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讲授技能的优化策略
2019-10-16袁晓新
袁晓新
随着新课改步伐的加快,讲授法逐渐被广大教师所忽视,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法,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有许多教师走极端,一旦认定探究法的优点,就认为讲授法一无是处,甚至将其视为洪水猛兽,其实,两者完全可以有机融合,发挥好各自的优势,共同为课堂教学服务。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虽然存在缺陷,但必要的讲授还是必不可少的,只要我们优化讲授技能,使之扬长避短,讲授法定会为课堂教学增光添彩。
一、精设讲授的语言
海涅说过:“言语之力,大到可以从坟墓唤醒死人,把侏儒变成巨无霸。”讲授法是以语言为主要媒介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语言艺术。部分教师认为,讲授法不能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对学生毫无吸引力。其实讲授法不一定就枯燥无味,只要我们美化讲授的语言,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将讲授变得有滋有味,同样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激活课堂气氛。
在许多学生眼中,数学是抽象、理性的代名词,因此把数学老师贴上严肃古板、不善言辞的标签。数学讲授法中的语言,既要保持数学的特点,做到科学逻辑、简洁精练,同时又要生动形象、感情丰富,这样才能趣化数学内容,拨动学生心弦。数学教师同样可以用美妙的语言打动学生,只要我们精心设计讲授语言,就可以在讲授时避免语言干巴巴、冷冰冰,做到儿童化,体现生活化。
例如,在教学“间隔排列”时,笔者边出示挂图边说:“今天,老师邀请了一群小兔来和我们大家一起学习,瞧,兔宝宝们在兔妈妈的带领下,穿着漂亮的衣服,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我们走来了。”幽默风趣的语言描述加上精美的图画,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学生一个个将注意力集中到挂图上。“兔宝宝们为考考我们,还精心设计了队伍造型呢,谁能发现兔宝宝和蘑菇之间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吗?”儿童化的语言、简单明了的提问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将视线聚焦到兔宝宝和蘑菇上,自然而然地投入到规律的探究之中,从而开启了对间隔排列规律的学习之旅。
二、精控讲授的时间
任何事物都要有一个尺度,教师在使用讲授法时,要把握好一个时间度,要管好自己的嘴巴,避免口无遮拦,控制好讲授的时间。当前,仍有许多数学教师习惯于使用讲授法,而且以讲授法为教学主要方法,甚至有时整堂课都在喋喋不休地讲授,这样的课堂显然不合时宜。针对上述现象,有些地方教育部门提出“限时讲授”的要求,以保障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关于课堂讲授时间的规定,各地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地方规定不超过20分钟,有的地方要求不超过15分钟,甚至有的地方规定不超过10分钟。笔者觉得,一堂40分钟的课,讲授的时间大约12分钟比较合适,其余28分钟给学生自由支配,正所谓“三分靠讲授七分靠探究”。各地对课堂讲授时间的限制,旨在让教师退出课堂中心位置,确保学生学习自主权。
例如,在教学“认识年月日”一课时,多数教师以讲授为主,而且一讲就是大半节课。笔者在教学时,只在三个信息窗口进行了讲授:识记大小月的拳头记忆法、儿歌记忆法、闰年及其判断方法。这三个内容不仅是教学的重点,而且不便于采用自主探究法,整堂课讲授时间约12分钟,其余时间则留给学生自主观察、发现、讨论、练习。控制讲授的时间是一种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务必精讲,把握好讲授的重难点,安排好讲授的顺序,控制好讲授的速度与节奏,合理支配好讲授时间,做到该住口时就住口,适当留出空白,让学生有思考的机会。
三、精选讲授的形式
讲授法的常用形式有讲述法、讲读法、讲解法、讲演法等,每种形式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如讲述法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事物外在特征的方法,讲解法是以理性的语言向学生说明、解释概念、算理等理性的知识,讲演法则是将语言阐述与材料演示相结合的一种方法。
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窍门不同。”同样使用讲授法,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原因在于不同教师拥有不同的讲授技能,优秀的教师善于根据授课内容与类型精选讲授的形式,做到因材施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维是数学的灵魂,训练学生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许多人认为讲授法最大的弱点是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其实这是一种误读,那不过是他们没有选对讲授的形式,没能掌握讲授的技巧。只要教师讲授形式得当,多用启发性讲解,讲授时适当留白,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讲授法照样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心智。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笔者在学生探索的基础上采用讲演法,利用模型演示操作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概括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讲演法将感性与理性结合,让学生在讲授中获得直观形象的感知,学生边聆听边想象,边想象边观察,边观察边思考,有效建立了表象,促进了空间思维的发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我们精设讲授语言,精控讲授时间,精选讲授形式,传统的讲授法同样能让小学数学课堂绽放光芒。
(作者单位:河北省盧龙县第四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胡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