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神魔小说中转世、谪世的情节单元模式探析

2019-10-16陈妍

北方文学 2019年26期

陈妍

摘要:“转世、谪世”是明清神魔小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节单元模式。转世是佛教的观念,指故事主人翁因前世的因而经由阴司再次转世为人,来了结今世的果;谪世是道教的观念,指上界神仙因触犯某种戒规或为完成某种任务而被谪降到人间来历劫。采用“转世”、“谪世”情节单元模式来架构神魔小说,在表现小说内容和完善小说结构上有其不容忽视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神魔小说;转世、谪世;情节单元模式

和其他流派小说一样,明清神魔小说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作品中有一些局部的情节单元被反复运用,构成了小说中相对稳定的故事情节模式(“所谓、隋节单元,是日常生活中很不寻常可是有其意义,很具体却很简单的情节,而原则以‘行动或‘动作为分类标准”)。这些情节单元与作品主题间的联系并不那么紧密,同一情节可以出现在不同主题的作品中,同一主题的作品也可以采用多种情节。有些情节单元甚至已经成了神魔小说的标志,成了考察一部小说是否为神魔小说的准绳。这些情节单元蕴藏的文化内涵往往非常丰富,即具有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又代表着读者的阅读趣味。本文即探析在神魔小说中大量存在的转世、谪世情节单元模式,这里仅选取其中较典型的作品来分析。

《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狐狸缘全传》和《瑶华传》是神魔小说中存在较为典型的转世情节的作品。《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中的济颠大师是紫金罗汉转世。来看济颠从投胎到出世的这一段情节描写:李赞善夫妻两人日夜求佛赐子,“忽一夜,王夫人梦见一尊罗汉,将一朵五色莲花相赠,夫人接来,一口吞下,自此之后,遂身怀六甲……临生之时,红光满室,瑞气盈门”。神仙在转世时往往会伴有祥瑞的异兆,这既增添了作品的神奇色彩,也为转世者在日后显示出的“超能力”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解释。

“转世”情节除了能增加作品故事内容的合理性外,还能在结构上起到转折作用。以《狐狸缘全传》为例。作品中的主人翁本是一只九尾狐,幻化人形,迷惑周公子,窃其真元。被擒之后却对周生有了依恋之心。吕洞宾看出二人尘缘未了,遂放了九尾狐。玉狐尘缘难断,转世投胎,终得与周生结为夫妇。这里通过“转世”使主人翁九尾狐实现了与周生的一段情缘。“转世”成全了一对男女之间的真情,也构成了此作品情节的一个转折点。因情转世的玉狐,其面目也由可憎变得可爱。故事由悲转喜,大团圆的结局方式也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

如果说以上两部作品中的“转世”情节还只是文本整体情节架构中的一个部分的话,那么《瑶华传》中的“转世”情节则已经起到了引领整个故事发展的作用。雄狐转世这一夙缘既是她修行的起点,也是促使她日后抛家弃夫,一意修行的行事依据。

与“转世”情节相辅而行的是“谪世”情节。神魔小说中的主人翁多是“谪仙”。较典型的如《华光天王传》。故事讲述妙吉祥因犯戒被贬后历经三次转世方重归佛门的故事:他本是如来的弟子,因犯戒被罚投生鸟耳山娘娘为子,取名叫做“三眼灵光”,后来犯下罪过被困死,此后投生炎玄天王为子,大闹天宫后又投胎躲难。第三次投生为女妖吉芝陀圣母之子,取名华光。华光为救母三下酆都,后被如来设计诱至灵山,复归佛门。在这里,妙吉祥的三次转世构成了故事的三个转折点,也是故事向前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另外像《北游记》、《女仙外史》、《韩湘子全传》等作品中也都有转世、谪世情节。

采用“转世”、“謫世”情节单元模式来架构神魔小说在表现小说内容和完善小说结构上有其不容忽视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转世”、“谪世”情节的使用连接起了天上、地下、人间的三界叙事空间及前世、今生、来世的三重叙事时间,使神魔小说的叙事时间与空间得以无限延伸,从而大大增加了小说表现故事的能力以及内容的丰富度。

第二,小说人物的转世、谪世身份为他们在人间的活动创造了一个较为宽松、自由的环境。重新托生的人物既有着能够让他们完成常人所不能完成的任务的“超能力”,又有能够让他们经历人世间种种感受或是犯常人才会犯的种种错误的七情六欲,这样的人物更能拉近他们与读者的距离,而作者在创作他们时也会有较大的自由空间。

第三,“转世”、“谪世”情节使神魔小说因其相似的情节走向(都在人间修行,修行圆满后大都又升入仙界)在结构形式上形成回环往复、圆转如环的特点,从而增加了小说的形式美。

参考文献:

[1]金荣华.六朝志怪小说情节单元索引(甲编)[M].台北: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1984:4

[2][明]天花藏主人.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M].古本小说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4-5;6

[3][明]余象斗.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M].古本小说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6-17

[4]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