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探澜沧江源头盐村与环境的动力学因素

2019-10-16坚赞才旦

盐业史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生产方式可持续发展

坚赞才旦

摘  要:立足于生产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首先介绍澜沧江源头盐村的海拔、地形、地质、气候、日照等条件,揭示晒盐与自然的关系,进而指出盐产与部落及现代国家(民国和新中国)的关联,说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影响盐的产量。继而紧扣制盐工具和工艺,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盐工与雇主的关系,强调技术熟练、集体分工协作、改良工具对于提高生产率的意义。特别指出性别分工与具体的生产条件有关,劳动保护措施与社会制度有紧密关联,劳动者对盐业有感情、懂得组织生产、了解销售环节、重视教育对盐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制盐与盐村近处的畜牧和远处的务农、经商有互补关系,盐村本身的劳力存在季节性交替之必然。

关键词:澜沧江源头;盐村;生产方式;可持续发展;动力学因素     中图分类号:K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64(2019)03—0070—18

去年,我们介绍了澜沧江源头的泉盐生产和流通概况。其盐场共有9个,它们的地质、地理相同,行政上却分属两省(自治区)。其中,青海省有8个盐场,集中于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顺次为白扎、多伦多、乃格查哈、然木、尕羊、达改、娘日洼和日阿忠(拉藏),深藏于高山草甸带;西藏昌都类乌齐县甲桑卡乡有1个盐场,名为吉亚,位于昂曲河谷。每一个盐村都傍着一个盐场。盐民利用泉卤、阳光和风力,还利用耕地、芳草和药材,全年与自然交换能量,满足自我生存。

一、基本生产条件

(一)自然条件

囊谦县平均海拔为4100米,类乌齐县则为4300米,依海拔高度划出五个地带:农业地带低区、农业地带高区、森林地带、高山草甸带和雪线以上区域。前四个为全年都可利用的地带,其中,农区分布在第一、第二地带,盐区与牧区分布在第三、第四地带,最后一个地带仅夏天冰雪融化时才可利用(如图1)。

自然界的各种因素共同构成生产的条件,此乃划分五个地带的基础。最初,海拔、气候与地形决定着植被,进而植被也加入进来一道决定着食草动物,最后,以上各因素又联合起来决定着食肉动物。人处于生物链的顶端,既是自然资源的使用者又是其调节者,因此,各种自然因素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又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人们生产方式的反作用。同时,生产方式也在互相影响。过去,囊谦藏族不食蔬菜,因为当地不产蔬菜,然牛乳、牛油、乳酪甚丰。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汉族农民来到玉树承包土地种菜,带动了囊谦人民饮食结构的变化,藏族人也开始吃蔬菜了。

海拔愈高,气温愈低,此乃人尽皆知的道理,高度每增加333米,温度降低1.67摄氏度或华氏3度。海拔2000米处,气候显著改变,如天气晴朗,可获得75%的日照,而在低海拔地区仅得50%的日照。海拔到了2700米,大气压力已减去1/4,尘埃也减去一半,当地居民可饱享紫外线。同理,以2017年7月24日在白扎盐场的实测为例,测量者站在山麓,测得每小时风速8公里。海拔愈高,风速愈大,到山顶4300米处,风速每小时达56公里。在海拔2600米至4000米之间,因地形与雨水的关系,海拔愈高,则降水量愈多,特别有益于林木的生长。故平均2800米至4000米为森林地带。3300米以下,可种植大春作物青稞,收获后可适量种小春作物玉米、马铃薯、油菜,荞麦为两年三熟作物,种植广泛。4000米以上,雨水渐减、温度降低,是为高山草甸地带。6500米以上的地方,植物不能生长,称之为“雪田带”,或为冰霜所崩裂的乱石带。

9个盐场中,开发最早的当数白扎盐场,目前已有800来年的生产史。早先,9个盐场全部生产紫红盐(藏语“卡如察”),20世纪70年代中期改变工艺,开始生产少量白盐(藏语“茶卡”)。紫红盐的生产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澜沧江的干流“昂曲”和“扎曲”流经囊谦和类乌齐,两曲流域的基底为一套巨厚层状紫红色、红色陆相碎屑岩构成,随处可见紫红色的泥岩和夹膏岩。晒盐是以卤水为原料,以盐畦、蓄卤池、道路和仓库为场地设备,以太阳光和风力为能源,在特定的工藝技术参与下的生产活动。泉卤来自地下,9个盐场的卤水无色素、晶莹透明。但是,盐场地面全是红粘土,卤水在晒畦中结晶时吸收了红色微粒,故9个盐场主要产红盐。红盐有优劣之分,结晶层表面为优质盐,土质少,色素少,轻刮下来供人食用;底层土质较多的为劣质盐,给牲畜吃。

自然条件赋予泉盐物理的性能,历史赋予盐场及其周围环境人文的性质。试以白扎盐场为例,对其进行分析。白扎盐场离县城43公里,周围群山环绕,溪流潺潺。该盐场的路牌上写着:

盐场位于白扎乡白扎村。(“白扎”为藏语的音译,意为猴子舔盐。传说莲花大师在白扎村修建白塔时,远处发现几只猴子在舔盐,于是叫人在此处掘出卤泉)。白扎盐场是藏族史诗《格萨尔》中的达吾盐湖。旧时,盐业是当地贵族的一项主要经济来源。民国时期,隶属青海省,政府设置了管理盐务的盐务部门。解放后,成为囊谦的集体产业,以前,白扎盐场产出的盐通过驮队运往各地。驮队规模最大时,牛马多达3000余头(匹)。现在,盐田占地面积60亩左右,年产盐3000余吨,盐场的制盐技艺依然保持传统工艺,工作人员将盐水从山上的盐泉引入山脚处如块块梯田的盐畦,盐水经过七八天自然蒸发后,就剩下白色或红色的盐粒,铺了厚厚一层。每年春季三、四月,秋季九、十月是晒盐的季节。最早,该盐场的盐远销西藏、尼泊尔、印度等地,制盐历史可追溯至隋唐时代,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一直保持沿袭着古老的晒盐、制盐方式。盐场生产的盐享誉整个康区,畅销西藏、四川、甘肃等地。盐场生产的食盐无污染,口感好,一些藏族群众常用红盐熬茶喝,据说它对男科病、皮肤病及胃病有很大的疗效,因而有药盐之美称。如今,(其)依然深受康区欢迎,是康区主要的产盐地。

