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也是父母的补习班
2019-10-16霁颜
霁颜
暑期热播电影《银河补习班》,讲述了一对父子跨越漫长时光收获爱与成长的亲情故事。宇航员马飞在太空执行任务时,想起了他生命中最敬佩的爸爸——马皓文。
马飞从小想当宇航员,但因父亲曾经蒙冤入狱而缺少陪伴与管教,变得十分顽劣,还被老师当成坏学生。在马飞即将被学校劝退的时候,刚出狱的父亲马皓文情急之下与班主任立了赌约,要将成绩垫底的儿子变成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于是,这位爸爸用自己的方式给儿子补课,并将他和儿子两人成立的补习班命名为“银河补习班”。即使在马飞的班主任说他“煤球再怎么洗,也变不成钻石”,同学给他取外号叫“缺根弦”,甚至他的亲生母亲都说他“又笨又蠢,以后要去摆摊卖煎饼”时,马皓文也始终相信,自己的儿子是最棒的。
每当马飞想放弃学习时,马皓文都会笑着说:“不要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你是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他反复告诉儿子:“永远不要停止思考,永远不能认输。”“爸爸才不关心你是不是年级前十名,而是在想你的脑子是不是一直在转。”……马皓文甚至还把“一直想”这三个字刻在了马飞的床头。
对孩子的一次喝彩,胜过百次训斥,喝彩和鼓励可以让自卑的孩子走出泥沼。马皓文的前妻,为了不让孩子输,逼着孩子好好学习,教育孩子读书就为了上名校。面对不争气的孩子,她口不择言地谩骂,还警告孩子不能活成爸爸的模样。面对马皓文的质疑,她的回答一律是:“我是为了孩子好。”当马皓文反问她:“你对自己好,怎么不每天对着镜子骂自己两个小时?”并说,“动物剃毛了都不愿出门,谁也不能当众羞辱别人,更何况是个孩子。”她沉默了。她不懂的是,没有比“为你好”更毒的话了,堵住了孩子的退路,也蒙蔽了自己的心。
与马飞的妈妈不同,马皓文总是用崇拜的眼神看着儿子,这让马飞变得越来越自信了。他用尺子量儿子的课本的总厚度,发现是11厘米,便鼓励儿子“每天拿下0.1厘米,未来可期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马飞从倒数第一名变成倒数第五名时,马皓文还为他庆祝,说他“离目标越来越近”。
马飞深受爸爸影响,勤动脑,遇到任何困难的情况都不认输。因为“不认输”,1998年发洪水时,他成功从洪水中脱险了;因为“不认输”,他在太空冒着生命危险修好了故障的航空器,顺利回到了地面,成了众人眼中的英雄。
很多孩子并不是一出生就很优秀,而是父母在無形中影响着孩子。模仿是人类行为习惯的基本来源,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照单全收。杨澜说:“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情绪管理能力,孩子会模仿你的。”
当昔日同事蛮不讲理地对着马皓文叫嚣时,马皓文大喊:“我马皓文永远都不认输。”次日,马飞写了一个纸条放在笔盒里,警醒自己“永远都不认输。”马皓文熬夜画图纸,马飞就挑灯夜战读书。马皓文醉心于工程设计,马飞则痴迷于航天事业。
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复印机,孩子是复印件。父母的说话方式、做事方法和思维模式,都直接影响着孩子。从某种意义上说,父母每时每刻都在塑造着自己的孩子。孩子不仅复制父母的行为,更会复制这些行为背后的品格、修养、原则、格局。所以,再好的学校,都比不上家长的言传身教。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用你的言行,去影响孩子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