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2019-10-16李丹丹

北方文学 2019年26期
关键词:分析

李丹丹

摘要:中国女性在传统伦理道德体制下,女性处于不平等地位由来己久,这一社会现实的许多文人作家写在了作品当中。本文将对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形象进行全面的剖析,加强读者对张爱玲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张爱玲作为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之一,她在作品中对于婚姻生活两性关系社会文化均有着自己的见解。在张爱玲小说当中女性形象十分丰富,有奋力挣扎的,饱受压迫的,追求独立的,肆意堕落的,这不同的女性形象为现代文学史画上了重要的一笔。

一、张爱玲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研究

根据女性形象,我们可将其分为心灵扭曲的变态女性、意识觉醒的独立女性、恪守妇道的守旧女性、肆意堕落的消极女性和善良美好的女性形象五个类别,详情如下。

(一)心理扭曲的变态女性

心靈扭曲的变态女性形象在张爱玲小说中占据着一席之地,这类女性通常是长时间受外界压迫导致心理产生障碍,但又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掌握自己的人生,在这种矛盾的状态下心理逐渐被扭曲异化。例如《金锁记》中的曹七巧便是典型的变态女性。

关于曹七巧心理扭曲的原因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关系密切,当曹七巧被长兄卖给张家后,她的心理便出现了异常,曹七巧的婚姻是不幸的,当她嫁给患有急病的丈夫后,无法获得正常的情感,在这种环境下她的情绪极度压抑,最终形成扭曲的心理状态,于是她开始复仇。曹七巧用同样的方式将自己儿女的幸福生活毁于一旦,将美好的姻缘活活拆散,导致媳妇抑郁而亡。在这种疯狂的报复行为下,曹七巧的内心更加有趣罪恶使她越陷越深。

张爱玲在金锁记当中对母爱进行了颠覆,通过曹七巧这个人物形象对当时的男权社会进行了抨击,表达了女性强烈主宰命运的心声。

(二)意识觉醒的独立女性

除心灵扭曲的变态女性如曹七巧以外的人物形象,张爱玲小说中意识觉醒的独立女性也是独树一帜的。这类女性形象与曹七巧形象恰恰相反,她们有着傲然的生命姿态,独立的人格魅力,颠覆了当时人们对女性的认识。

例如《倾城之恋》中的自流苏便是典型,小说倾城之恋主要对自流苏和范柳原之间的爱情故事进行了描述,白流苏经过一次婚姻后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她并未就此一蹶不振,尤其是遇到男主范柳原后不惜拿自己做赌注一心想追随于她。这无一不体现了女主角独立的意识,小说的最后尽管是灰色的团圆,但在整个婚姻当中自流苏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

因此在张爱玲小说当中,我们认为白流苏是一个十分成功的独立女性,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下,她不屈于命运不盲从,她人追求独立自主与那些悲剧女性相比更加鲜明,是当下女性夹缝中求生存的重要体现。

(三)恪守妇道的守旧女性

在张爱玲小说中,不仅对女性的觉醒和压抑进行了描述,同时也对一些恪守妇道,循规蹈矩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刻画,许多读者发现张爱玲小说通常是以描述两性关系,婚姻关系为主,而这些女性背后都有一个同样无能的小丈夫。

在《桂花蒸——阿小悲秋》当中,女主角阿小在想念自己孩子的同时,还需要在恶劣的环境中劳作,对于猥琐的丈夫她只能用她的勤劳和沉默来应对,这种恪守妇道的守旧女性是当下社会广大女性的缩影,她们在大家庭中耗费了自己的生命,操持着日常的家务日复一日,最后也是平淡的过完一生,张爱玲通过对这类女性形象的描述,既是对女性命运感到叹息,同样也是对无能丈夫的鄙夷。

(四)肆意堕落的交际女性

与恪守妇道的守旧女性相比的交际女性则恰恰相反,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中,女主角葛薇龙本是一个富有个性独立纯洁的女学生,然而这一切却在她投靠姑母之后发生了改变。在姑母的影响下,葛薇龙逐渐被舞会、金钱、酒宴所迷惑,过上纸醉金迷的生活,最终成为了交际花,当她遇上乔琪后她又成为了她的赚钱工具。

从而不难看出,葛薇龙的悲剧正是时代悲剧的体现,张爱玲通过这类女性形象的描述,对当时物欲横流的社会进行了批判。

(五)乐观善良的女性形象

读过张爱玲小说的读者不难发现在小说当中乐观善良的女性形象是十分少见的小说,《半生缘》中顾曼桢便是典型,女主角顾曼桢对沈世钧的爱坚定而执着,但却戏剧化的嫁给姐夫祝鸿才,从而形成了悲惨的命运。

人物的悲剧与时代背景是息息相关的,同时也受人物性格的影响,顾曼桢是善良的,是美好的,但在那个时代洪流下,她依然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在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均是为欲望所困,为情所羁绊,如同葛薇龙爱上乔琪一般,最后虽然她和乔琪结了婚,但依然无法摆脱自己的悲惨命运。葛薇龙在姑母的利用之下逐渐迷失了自我,而曹七巧为了生存不得己与骨痨病人结婚,白流苏则为了依靠选择了范柳原。她们都是被欲望和金钱所迷惑,从而深陷其中奠定了悲剧基调,同时也印证了那句话:“生活犹如一袭华美的袍,却爬满了虱子。”

二、张爱玲小说中女性悲剧命运研究

上述笔者分别对五类女性形象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张爱玲小说对女性命运,女性的形象进行了深刻的刻画,通过她的文笔将这些女性悲剧的原因进行了揭露,从而表达出女性应该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导致女性命运悲剧产生的原因在于历史社会根源,物质膨胀的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一)历史社会根源

我国男权社会历经千年其根基难以撼动,在这种独特的社会背景之下,女性的人格与心理无法完全摆脱对男性的依附。这也是女性经济上难以独立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导致悲剧形成的根源所在。

(二)物欲膨胀的社会环境

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社会化生产拉开序幕,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金钱和欲望成为女性追逐的重要工具,如果说曹七巧的悲剧是从她嫁给病人开始,那么她的悲剧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她用自己的婚姻和爱情交换了粮食或金钱,为她悲惨的命运埋下了隐患。

三、结束语

张爱玲小说当中,立场和视角均是以女性为主,这也是她与男性作家所不同的地方,这是因为她身为女性,理解女性,才让她的作品更加吸引人。不得不说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均是当时时代的特殊产物,在现代文学当中发挥着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王晓芳.张爱玲后期小说的女性意识探讨[J].戏剧之家,2019(12):222T-245

[2]许建航.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小说《半生缘》中女性形象解析[J].农家参谋,2019(07):296-297

[3]周瑾萱.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病态女性哲学——以《传奇》和《小团圆》为中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05):98-102

猜你喜欢

分析
禽大肠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危机下的均衡与非均衡分析
对计划生育必要性以及其贯彻实施的分析
GB/T 7714-2015 与GB/T 7714-2005对比分析
网购中不良现象分析与应对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伪造有价证券罪立法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