整个坝子南北长6公里,东西宽5公里,方圆24平方公里,间有4个自然村,皆属白扎行政村,藏语称茶哈村(意谓盐村),共有居民231户、1450人,耕地300亩,周边为草山。白扎盐场周边有五座神山(如图2):西北是甲阮神山,东南是明峤神山,白扎盐场就在明峤神山东麓,目前由茶哈村村委会经营,该村有40余户居民、280人。居民皆以牧为主,晒盐为辅,兼种少量青稞、土豆和芫根。此二山为一对“情侣”,甲阮是“男神”,明峤是“女神”。其东北亦有一对高矮相间的山峦。高者海拔5200米,整座山体为红色的岩石峭壁,九峰相连,藏语称“哥姬”(意为红铜九峰山)。矮者娇小玲珑,两道山包起伏,犹如乳房,是为“女神”,名叫察乃卡雪,为哥姬的“情侣”。“察”是盐的意思,“卡雪”是兔唇或豁嘴的意思,象征山脊不整齐。明峤山与察乃卡雪山一左一右地守卫白扎盐场。其正西面的神山称莫隆,是哥姬的“军师”。

若以白扎盐场为中心,四面观之,神山的布局逼真地体现出保卫个人生命和集体财产的意蕴。在部落时期,土地向为部落的公产,部落代理人千户、百户联袂僧侣,利用人们对苯、佛两教的信仰,以神的名义封山禁采:山不能挖、水不能取、树不能砍,挖药者须按指定的地点与时间,如挖虫草在四五月间,晒盐亦有定时。每逢藏历六月十五,公雅寺组织僧众祭祀哥姬神山,远近地方的人们会前来参加。平日,人们经商、朝圣及出远门均会祭祀此山。人们以超自然的想像力把民族性格与民族情怀写入这幅风景画里,通过神山这一共同体符号整合着人们的认同:服从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服从社会秩序——杜绝紊乱行为。

晒盐的能源由太阳和风力提供,原料由地下卤水提供,场地由地表提供,技术工艺由人提供。季节与气候、地质与地形、工具与技术构成三组制盐的基本条件。前两者是自然条件,后者属于社会条件。在当前的生产力状况下,前两者是只能选择性地利用而无法改造的自然条件,即便可以改造,目前也只是针对地形因素而言,且程度有限,如将坡地改造成台地,把传统的圆形晒畦改建成现代的方形盐畦。工具与技术则是与时共进的融合性因素,它们渗透在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各个环节。

盐的丰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白扎盐的生产,以重要性和生产流程排序,依次为天气、盐泉、盐畦、蓄卤池和工艺,五者糅合成一个系统。形象地比喻,这便犹如一位挑夫在晴朗的日子里挑担上路,其中天气是行者的背景,盐泉是挑夫,工艺是扁担,盐畦和蓄卤池各为担子一头,下面分别加以叙述。

囊谦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全年干旱少雨,四季不甚分明,冷暖明显,冷季约7个半月,暖季约4个半月,年平均气温4.1℃(最低零下25.8℃,最高28.7℃),年降水量500毫米上下,降雨集中在6月至9月。寒冷而干湿不均、下霜、冰雹、风雪、结冰等不利于盐业生产。

盐业的产销分为两季,其划分与自然界的冷暖两季相吻。旺季从深秋至春末,淡季从初夏至入秋,全年旺季最多226天,其中150余天气候最好,淡季最少110天。工人在旺季时工作忙碌,为热班;淡季不晒盐,为冷班。秋冬晒盐一般6~7天为一周期,冬春5~6天为一周期。从9月下旬到翌年4月下旬,在气候最好的日子里,囊谦几乎没有雨雪,干燥的阵风劲吹,盐产量稳中趋高。盐工的热班工资高,冷班工资低。每年10月底至翌年5月底,气温高、日照强、风力大;其余4个半月(6月初~10月中旬)天气不稳定,晴雨交叉,一般不晒盐,工作重心为整理盐畦,为新晒季做准备。据测定,水的冰点为0℃,含盐30%的融液冰点为零下21℃。囊谦的冬天最低温度达零下25.8℃,冬季各泉眼的卤水含盐量略有差别,但均未达30%,所以,天气同样寒冷而各盐场所受的影响却不同。多伦多盐场的泉卤中含硝较多,因硝溶液的冰点较低,使该盐场的结晶盐出现豆腐渣似的毛状物。总之,只要卤水在冬天不结冰便可维持生产。春季干燥无雨,天气暖和,为晒盐的黄金季节。盐工起早贪黑给盐畦注卤、扫盐、收盐,之后又检查盐畦,如有损坏(细小漏洞等)就要有针对性地修整,如填以粘土并夯实;要是没有破损,则继续注卤。

泉卤与天气有内在联系。阳光和风力对于卤水和淡水的蒸发作用是一样的,但各处泉卤的流量与含盐量因地下水与降雨量的不同而有所升降。夏秋雨多,鹵水含盐量较低;春冬干燥,卤水含盐量较高。以达改盐场为例,根据2017年8月测量,泉卤流量5千克/分钟,含盐量24%。如果在降水稀少的冬春两季取样,可能平均含盐度会高些,故波美度也会高些,因为泉卤的含盐量随天气变化和雨水多寡而增减。

地质与地形对泉卤的浓淡也有影响。因泉卤是盐业的命脉,泉卤的矿化程度决定着卤水的质量,进而决定其结晶的周期。而泉卤的矿化程度受地质结构的影响,故先谈地质。根据地质学工作者连续三个仲夏(2008-2010)的调查,并从各盐场采集的泉卤分析,各盐场的泉卤矿化度都很高(平均每升264.6克),最高的是多伦多盐场(每升294克),最低的是尕羊盐场(每升250克)。水化学类型均为硫酸盐型,PH(氢离子浓度指数)的变化范围为6.84~7.75,平均值为7.17,呈中性。9个盐场的矿化度,在空间上呈现出从西到东逐渐升高的趋势。泉卤矿化度平均每升为264.6克,表明盐浓度较高,相当于23波美度。

