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黎拿嘉教授:慈济社会 公益善行

2019-10-16

今日华人 2019年9期
关键词:荣誉团体慈善

【黎拿嘉教授简历】1977年毕业於喇沙书院;1980年毕业於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工程系;1989年取得英国市场学硕士学位,其後完成工商管理博士学位;1994年投资及管理发电厂,参与解决内电力不足问题;2000年投身教育界,曾於香港大学、理工大学及浸会大学任教;2009年成立公益电视台,至今有数以百万计收视;2009至今担任马耳他爵士会(KMFAP)香港区團长、荣誉领事顾问及一级领事,南华体育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东江纵队文化促进会永远荣誉会长,英国St John爵士会爵士,菲律宾国父骑士会长官及中国部主席,美国总统终生成就奖得主,Maharishi奖得主(超觉静坐会),奥地利史怀哲协会香港区代表,国际美洲大学(IAU)香港总监,瑞士圣傑文大学副校长。

从筹募大学经费到助力社会慈善

除了在香港本地大学任教,黎拿嘉亦出任不少海外大学的客席教授。久而久之对外国的大学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並开始参与课程策划的工作。黎拿嘉指,课程策划的工作主要是为香港的大学到海外招生,或为海外大学在港招生,因应需求开办及编制课程。他指这些工作为他建立了良好的人际脈络,对他日後为慈善机构进行募捐活动时有很大帮助。

“一间大学要有良好的学术成就,教研经费必不能缺少。”因此早年黎拿嘉担任了香港浸会大学发展基金会发起会员,为大学发展筹募经费。他的理念扩展至协助其他大学筹募,资助大学的学术发展。让善长捐钱之餘也得到大学嘉许,如颁授荣誉院士、荣誉博士学位等名衔,达至双嬴局面。及後黎拿嘉亦以同样理念发起公益电视台,务求令资源能合理运用,互惠互利。

公益电视台推动企业行善

公益电视台鼓励企业社会责任,即指企业进行商业活动时亦要考虑对各相关利益者造成的影响,企业除了考虑自己的经营状况,亦要平衡各方利益,达至互利共赢。而不少企业亦会透过捐钱予慈善团体来支持社会各界,而提升企业形象。有见及此,黎拿嘉於2009年发起成立公益电视台,旨在推动公益活动及企业社会责任,支持慈善机构、社福界及专业学会的发展,传扬爱心及感谢热心及赞助人士。黎拿嘉指,运作基金会的时候发现,原来不少企业或是有心人都有意捐献给不同界别的慈善团体,改善各阶层人士的生活,但对那些中小型的慈善团体认识不多,怕善款未能用得其所而卻步。因此他有了成立公益电视台的构思,希望凭借他多年来建立的人脈为慈善团体筹募经费,同时亦为企业及各界的善长仁翁提供一个做善事的平台。

“我们会为合作的慈善团体拍摄短片,上载到公益电视台的网页,让各界善长能轻易了解到慈善团体的宗旨、运作及发展,从而选择出有兴趣资助的团体。”黎拿嘉续称,公益电视台成立至今已有2000多段短片於网页上供大众观看,而总浏览人次更达30多万。黎拿嘉谦称公益电视台仍在起步阶段,回想当初节目透过数码电视广播,由於电视频道众多,公益节目难以突围,大众反应平平。这条路不通,唯有积极求变,眼见互联网发展蓬勃,因此黎拿嘉便将公益电视台转於网上广播。“之後要推出手机版本,包括iPhone及Android平台,让大家随时随地无障碍地观赏到不同的公益节目。各界对利用手机平台作广播反应很好,希望将来公益电视台这互惠互利的理念会得到更多人认同。”

黎拿嘉指出,公益电视台会与不同机构合作,颁发公益慈善奖项予各界善长,希望可鼓励更多热心人士踊跃捐赠,令更多机构受惠。“与国际美洲大学合作,推荐合资格人士领受荣誉教授、荣誉院士等名衔,是对热心公益善长的鼓励。他们並不是贪图名衔,而是实实在在的想做慈善,这样的名衔,荣誉是社会对他们的肯定,令他们更热衷慈善事业。”这正正符合他贯彻始终的“互惠多嬴”理念。

猜你喜欢

荣誉团体慈善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荣誉时刻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
班级团体辅导活动设计(2)
荣誉背后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
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