、数字媒体与智慧城市

(一)“智慧城市”的概念与需求

智慧城市起源于传媒领域,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城市化正在加速发展,给城市的资源和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压力。城市的流动性也是全球城市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在一些地方,现有的流动系统是不合理的,因为人口的增加和过快城市化不停地增加需求。关于不断增长的需求,出现了新的解决方案,要利用数字媒体技术改进正在提供和管理的服务。

(二)无处不在的数字媒体

在现今的城市里,人们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充斥着数字媒体技术,如监控摄像机、一卡通、智能手机、智能系统、定位系统和无线网络。这些技术往往与城市的物质形态、心理体验和社会模式密不可分。因此,这些城市已经转变为数字和物理的混合体。在中国,手机下单、手机支付、叫车服务也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数字媒体技术一直在刺激城市流动性的深度个性化,这种个性化在心理、社会和空间层面上传播。例如,通过GPS和导航软件能够快速熟悉以前未知的地形和距离。此外,在基于地理位置的层面上,用户倾向于在特定的地点登陆,并在特定地点发展个人关系的同时快速掌握那里的信息。从社会层面来看,移动通信已经决定了人们可以不断地与群体内的人保持联系,巩固已经建立的关系,创造亲密感。在精神平台上,拥有多媒体功能的移动设备已经允许个人创建他们生活地方的特殊图像。因此,这些媒体培养了一种地方熟悉感,即个人对形势有把控感。在中小城市政策中,向更个性化和高效城市的推进己在更大范围内制度化。政府部门倾向于与不同的知识机构和技术公司结成联盟,以有效地组织城市进程。网络和传感器技术一直在测量和优化水和能源供应、环境质量还有运输。这将有助于提高整体生活质量,也有助于应对城市面临的许多挑战。

(三)面临的挑战

然而,数字媒体在城市环境中也面临许多批评。首先,基于定位服务、大数据分析、客户忠诚度和数字标牌将城市转变为以优化消费者的区域。第二个批评是,拥有步数监控和人脸识别软件、移动网络定位和无所不在的摄像头已经将城市推向体制监控。第三个问题是,智能手机和类似的数字设备使人们能够快速进入熟悉的内部圈子,帮助人们从公共生活中退到更加私人的生活中。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居民不再需要与他们不认识的人接触。似乎没有任何一种自发的接触在公共生活的空间,也缺乏对直接环境的参与。

二、数字文化与交流

(一)举例“移民的变化”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传播文化和保持联系的方式。与此同时,人们观察到移民的观念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人们可以使用无线技术、数字技术和卫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以图像、文本和声音进行交流,从而使他们的观点和想法更具流动性。如果原籍地或原籍国被视为移民的第一空间,那么第二空间将是定居国。通信技术允许创建第三个空间,而这两个空间中任何一个空间都不存在物理空间。相反,这是一个可供选择的空间,移民可以在这里建立新的联系,建立新的关系,新的身份。在这种情况下,在当今世界,移民通过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可以是信息的主动发送者,也可以是接收者。归属和交流的空间总是不确定和有争议的,它们主要由经验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紧张关系和交叉点组成。人们发现,会越来越多地通过媒体分享感受、交流经验和意识形态。

(二)跨“界”传播

如前所述,本文所讨论的媒体涉及数字媒体,包括互联网、智能手机和类似技术。这基本上就是通过媒介沟通的新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系统。媒体的多样化意味着人们不仅将自己视为主流媒体系统的接受方,而且可以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许多互动系统中。在看待数字媒体、社交媒体和文化传播时,重要的是要记住,关于不同文化的媒体表现面临着长期挑战,这不仅需要在媒体中解决,还需要在媒体背后解决。社交媒体己成为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任何拥有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接入的人都可以通过全球社交媒体网络进行连接,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可以交流和了解世界另一端的文化,这对世界各种文化的表现以及流动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各种文化在社会和数字媒体上的表现方式会让人们对这些文化的看法发生转变。受数字技术启发的不同社交媒体网络站点,几乎所有人都能够参与到全球媒体传播中,同时创新和丰富传播方式。数字媒体的可用性已经跨越了边界,而且完全不限于特定的受众成员。因此,随着社交媒体的积极参与,社会流动性的扩展和扩大变得更加明显。