卤水影响盐的丰啬程度可通过实验看出:选两块同样大小的盐畦,一块注入泉卤,一块注入淡水,过几小时就会发现,卤水接近畦底的特别咸,表面特别淡,表明盐分子的沉淀;淡水畦则无此现象,底层和表面味道一样。在日照的作用下,卤水畦的表层温度较高,底层温度较低,这种上温下凉的现象在淡水畦也不明显。由此可知,淡水与卤水的密度不同。温度在4℃时,纯净水的密度为1:1,即体积与重量相等。如前所述,囊谦泉卤矿化度为平均每升264.6克,即是说温度在4℃时,其密度为平均每升1.264,表明卤水溶解了一定量的矿物质(主要是盐分),所以密度更大。

再来看地形,仍以白扎盐场为例(如图3)。受山形地势限制,加之工具简陋,村民只能在狭窄的空地上修建盐畦。盐畦为不规则的圆形,盐场实行国营后,逐步将其改成方形,有些保留下来的圆形盐畦仍在使用,有些则弃之不用。根据我们的测量,白扎盐场的圆形盐畦大者直径4米许,小者直径2米许,平均直径3米(面积9.12平方米)。照此推算,新中国成立前夕囊谦县的2422块圆形晒畦总面积约为22815平方米,至于储盐池的数量则不得而知。白扎鹽场在一片缓坡上,全是圆形小块,1971年8月开始改造,1973年9月竣工,铲平一半缓坡,建成一块长250米、宽90米的台地,开出方形盐畦,另一半缓坡未铲平,仍保留圆形盐畦。该工程扩大了晒盐面积,利于浓缩泉卤,提高盐产量。

经我们实地计算并结合照片核实,白扎盐场现有不规则圆形晒畦211个,方格晒畦525个,蓄卤池39个(其中,坡地上有21个,台地上有18个),仓库3个,整个盐场占地34465平方米。娘日洼盐场有蓄卤池4个,不规则圆形晒畦有10余个(基本废弃不用),方格晒畦小的有163块,大的有37块,晒场面积共8385平方米,加上仓库和宿舍,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

各盐场生产的盐,除了供盐村和周边村庄的人畜食用外,剩余的盐销往西藏。前来购盐的商贩排队购买,轮到者把牛赶到库房门口。买卖双方道德纯朴,讲究信誉。新晒季出来的盐有水分,要储存一段时间使其干燥,出卖的通常是去年的陈盐,陈盐不够才售新盐。盐贩来自他处藏区,显示出语音、服饰等地方差异。如盐贩在等候购盐时支起帐篷(俗称“帐房”),这些帐篷与囊谦的帐篷不大一样,他们用一整块十几平方米的白色卡叽布搭在一根竖起的横档上,再将四角扯紧,用绳子固定。囊谦人称这种帐篷为“茶亚”。盐贩们在帐篷下面摆放三块石头支起炉灶烧茶,还在帐篷外面牵起绳子晾衣服,其服饰与囊谦藏族也有些不同。

(二)制盐工具图谱

生产工具不仅是人体的延伸,而且是时代特点的体现。技术是制作工具并作用于原料使之成为产品的过程。9个盐场的晒盐工具主要采用单一器具,即便是复合器具,结构也很简单,下面从制盐流程入手依次介绍其不同工具。

藏犁(如图4),长1.1米,高0.6米,硬木制作,主要构件为犁托、犁铧、犁柄。犁铧包铁,呈三角形,前低后高,铧头锋利,直接插入土中做功。有牛时,二牛抬扛,一人在前牵牛,一人在后扶犁,控制下犁的深浅。横杠与连杆使役畜与犁相结(如图5)。藏犁的作用主要是翻土、松土和碎土。平整土地是修建盐畦、盐洼的初步。在改坡地为台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围绕着藏犁、耕牛、索具(图7、图8),其他工具也都派上用场,如铁锤、钢钎、锄头、镐头、钉耙、铁锹、铲子、扁担和箩筐等。人们首先用铁锤、钢钎把石头敲碎搬走,再用犁将土翻起,然后手锄肩挑,把土由高处运到低处。

镐头、钉耙、铲子(如图6),主要用于切碎成块的泥土,平整晒畦,疏松土壤和耙除根茬。镐头亦称鹤嘴锄或十字镐,是挖石子或硬土的工具。钉耙根据齿数的不同分为三齿耙、四齿耙或五齿耙。铲子是用于挖掘或抛掷物料的工具。盐在干燥过程中凝结成块状,很结实,需用铁耙挖碎才能入袋。

盐畦底部铺鹅卵石,卵石的直径5~10厘米,1立方米卵石重1.5吨,可铺15平方米的畦底。建盐畦时,先清出地面,继而用红粘土垫底夯实,再平铺一层鹅卵石。石夯(如图9上)、木夯(如图12)、木槌(如图9下)各有其用。盐民先用石夯将卵石砸入地面,增加畦底的紧密性;之后将红粘土填入缝隙,再用木夯打实;然后铺上一层火砖,用红粘土填入缝隙,用木槌打实,并将周边的石片砌好。

收盐后需维修盐畦。如果畦底火砖或卵石破裂就会漏卤,必须采取补救措施,起出松动、破损的火砖或卵石,并换上新的,再用红粘土填满夯实。这时不能用石夯或木夯,而是用手夯(如图10:上件是用“工”字钢做的,下件是木质的)将其打实。操作时,手握把柄,竖起来,大头朝下,提起又放下,用底面拍打畦底。在盐畦修建过程中一般不使用铁锤。

