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灵魂,“微”随笔动
2019-10-16嵇原军
嵇原军
学生平时进行作文训练时,不宜过长,短、平、快的“微”随笔写作最为适宜。另外,学生主题意识不强,篇幅虽短,但不能忽视“微”思想的表达,“微”中必须要注入灵魂。针对这一问题,我开设了一节“微”随笔写作指导课。最近,我们学习了朱自清的《春》、老舍《济南的冬天》等写景散文,以此来写一篇“微”随笔,要求:选取印象深刻的一段景进行描写,100字左右。15分钟后,我展示了一篇文章,全体同学共读探讨:
夜观天象
①坐在座位上,想着老师要我写的随笔小片段,头脑中的画面零零碎碎。我在脑中翻阅着它们,试图缝合成一个小故事,但却不如我今天中午做的一个梦来得清晰:一个可爱的长毛、大眼睛小猫,眼睛像紫葡萄一般,圆溜溜的,直盯着我看。
②“唉,这也太不科学了。”我在心中叹道,撩了下挡在眼前的碎发,呆呆地托着腮,不由自主地环顾四周。窗外微暗的夕阳之景,浮在眼前,很无聊,我只好呆呆地盯着天空。
③天空有些昏暗,一线的黄光和红光隔着松树之间的缝漏了出来,不知是哪儿的招牌发出的光,反正是我们所能在这夜幕之下唯一见到的光亮了。
④又想起了那只梦里的小猫咪,算了,不写它,我还是看看天,写写天吧。
我讓一位学生朗读,然后分小组进行讨论。看一看这篇“微”随笔写作有什么问题。
生:语言啰唆。开头一节与夜观天象关系不大,最后一段也与中心内容没有什么关系。
生:他写的是傍晚之景,却不具体,不形象。
师:语言不精练。这篇文章内容与天象的内容关系不大,在描写中也没能表现自己的感情。
随后,我让学生共同探讨:哪些内容没有用,可以删除。学生交流后,到展台前,用红笔删除了无用的内容。结果是1、2、4节都被删除了,只剩下第3节,且第3节内容也不能表现夜晚景象。学生们在笑声中明白了“微”随笔写作的基本道理:“微”写作,不是随便写作,而是要紧扣文章中心,语言更精练,笔力更集中。这告诉我们——
集中凝练的内容,是“微”写作注入灵魂的基础。
此后,我继续进行了第二次的作文展示。
夏日暴雨图
暴雨,大暴雨,憋了几天的雨,终于来了。
霎时,一声雷响,把人们从安静的午休中拽了出来,紧接着就是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窗外,已不是雨点,而是雨帘。黑黑的天空就如一个已经坏掉了的水龙头,怎么也修不好,只管往外“哗啦啦”地流水。突然间,世界亮如白昼,可又在眨眼间恢复成原来那头狰狞的黑色巨兽,耳边仿佛传来了孩童的哭声。“轰隆”,一声巨响,平日里坚强挺拔的大树吓得赶紧低下了头。楼下,各种电瓶车的警报声,一声高过一声,在无奈地给这头黑色巨兽伴奏。“轰轰……”,又是一声巨响,电吓得跳了闸。过了不知多久,这头巨兽似乎累了。渐渐地,大树抬起了头;渐渐地,孩童恢复了平静;渐渐地,电恢复了正常……
一切都恢复了平静。
生: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暴雨之景。
师:那么,有没有给予建议的呢?
生:如果在文中能有一两句表达情感的句子就更好了。
师:这位同学描写了一场夏日大暴雨的情景,非常精彩,但这篇“微”随笔缺少思想的表达,很是遗憾。如果能从这场暴雨的情景中提取一点哲理,升华一种情感,从而达到“由景入理,由现象到本质”的深度,文章就更有层次了。
生:把文章结尾改成:“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句话表达人生要像大自然一样,不断接受挑战,乐观面对一切压力。
通过第二个片段告诉我们——
用敏锐的眼光发现事物间本质的联系,是“微”写作注入灵魂的关键。
我继续进行了第三次的作文展示。
会飞的柳絮
四五月份,正值柳絮飘飞的季节。
我是极爱柳絮的,那源于我对童话的向往。柳絮白的像雪,柔的像月光织成的纱裙,仿佛一碰就会破碎,消失得无影无踪。它在风中轻扬时,是最有魅力的,如坠落凡尘的仙子,又似刚出生的婴儿。伸出手,任由它落在掌心,仔细瞧着。细细的白色丝绒牵牵连连,编织成独特的形状,有些地方格外的浓密,而有些地方却格外纤细,只有一两根细丝牵引着。中间还夹着几颗种子,白色的,泛着微微的黄。
蓦地,它突然飞走了,带着种子与希望飞向远方。
生:描写的内容非常集中,不零散,不啰唆。
师:是的,“微”写作的基本要求就是语言干净,明确训练方向。在“微”写作中,能够注入自己的一些思想情感,把训练的内容与思想融合在一起。这就是说——
注入思想情感,是“微”写作灵魂的体现。
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验,我要求学生共读一段“微”随笔写作,然后,自主修改,同题共写。我们在“微”随笔写作指导时,要实践以上几个方面的教学任务,其中之一就是要通过“微”随笔写作指导来磨砺学生思想,使学生的随笔写作中注入自己的灵魂。当然,这种“灵魂”不是无中生有,牵强附会,盲目拔高,而是本身水到渠成地孕育,是顺势而“注”,不是硬贴标签。我想,只要长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水平都会得到很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