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宋代女诗人的爱情观

2019-10-16王业

北方文学 2019年26期
关键词:朱淑真李清照诗词

王业

摘要:爱情在古代对于女性来说没有选择的权利,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女性地位卑下。宋代的诗人李清照和朱淑真大胆的冲破封建牢笼,果敢的讴歌爱情的自由和自由。

关键词:李清照;朱淑真;诗词

宋代以前的就有不少女性写的爱情诗词,但被迫于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只能含含糊糊,不太明朗。在宋代,李清照、朱淑真笔下的爱情就显得十分大胆、明朗,甚至达到了“放肆”的程度,遭到了许多封建君子文人的责骂。“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浣溪沙》这位与众不同的奇女子,姿容秀丽,文采精华,盼顾神飞。“绣面芙蓉”“眼波才动”无限风情韵致呼之欲出,她不但在与心上人幽会时风情万种,还敢娇嗔地责怪对方的爱没有尽善尽美,大胆寄书相约,在月光朦胧之夜,花影婆娑之时再来倾诉心情。李清照虽然大胆,但她还保持着书香门第,女性的羞涩与胆怯,“眼波才动被人猜”,说明她还担心被对方猜到自己的心思,或者害怕外界的烁金流言。相形之下,朱淑真就比较直率,放开就多了,表达的更加真真切叨了。《清平乐..夏日游湖》中,朱淑真与情人在水上游玩,爱意绵绵,难舍难断,“携手藕花湖上路”“和衣睡到人怀”这样大胆的行为明显与大家闺秀是向左的。在封建社会尤其宋代理学的时代,女词人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作出这样的表达。

相见时的缱绻柔情注定了离别后刻骨铭心的相思。李清照的词大多为思念而作,她把相思、怀念之情写到了极致,读来真实感人。“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梢,却上心头”《一剪梅》这种“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相思挥之不去,词人一往情深之态跃然纸上。“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荫》词人自比黄花,其相思苦极之情貌让人怜爱。“夜来沉醉卸装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捋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诉衷情》梅萼本清香宜人,只因熏破了词人的春睡而受到既捋且捻的待遇。“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尤剪灯花弄”《蝶恋花》一个拨弄灯花的细微动作道出了词人心中多少事!是对过去时光的回忆,是对美好未来的渴望,还是自伤孤独?“多少事”都包含在这“尤剪灯花弄”之中了。

朱淑真亦是一位毫不逊色的言情高手手。“客情方惜别,心事己伤春”《伤春》伤离之情来得如此迅速,如潮水般向她奔涌而来,使得她“梨花细雨黄昏后,不是愁人也断肠”;“人间何处无春色,只是西楼人未归”《春词二首》春光无处不在,因心上人不在,也只能“良宸美景虚设”,更何况“翠深红浅己关愁”?“几许别离多少泪,不堪重省不堪流”《恨春五首》“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己矣!”多情的女子相思成疾,一夜之间便松了金钏,减了香肌,憔悴如斯!“火烛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哪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元夜三首》灯会热闹诱人,却无心陶醉,约会之时一分一秒干金难买。旧事惊心的恐惧,望穿秋水的凄苦,再会难期的茫然在词人的心头互相交织,因而他们爱得如此凄美,如此悲壮!无论是相逢时的缱绻柔情还是别离后痛彻心扉的相思,惟有女子写来才会更加真实、深刻和细腻,更能接近事实本象。一切的闺情词在易安幽栖的面前,直如粪土,无可评价。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依南渡之后的李清照,遭遇了沧桑巨变,情感骤然跌落,从“月佩荷裳”到“露浓花瘦”再到“风鬟雾鬓”,她历经了高雅的闺阁、美满的婚姻、生离的伤怀、死别的沉痛、凄凉的晚景,可谓尝遍了人间百味。此时的她独自一身,漂泊江湖,形只影单地在黄昏的梧桐细雨里苦苦寻觅,寻觅她昔日的曾经美好,失落的爱情和灵魂的栖所。一曲《声声慢》道出了她滿腔的怨恨和无限的悲怆。鸿雁虽为“旧时相识”却不再是“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因为相思之情“无人堪寄”;满地的黄花堆积在萧瑟的秋风中,无人堪摘,词人再也没有心情“与黄花比瘦”了;早年的梧桐“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而如今,梧桐细雨,点点滴滴,滴在愁人的心坎上。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笛梅怨,春意知几许!”《永遇乐》适值元宵佳节,面对融和天气,词人一声喟叹:人在何处?此时的李清照己国破家亡,流离江南,酒朋诗侣们依然“宝马香车…‘直把杭州当汴州”而在词人的心里,昔日的繁华早己落尽,“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宸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亭》山河破碎,故人己去,韶华难留,美人迟暮,“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只得“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了。词人的悲绪愁情远非“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能相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沉痛的忧患,凄凉的晚景和绝世的孤独感使得她发出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样无可奈何的悲叹。朱淑真的经历不像李清照那样大起大落.曲折多变,但却更加凄美哀婉,催人泪下。少女时代的朱淑真对爱情有着美好的追求,她所憧憬的是品学兼优,才貌双全,潇洒俊逸的男子。然而,现实是残酷的,走出闺阁的朱淑真并没实现她诗女配才郎的美好愿望,而是迫于封建社会婚姻的压力,也无法逃脱命运的宿命,最终嫁给一个俗吏,从此,便开始了在重重藩篱中苦苦挣扎的生活,直至最后与俗世环境彻底决裂的命运。

参考文献:

[1]张江彩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认同困境及其启示——以中国题材合拍电影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2,05:112-115

猜你喜欢

朱淑真李清照诗词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点绛唇
初夏
喝醉的李清照
李清照改嫁辨证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作品比李清照还多的才女朱淑真
诗词之页
女词人的“绝”情书
朱淑真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