盐耙是收盐工具,分板和柄两部分。板为薄片状,底宽顶窄,通体可为木质,也可为铁质(如图11上方第一件是铁质,下方两件是木质)。木耙底边长40厘米左右,顶边长30厘米,高约14厘米,厚2厘米左右,柄长1.7~1.9米。铁耙各部分尺寸略小,厚1.5毫米左右。因铁片较薄,如果盐畦铺了塑料布容易刮破,要小心使用。卤水在盐畦地表上结成的薄层就是盐。采盐时,先用耙子把盐层扒成小堆(藏语“伽嘎”)滤水,之后装入畚箕,悬在畦埂上继续滤水,等湿盐渗干水分后再入库。

过去,盐入库靠肩挑手提,后来改进为手推车,现在加上机械三轮车,重量可用磅秤称(如图14、图15和图16),也以箩或车计数。人们常用牦牛毛编织而成的一种粗糙的袋子(如图17,藏语称“阿结”)装盐、粮。袋子有大号、中号、小号三个尺码,装满盐后,一排排竖立起来封口。袋子封好口,就开始打包,用绳子把盐包捆扎成四方形,绳子在盐包上呈两道横线,一道坚线,然后安一个铁环扣和一个木制小扣子,方便在牦牛背上装卸。

住帐房的牧民不习惯肩挑背负的劳作,住土房的农民常用的取水工具,如木桶、扁担、轱辘支架等在草原上一概不见。牧民有一种被称为“羊皮袋”的取水工具(如图13),将此推广到盐场便被用于汲卤和注卤,盐工称其为“皮手袋”。这种皮手袋用完要口朝下晾干,并随时检查是否有裂缝,若有缝隙要尽快缝合

白扎盐场以南16华里许有个林场,绵延10余华里至尕尔寺下方,面积7.5万公顷。这里山谷幽静,松柏茂密,多年来向周边一带提供木材。囊谦全县只有这个林场,虽可提供燃料,但各处土壤砾石甚多,黏土质量差,没有烧陶的条件。陶器易碎,从外运入囊谦颇为不易,故各盐场未发现陶制工具。

囊谦有“缝革为囊”的习俗。其做法是将山羊宰杀后头朝下悬空,以便完整褪皮,皮张无需缝合。山羊皮具有网状层胶原纤维束较粗、织角较大、编织紧密的特點,做成皮囊结实耐用。以前囊谦各盐场皆取山羊皮制作皮袋,每个可盛水25公升,藏语称“阮兴”,汉语则称“羊皮袋”。“阮”指山羊,“兴”指山羊皮。

有些常见工具未配图。如“俄尔朵”或“古朵”(抛石绳),原是放牧工具,长两米许,为牦牛绒毛或山羊毛编织成的鞭状物。“俄尔”是拟声词,形容“呜呜”声,“朵”是石头的意思,因牛羊常窜入盐场舔食,俄尔朵故成为保护盐场的工具。俄尔朵可分为三段:正绳长约1米,头上是个套环,由此延及中段;副绳连接正绳,长0.5米许,起头处为两股细绳,在长0.2米处合拢为一股粗绳,形成空位以便装石子(也有直接在起头处连接一块椭圆形的皮子),延伸0.3米,再连接一股长0.3米的扁方形绳子;尾绳连接着副绳,长0.5米,较细,犹如鞭梢。使用时缠上小石子,右手中指勾进顶部套环,拇指与食指捏紧尾绳梢,然后瞅准对象逆时针方向挥几圈,力度适当,拇指与食指突然松开绳梢,石头“呜呜”应声甩出,远及150米,起到驱赶牧群和击打野兽之目的。即使把抛石绳空挥一下,发出“啪”的响声,也可起到恐吓动物的作用。

(三)工具与人的关系

工具是盐场发展的指针。据此,我们先把工器分为大小两类,以表人与盐泉和盐畦的关系。在民主改革以前,盐泉是公产,归部落民共有;盐畦是私产,归各级部落头目所有。由于制盐水平普遍低下,无论盐户还是部落头目都没有较大的工具,他们买不起,也没有必要投资,只能凭手工做些小工具,积少成多,比较齐全。偶尔,部落头目雇请工匠做些大工具。当头目雇佣盐工让其使用盐畦时,两种人交换活动不仅体现了契约关系,而且体现了主仆关系,剥削率并不太高。在民主改革以后,盐场实行国营,劳动者平等地使用一切工具,按劳分配,体现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改革开放以后,盐场实行承包,若承包人是集体(如白扎、多伦多、日阿忠三村),不存在雇佣关系;若是私人承包,工具是私人的,存在雇佣关系。

继而考察工具的使用。提高生产率不外技术革新或技术革命、集体分工协作、改良工具三途。人是工具的使用者,他们既可单独地使用,亦可联合地使用,即在分工与协作的场合使用相应的工具,且任何情况下都需提高操作技能。人不仅作为单纯的劳力在使用工具,而且发挥着操作的作用,用脑控制身体,用手把握杠杆、绳索、皮带等联结装置,让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互相转换。刻板的机械动作,如汲卤、扯绳等,单靠人力通常是低效的,需要引入役畜,随着内燃机、电动机的引入,工作效率更为提高。

分工与协作的范围代表着工具使用的深度和广度。囊谦县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成立人民公社,几年后重振盐场,先是生产队经营,小工具仍归各家各户,基础设施归集体;继而改为国营盐场,内部分班组,基础设施和大小工具一概归公,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也不一样了。孤立地看一种活计,使用一两种工具就能应付,没有多少复杂性可言。用联系的观点看就不是这样,从汲卤到注卤,再到扒盐归仓,每一件活计都是整个工序的一部分,前后不能分割。一个人从头做到尾,不但效率低下,还会浪费资源(时间、泉卤、天气)。在不改变工具的条件下,把劳力结合起来,不同人使用不同工具于同一目标就产生了更高的效率。

就改良工具而言,囊谦各盐场的晒盐人在制作工具时基本上是沿用旧习,改良的成分相当少。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受“有限变异”原则的支配,即一种器物只要它还能够发挥作用,能应付人类的需要,就没有在主要方面改进之必要,而是在细节上可以有所变异。

最后要注意,囊谦各盐场的工具有些是原生态的,如木槌、羊皮袋、毛织口袋、盐耙等;有些是次生态的,如手推车、手夯、木夯等,在外部图样的基础上糅入了当地的因素,表明文化交流的趋势,但不具有断代的功能。