(三)文化的暗潮流动

数字媒体平台的发展所形成的文化传播实际上扩展并超越了物理空间,进入了虚拟空间,形成了物理和虚拟两个世界的文化扩展和空间转换。像微博和Facebook这样的网络站点的兴起,无论它们是否能够形成一个信息交流圈,都将不同的社会阶层联系在一起。这些圈子中有不同的价值观、利益和倾向。正是这种媒体具有将整个社会资源联系起来的能力,进一步最大化了各方的力量,使区域文化能够在全球传播。因此,社会媒体已经被认为是最关键的渠道之一,它使文化、生活方式和新闻能够在世界范围内真实地传播,然后被人们所接受。数字媒体也让文化传播的流动性得到加强加快,同时也更加的丰富。

三、數字媒体时代下的旅行

(一)旅行的变革

以往旅行还要找旅行社,旅行者会带上旅游指南。如今,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以数据库的形式整理旅游各方面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有效地存储起来,及时进行信息的更新,这有利于游客快速的查找。在数字媒体时代,这对于传统的旅行社来说是很大的冲击,这使得他们要快速调整,接受在线渠道,试图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与此同时,数字媒体为这个行业带来了太多新的机遇,许多企业已经拥有数字平台,并随着消费者期望的提高而不断调整。

(二)旅行中的流动性

数字媒体对人们的出行有着重要的影响。数字媒体技术是基于互联网的,而互联网拥有海量用户,其容量大、传输速度快,能够将旅游景点的信息快速的传递给游客,增强旅游景点的宣传效果,让更多的游客了解景点,产生旅游冲动。加上用户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内容,数字媒体和社交媒体相结合,带来了更大的广告效应,人们己把旅行当成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游客在旅行中带动了经济的增长,文化的传播,人员的交流,即不断递增的旅行加大了社会的流动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和数字文化已经明显改变了社会的流动性。这可以通过移动通信、交通、旅游、智慧城市以及新的社会网络来实现。数字媒体和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人们、资本、信息、商品、身份、文化和思想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速度。今天,信息正以前所未有的数量和速度跨越国际边界,使得海外侨民更加关心国际事务。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是,由于数字媒体的存在,人们在网络平台上的联系更加紧密。这使他们能够互相影响。已经进行的分析表明,数字媒体已经接管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决定了他们做什么,什么时候做,以及如何做。然而,同时也有人发现,互联网和虚拟世界的渗透已经变得如此极端,以至于它允许虚拟世界的发展,人们更喜欢独处,同时仍然通过手机保持联系,从而减少了与人的直接互动。这意味着,即使坐在一个充满人的房间里,个人也可能专注于他们的屏幕或听音频,以避免与身边的任何人接触。因此,数字媒体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辩论。虽然它为人们和商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但它也是有代价的。

参考文献:

[1]田静手机媒体移动性的时空解析[J]新闻大学,2015(02):68-72

[2]王语玺基于“虚拟导游”探讨数字媒体技术对旅游经济的发展与促进作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9(01):219

[3]Anthopoulos L,Fitsilis P.From Digital to UbiquitousCities: Defining a Common Architecture for UrbanDevelopment[C]//Sixth Intem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Environments.2010

[4]De Lange. M., and De Waal. M.Owning the city: Newmedia and citizen engagement in urban design.First Monday,18(11) .2013.

[5]Oiarzabal P J,Reips U D.Migration and Diaspora in theAg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J].Joumalof Ethnic&Migration Studies,2012,38(9): 1333-1338.

[6]Russo A.Transformations in Cultural Commumcation:Social Media. Cultural Exchange. and Creative Connections[J]Curator the Museum Journal, 2011, 54(3):327-346

[7]Scholz,T.(Ed.).Digital labor: The Internet as playgroundandfactory.Routledge.2012.

[8]https: //baike.baidu.com/item/智慧城市/933484l?fraladdin

猜你喜欢

数字媒体文化传播智慧城市
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运用
数字媒体艺术的现状与前景
数字媒体的时代特征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