二、技术与工艺

把整个生产流程所使用的工具和技术组合在一起,里面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而无论分工还是合作都渗透了技术,那么整个生产流程就可称之为工艺。换言之,工艺是在共同的场地,使用共同的原料,为了共同的生产目的而合成的技术,而技术则是分立或割裂的工艺。

(一)筑井知识

盐卤涌出地面,动物舔食,慢慢形成小水坑,藏语称之为“卡洛”(泉眼),与汉语“凼”对应,是泉卤的原始状态。从卤水涌流到掘井取卤,表明地下卤水下降的趋势,意味着岩盐被水侵蚀,将会造成盐场卤井的位移,进而使卤井形态和吸卤方式发生变化。为此,每隔一定年限,盐民就要淘井或重新打盐井(藏语称“茶卡洛”)。

晒盐旺季是检验工艺的最佳时期,整个生产流程的各项技术围绕卤水而展开,筑井是第一步。井是从地面向地下掘进以便取水的装置。卤水井是通过这一装置把地缝中的泉卤隔出来,在深坑里集中,便于使用的生产设备。无论是提灌井还是自流井,其修筑的原理大体一致。

筑井引卤讲究三要点:首要是选择井址。河床或沟壑地带卤水出口处多,由于淡水渗入量不同,各处卤源浓度有别。井址首先是要选择浓度高的卤水出口处;其次是选择卤水流量大的孔隙,如果能在一口井内同时容纳几个卤水出口更好;最后是选择尽可能靠近河岸的卤水出口处建井。上述三步中,以卤水浓度为第一,流量次之,最后是位置与河岸或沟壑间的距离。

若在平地上发现泉眼,凿井取卤则通常是在平地上作业。在山坡上发现泉卤,则在坡地上作业。前者一般是提灌井(如图18、图19),深3.5米至6米;后者是自流井(如图20、图21),暂未测量到井深数据。

确定好井址后便可修筑了,其通常在冬季枯水季节动工,这时河水或涧水细小,容易将卤水和淡水隔开。在此又分四个步骤:首先是往下挖井,直到泉卤清晰可见,同时撇开淡水,把泉卤围于井内,并将泉眼堵上,再把基坑里的水抽干。继而,用事先备好的三合土(石灰、粘土、细沙)篾包把泉卤出水孔围起来,从底向上一圈圈地筑砌井盘,篾包间的缝隙用粘度较高的灰白泥(从深坑中挖取)和着小石片堵严抹平,确保封闭得当,做到滴水不漏。接着,用两端打隼的圆木呈90°纵横卡紧,层层堆砌,形成一个与地面持平的深方框或长方框,每隔五六条圆木再用十字形的圆木撑起四边,圆木直径30厘米左右,用松柏杉皆可,以防井壁后面的推力挤压,使方框向中心溃坍。为了增大撑木与圆木的接触面,获得稳定性,须在十字形的撑木端头与圆木间垫厚木板,木板要压住五六条圆木。最后,搭建井盖则用圆木循着方框或长方框的尺寸起个四面有胸墙的棚子,顶上铺油毛毡,盖住井口以防雨水冲淡泉卤,在一边胸墙处留下一道1.5米宽的门供提卤者进出(如图18、图19)。若泉眼在山腰,同样是用圆木按方框或长方框的尺寸起个三面有胸墙的棚子,顶上铺设圆木即可,没有胸墙的一面供提卤者进出,平时用一块木板当作门将其挡住(如图20、图21)。

无论是提灌井还是自流井,其工作原理大体相同,唯有提灌井修筑储卤池的做法有所不同:一是池深2.5米至3.5米,不必太深,无需分离泉卤眼与淡水源;二是无需围着井壁堆砌三合土篾包;三是井壁不用圆木而用鹅卵石垒;四是井口搭架挡雨。图22展示的是马步芳时期修建的蹄形储卤池,该储卤池保护完好,右边一侧是阶梯,利于汲水。图23是承包人修建的储卤池。

(二)用卤知识

1.“汲”与“运”

针对具体的生产环境,提灌井和自流井有不同的提卤方式。

在提灌井的条件下,盐工运卤皆手提羊皮袋,袋上安有柳木条把柄,盐工俯身舀入卤水,藏语称这个动作为“姬划”;继而起身提起羊皮袋行走,一手拎一只,颇为对称。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白扎、娘日洼、日阿忠和吉亚4个盐场仍以提灌方式取卤与注卤,另外5个盐场主要是自流式注卤,少量盐畦因位置使然,辅之以提灌方式。提灌须用羊皮袋,故“姬划”仍然流行。

长期以来,上述几个盐场分工甚严,男有男行,女有女行,有些时段严禁男性进入盐场。妇女承担取卤与注卤的工作,因井口狭窄、井道纵深,汲卤时,身着臃肿藏袍行动不便,故妇女皆脱去外衣,只穿单衣。四五个妇女沿着井壁依次而下,各站一个台阶,最下面的那位妇女伏身打满卤水,然后把沉甸甸的皮囊递给上面那位,彼辈接过来复往上递,井口有人接应,上传的羊皮袋满是卤水,下传的是空皮囊。妇女在地面上提着卤水四处奔走,或给盐畦注卤,或将泉卤注入储卤池,再把空皮囊提回井口。她们会干得汗流浃背,穿单薄轻便的藏装省事,遇到天气闷热时甚至单衣也不穿。

20世纪70年代以前,妇女晒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人们信仰女性的繁殖能力,认为她们舀卤可达到卤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为了这个目的,妇女有时要故意暴露身体,暴露面积愈大,交感巫术的作用也愈大。其劳动场景紧张热烈,妇女脸上常有污垢,少有闲暇歌舞。

在自流井的条件下,泉卤位于山坡,给盐畦注卤利用重力学原则,水往低处流。例如乃格盐场注卤时,两三个劳动力足够应付,盐场用工不分性别,男女同工同酬。这种情况与白扎、日阿忠等盐场不同。

2.“储”与“注”

晒季是盐场工人的繁忙日子,各项工作在露天进行,人们各司其职,一切井然有序。

工种大体分为提卤、扒盐和普通工种,技术含量都不高。由于作业位置不同,盐工实行分组制,每组负责一片区域,如提卤分为井下和地面两组,晒盐分为东区或西区。前文已经提到井下汲卤,地面的提卤工作主要有两项:一是给盐畦注卤,即把泉卤提至盐畦处轻轻倒入,控制在10厘米的深度。扒盐包括成堆、滤水、清畦和入库四项工作,从头至尾,先把结晶盐扒拢,再将刮拢的盐装入四角锥形篾筐。刚收的盐较潮湿,未结晶的卤水通过篾筐缝隙往下漏,赤日炎炎、阵风徐徐,干燥天气晒出的盐品质较好。盐工继而将滤干的盐运入仓库,并清扫盐畦。

每项需要提高工效的盐业生产活动都可能产生劳动组合。如,在好天气注卤时,只见不同区域的盐畦各有五六十人在干活,有人整理盐畦,有人提卤,有人运送材料……其中必有一位工头边参加劳动起示范作用,边执行监管的职责。没有这个角色,整个工序就会受到损失。

报道人江央巴措从国营盐场时代起就在白扎盐场工作,他曾担任工头,现已年过六旬。白扎村集体承包盐场后,村里每户人家派一人到盐场工作,男女和年龄都不限。人们分成四组,每个小组有个工头。工头负责分配工作、入库记账、买卖记录,给组员发工资。坡上的盐畦和台地的盐畦在四组间轮值,轮回制使人们不太爱护基础设施,储卤池破烂不堪也没人维修。扎西顿珠每天黎明即起,提着羊皮袋往卤井跑,卤水压得他气喘吁吁。把卤水注入盐畦后,蒸发的事情就依靠阳光与燥风。国营盐场时期,不用担心晒出的盐卖不掉,自有外地驮队来购买,而现在要靠工头四处联系买家。各组间有工资差别,通常一个晒季下来每人可得到五六千元(月薪不足900元),若盐卖不出去就发盐抵工资,让个人卖盐换钱。

修畦需視其损坏的情况而定。如畦底铺设的卵石松动则撬出来掉换,再用木夯打实后铺上红粘土。如果盐畦边缘坍崩,要用石片镶好。盐民平时巡视、抢修盐畦及突击等作业在8小时上班时间中,持续劳动,很少休息。某个环节劳力紧张,其他人就要放下手中活计前去支援。譬如,天气极佳的季节,在收盐和注卤时为了抢时间,需要全组集中突击,用木扒、铁锹、手推车将原盐清出盐畦,滤干入库,直到新一轮泉卤注入盐畦方告一个段落。

盐工是特别辛苦的一个工种,提卤为中强度劳动,扒盐为重强度劳动。每逢生产高峰,为了缩短收盐、注卤周期,盐工每天要干10个半小时,相当于1天半的工作。有人曾经作过调查,海盐工人站立的劳动时间超过纺织女工,他们的劳动强度超过煤矿工人,他们的职业病(腰背痛、关节炎、痔疮等)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他们作业时间长、能量消耗大、劳动强度高以及不良体位、环境潮湿等因素有关。囊谦盐场实行国营时,这些情况得到地方盐务局的重视,采取了适当增加盐场定员数、添置毛驴、技术革新、提高机械化程度等措施,并发放粮食补贴(盐工每月可得8斤玉米面),以调整盐工的膳食结构,补充盐工新陈代谢所需的营养。

晒盐的专业知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盐场旁边就是盐工居住的村子,旺季时一家人都在晒盐,几代人在一个小圈子里共同生活和劳动,一个人从小耳濡目染,晒盐的技术诀窍在潜移默化中便得到传承和巩固。例如,气象瞬息万变,盐工要细心观察,天上乌云翻滚,就要赶快收盐,雨过天晴就要放卤入畦。父亲会把积累的气象知识告诉儿子,帮助其作出准确的判断,避免盲目收盐放水及溶盐损卤的事故。

20世纪60年代,白扎盐场共有9名工人,1962年产盐5715担,平均每人产盐635担;1963年产盐6300担,平均每人产盐700担,提高生产率10%,折合人民币555.75元(1担=100市斤,则8分钱/1担,或8毫钱/1市斤)。国营盐场通过源源不断地从外地招募工人,给熟练工人划分技术等级,实行师傅带徒弟的制度。集体所有制的盐场仍实行父传子承的方式。一位老盐工说:

从1969年到1971年,我参加了盐场劳动,跟着父亲一起干,熟悉了一些工艺与工具。例如,制盐工具有绳索、桶具(质料有皮革、木、铁、塑料)、毛线编织袋、刮具(木耙)、鼓风器等。刮盐有技术含量,通常是年长者的工作。背盐无技术含量,常由年幼者来干。盐库在山坡,我经常背盐。

“文革”结束后,各盐场的技术与工艺已相当落后,盐产量不高,质量也达不到标准,卤水用不完时任其流入箐沟,小溪两边全是盐层,周边村庄的农牧民常来箐沟里铲盐装走。为了掌握先进技术,20世纪80年代,囊谦县盐业局组团到内地学习。当时达改盐场的技工尕桑次仁有幸去到四川自贡盐场、浙江舟山等盐场参观,带回一些理论书籍,学会以对比的眼光看待盐业生产。例如,舟山等盐场的滩晒工序有五个步骤,即整滩、纳潮、扬水、制卤和结晶。囊谦的泉盐生产只有四个步骤,且顺序不同,具体做法为:第一,开凿盐泉,形成盐井,此与纳潮相同;第二,平整盐畦,此与整滩相同;第三,入井用皮囊舀出盐泉(后来改良为用管子将盐泉抽出),将其贮存在储卤池中,任其自然蒸发,此与制卤相同;第四,将储卤池中约为24.5波美度的卤水引入盐畦蒸发,此为结晶,少了“扬水”一环。又如,人们过去没有足够认识囊谦泉盐的长处,通过与舟山等盐场相比,看到海盐颗粒较细,收盐时不易收干净,损耗大(5%)的毛病,而泉盐颗粒大,收盐时的损耗仅为前者的一半。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用青砖铺设晒畦,再覆以红粘土,然后拍打结实。后来,用水泥代替青砖,场地很快被卤水腐蚀而废掉。人们从舟山等盐场学到给盐畦底部铺塑料薄膜的技术,减少了工序,避免了卤水对水泥的腐蚀作用。黑色防水塑料布具有吸热的功能,从而提高了盐产量。塑料薄膜隔开了畦底红粘土的微粒,利于保持结晶盐的清洁,方便刮盐。

不能乞求传统经验解释科学知识。晒盐人有土地、畜群、房屋及一大堆家产,但是大多数都是小学文化程度,很多东西不求甚解。例如,由于晒盐人不了解盐分子的构成,从而对成盐过程有些困惑,承包人丁达说:“一块盐畦注10厘米深的卤水,晒3天后,约为24.5波美度,这时畦底结出2厘米厚的盐晶,其上是5厘米深的盐水,3厘米深的水分蒸发了。令人不解的是,卤水中的盐分原是和水浑然一体的,按道理应是所有的盐分同时结晶啊,为什么会分层结晶?”如果他懂得了密度与沉淀的关系,心结就会迎刃而解了。后来他变卖家产,搬到县城居住,4个孩子上了大专,他骄傲地说:“我的孩子贷款读书,眼界比乡下人开阔。”

盐场绝大部分能源来自太阳,其次是风能。自然力降低了生产成本,人们利用与开发它,进行技术革新和盐畦改造,建成台地盐畦(白扎)、沟槽盐畦(娘日洼)、场部、道路。各盐场注意当地的生态平衡,做到无废料堆放,使未利用的氯化钠、氯化镁为土地所吸收,将污染控制到最低限度。

3. 承包知识

囊谦的土地和草场的承包比盐场的承包来得更早。例如,1981年12月17日,白扎公社下达了《包产到户实施细则》的通知,承包办法如下:

(1)以户为单位,各自承包土地、牲畜和农具。(2)劳力少的家户、干部家户尽量少承包,五保户不承包。(3)纯牧业队人均牲畜15头(匹、只)以下的按人承包,超过部分按人口、劳力的办法承包。(4)半农半牧队人均牲畜不足15头(匹、只)的,其8头(匹、只)以内的按人口承包,其8头(匹、只)以外的按劳力承包。(5)耕畜和驮畜均按承包的耕地面积进行分配承包。(6)半农半牧队人均耕地面积在6亩以下的按人承包,超过部分按劳力承包。(7)弃农还牧队人均耕地面积在4亩以下的按人承包,超过部分按劳力承包。(8)饲草饲料基地按承包的牲畜平均分配

出家人不从事生产却要消费,并按人头享受生产资料。囊谦地方政府规定,农区每人奶牛2头、绵羊2只、耕地2亩,牧区每人奶牛1头、绵羊4只,这些生产资料由出家人的家人帮助照顾;坚决杜绝几户或几人联合承包1头(匹、只)牲畜的作法。地方政府强调,不易承包的大型农机具、场院、库房,基层组织应妥善保管,定期检查、维修。

当时,盐场还是国营性质,其所有权不归公社。过了十年,县里下文允许集体或私人承包盐场。承包者大都对盐业有感情,或本身就是盐场经理,懂得组织生产,了解销售环节,藏族人丁达便如此。1992年,他跟盐业公司签订承包乃格盐场的合同,承包期3年。2006年1月,原来的盐业公司改名为盐务局,向社会招募新一轮承包人。9个盐场中有6个被私人先后承包,另外3个为村民委员会承包。合同内容简明扼要,例如,丁達承包然木盐场16年,合同上写着盐场的固定资产有库房(5间)、宿舍(7间)、盐畦(94块)、流水管道(160米)、磅秤(1台)、保险柜(1个)、公文柜(1个)、办公桌(3张)、床架(1个)、床板(1副)等。合同上还写着承包期(2006年1月至2021年12月30日)、承包费(利税、管理费、盐场的地皮费共16.5万元,每年1.1万元)、交款方式(每年分两次交款,上半年6月30日前交3.3千元,下半年12月30日前交7.7千元)。

土地指可耕地(不含草原牧场,草原牧场是公地,本部落成员皆可使用),按中等地计,折算成货币,牲畜也折算成货币,二者即可通约,计算标准如下

每亩耕地按年产粮(青稞)150斤,每斤青稞按0.18元计,即150斤×0.18元=27元。

每只绵羊按年产酥油1.5斤,每斤按0.65元计,即1.5斤×0.65元=0.98元;年产奶渣(曲拉)3斤,每斤按0.25元计,即3斤×0.25元=0.75元;年产羊毛1.5斤,每斤按0.8元计,即1.5斤×0.8元=1.20元;绵羊年淘汰率5%,病、老、伤残的绵羊按每只13元计,即13元×5% =0.65元。

每亩耕地的年产值27元,等于多少只绵羊的产值呢?二者的换算公式为:27元÷3.58元(1只绵羊年产值=0.98元+0.75元+1.20元+0.65元),亦即每亩耕地的年产值大致等于7.5只绵羊的年产值。

(二)季节性的劳力交替

国营盐场时代,职工有正式与临时之分。每到晒盐旺季,盐场工作顾不过来,场部就会在周围村庄大量募工,到了淡季时则辞退他们,让其回家搞农牧业生产,盐场仅留下少数正式工,开出少量的工资,保持低成本运作。

于是我们会看到三种情形:(1)临时工有一身二任的问题,每年至少要轮番从事晒盐和放牧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工作。正式工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一年到头都在盐场,但他们往往娶當地妇女为妻,家眷就在盐场附近的村庄,他们只要有闲暇就会帮助家庭干活,因此劳动力的季节性搭配也是存在的。(2)国营盐场仅占囊谦盐业史的30年,即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当时晒盐人可称为盐工。这段时间前后,不存在正式盐工,以前晒盐人统称盐户,大半年晒盐,小半年放牧,一年中有两次工作变换,现在称他们为盐场承包人。(3)我国的天然草原,无论是青藏高原,还是内蒙古草原,都是季节性草原。牧草在暖季里迅速地长高,又迅速地枯黄,盛草期只有短暂的4个月,劳力安排必须考虑到抓住盛草期这个难得的时机。反过来说,春夏这4个月湿度增加,忽而绵绵细雨,忽而暴雨倾盆,不适合晒盐。

盐业有了高回报,牧民才肯投入劳动和各项付出。若是低回报或得不偿失,牧民便没有动力和兴趣进行盐业生产。青藏高原生态极为脆弱,冬春又是草原最脆弱的季节,就囊谦来说,饲草料的不足是牲畜在春天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所谓保护草原,很大程度上就是保护冬春的草原,这时实行牲畜的季节性减员,草原实行季节性禁牧,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冬春季草场的压力。牧民也就由此腾出劳动力,一方面为盐场注入了活力,另一方面盐场为腾出的劳动力提供了舞台。

盐户扎西顿珠家里养了60头牦牛,在白扎村算是少的。村民最少的养了20头牦牛,中等户一般养80头,牦牛最多的有两户,各有200头。2017年,一头成熟的公牦牛约值12700元,如果是按斤卖肉计算,健壮牦牛通常重350公斤左右,瘦弱的重200公斤,一般在藏历十月下旬就可以宰杀牦牛。扎西顿珠说:

牧区繁忙,劳力紧张,夏天要种芫根之类;秋天又要挖芫根,还要打捋青干草,准备冬饲料;冬天要驮运给养到牧场,防止缺粮;春天要接羊羔。接羔有时在白天,有时在黑夜,无论何时,都需要手电筒。平常放牛要看护好牛群,经常计数,不让牲口走失。阴雨绵绵,野外放牧需要裹一件毡衣,避雨御寒。

河谷地带可种植耐寒作物,因无霜期短,耕作粗放,亩产青稞仅80公斤,亩产芫根60公斤。那些工作(如二牛抬杠、肩挑人背、牛驮马拉、布施肥料)牧民容易学会。1995年,牧区开始推广类似舞台布景的“三面墙”温室,顶上覆塑料薄膜,冬天用来关牲畜,夏天作为菜园种蔬菜。

严酷的气候对于农牧业的危害很大,如干旱、冰冻、霜雪,尤其是冰雹,往往一场雹子,庄稼悉数被打倒,人畜亦被打伤。害虫、鸟兽对农牧业的危害各不一样。20世纪80年代的冬春季节,娘拉公社的偏僻沟壑熊豺狼成群结队,豹出没无常,野兽损害牧群的情况严重。公社组织狩猎队除害,牧民也投入人力,白天紧握钢枪,入夜燃起熊熊大火,坚持不分昼夜地守护畜群,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数年来仅六七只牲畜被野兽残害。而不这么做,牧民一次被袭击的牲畜就有十几只。冬春季常是接羔接犊的时节,牧民要通宵达旦地守候在母畜、幼崽旁边,防止意外发生。瘟疫对牧群的重创尤为明显。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各乡都建立了医疗室或兽医站(有时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配备4名医务或兽医人员。因地域开阔,马是医务人员出诊的主要交通工具,但有的医疗室只有1匹马的编制,遇到出诊时颇为不便。为此,白扎乡卫生所向县里打报告要求按编制给每人配备一匹马

平时,牧人早起晚睡,根据畜情及时补盐,促进牲畜食欲,长好膘,抓膘配种。牧人不必给自家的牛作记号,除非太相似而不好分辨的牛,这时可系绳来区分。牛犊自幼跟牧人在一起,彼此都“认识”,每头牛都有名字,方便牧人呼唤。牦牛惯于在一些地方吃草,人们给牧场分区无需考虑动物的习性,即便分了区,也可越界放牧。牧户间并没有草场的利益纠纷,他们认为谁家养多少头牦牛是个人的本事,牦牛拥有量的差异不会引起牧户间的妒忌。当地没有偷盗牦牛的现象。人们一般不主动给牦牛喂盐,它们自己会去盐场边的河道喝盐水。有一条处理废卤的小沟流入河道,牦牛喝了盐水后肉质更加鲜美,卖的价钱更好。牦牛的发情期为两个半月,从藏历三月中旬到五月底,这时可为牦牛配种,也可让其自行交配。有报告称,盐使牦牛的配种成功率增大。人们未发现发情牦牛主动摄取盐分,牛主也没主动给牦牛喂盐,倒是冬天这么做可以帮助牛抵御疾病。

四、结  语

维持或转变一个社会的结构大约要有三种动力:一是自然环境或生态,即满足人的生存所需要的生计、资源与工具这三者所构成的变量;二是政治环境,即政治史,任何一个社会既是单独的政治组织,又附属于一个更大的社会(或政治体系),它的稳定与变化会受那个更大体系的变数所影响;三是人的因素,即传说中的“伟人”,他们是时代与环境造就的,但其性格、勇气、抱负、魅力等个人因素又会对社会产生影响。盐的生产和流通较为复杂,以前笔者谈了第二、三種动力,未谈第一种动力,本文专门作了补充。

(责任编辑:邓  军)

Re-exploration of Dynamic Factors in Salt Villages

and Environment nearby Lancang River Source

GYALTEN Tseden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mode and ecological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elevation, topography, geology, climate, sunshine and other conditions of the salt village at the source of Lancang River, and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lt and nature, and then point ou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salt production and tribe system and modern country(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New China), indicating that different social systems have different salt output.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salt making tools and processes,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salt workers and employers,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skilled, collective division of labor and improved tools for productivity. In particular, the gender division of labor is related to specific production conditions. Labor protection measur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ocial system. Workers have an affection for the salt industry, know how to organize production, understand sales links,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education, which are import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alt industry. The salt production and the animal husbandry in the salt village and agriculture and business in the distance have complementary relation. The labor of the salt village itself has the inevitable seasonal alternation.

Key words: the source of Lancang River; salt village; production mod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ynamic factors

猜你喜欢

生产方式可持续发展
莱阳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议
莱阳市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议
浅析彝族花腰服饰图案在锡工艺中的运用
刍议网络经济影响下我国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的改革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视域下赫哲族生产方式变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