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沧源佤族竹簧管乐器考察与研究
2019-10-16□杨琛
□杨 琛
沧源佤族自治县是国内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位于云南省临沧市西南部,东北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东部和东南部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相连,北邻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西部和南部与缅甸接壤。笔者于2016年2月对沧源3个村镇的竹簧管乐器进行了为期4天的考察①本次考察涉及乐器种类较多,因篇幅所限,本文以各村寨葫芦笙制作工艺的考察为主。由于在簧片制作上比较接近,本文还兼及佤族另一件竹簧管乐器“筚拉伦”的制作过程。。对其制作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三个不同村寨不同艺人的同类乐器的考察,笔者对此类乐器在沧源佤族的制作规律、形制特征与音乐形态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一、云南沧源县佤族竹簧管乐器的活态考证
2016年2月,在县文体局工作人员尼桑的带领下,笔者在县城拜访了佤族艺人田开政。田开政老人出生在岩帅镇新寨村,生长在佤山民间山区村寨,父亲是个民间多种手工艺品的制作能手,田开政也学会了制作佤族传统的劳动工具,并开始尝试制作佤族传统乐器。如:三弦、独弦琴、葫芦笙等。2003年以来,田开政侧重于对三种芦笙和佤族独弦琴的制作、修理和改良。考察点设在他位于沧源县城的“沧源西地星火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办公室里,公司下辖“西地星火艺术团”和“门高西爷古乐队”。田开政老人也是古乐队的队长,由他展示了佤族单簧类管乐器的制作工艺。
(一)田开政制佤族葫芦笙的制作艺
关于佤族的葫芦笙,早在20世纪80年代,田联韬、袁丙昌先生的《西盟佤族的乐器》就有过相关论述。从当时文献的记载和附图可看出西盟和沧源的葫芦笙形制极为相似,西盟称为“嗯拜因(nbiang)”,有五根笙苗,镶竹制簧片,插入葫芦(底部露出管口),用蜡把管身固定。葫芦尖端开一孔,连以竹质吹管。葫芦笙每管能发出两个乐音,音程相距为小二度、大二度、小三度。演奏时,用手指按住按孔,则可发出音程中的高音;再用右手大拇指从下方向上按住笙苗之底口,则发出音程中的低音(但各管可发出的低音再乐曲中使用很少)……中课公社永不洛流行的葫芦笙在最长一根管上套有两个葫芦,不仅可以增强音量,而且外形十分美观。②田联韬、袁丙昌:《西盟佤族的乐器(续)》,《乐器》1980年第3期,第16页。
李式啸的《丰富多彩的佤族音乐——佤族民间音乐简介》中称葫芦笙为“彭”,是用五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安上金属(多为铜质)簧片装在葫芦上制成,体积不大(一市尺左右),只由男人掌握,跳舞时吹葫芦笙者一般都是领舞者。吹奏时,为了音色上的对比变化,也可临时在竹管顶端套上一个小葫芦,(称葫芦帽),戴帽的葫芦笙(彭达绒)吹起来音色饱满、圆润、共鸣大;不戴帽的葫芦笙(彭敏)吹起来音色明亮、清晰。戴帽或不戴帽常随吹奏者的喜爱而取舍。①李式啸:《丰富多彩的佤族音乐——佤族民间音乐简介》,《民族音乐》1983年第3期,第71页。
笔者在沧源县考察期间多次见到佤族葫芦笙,一直希望看到乐器的制作过程,但由于佤族葫芦笙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备料和制作过程耗时较长,而且在多个村寨都已失传,始终难以对其内部构造有明确的认识。沧源县退休干部田开政老人多年钻研佤族葫芦笙的制作工艺,他向笔者详细介绍了乐器的制作过程。
图1 佤族葫芦笙的制作工艺(葫芦共鸣、拉线固定)
从图1可以看出,佤族葫芦笙最具特色的部件就是位于乐器顶端的双葫芦共鸣筒,它是由两个大小接近的葫芦腔体制作而成,葫芦的制作和“筚拉伦”葫芦共鸣管的制作工艺相同(传统葫芦的制作依然是在家中火塘上用油烟熏烤成黑褐色)。两个葫芦口,一个大一些一个小一些,这样的构造便于叠扣:大口葫芦位于下端,小口葫芦位于上端。它们主要依靠白线的拉伸固定,才能够固定在笙苗顶端。在小口葫芦内部固定白线并穿过大口葫芦,从底部的圆孔中拉出,固定在笙斗上。
图2 佤族葫芦笙的制作工艺(簧片固定、火燎黑蜡)
佤族葫芦笙的簧窗和簧片,制作工艺很独特。簧舌需要使其自身保持平整状态,以确保其自由振动。在簧舌的舌尖位置需要点上一些黑蜡,这在我国对笙的传统制作工艺中是一种普遍而且历史悠久的方法。一般是在簧舌上点一些矿物质,用来增加簧舌的重量,改变簧的弹性模量,以达到调节音高的目的,这种方法被称为“点绿”。此方法早在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竽上就已经体现出来,在云南一般还是用蜡作为“点绿”的材料。簧片要用黑蜡与笙苗密封,可以用火燎一下,使其固定(见图2)。
关于佤族葫芦笙的笙苗,在沧源当地一般选用一种细长的竹材,佤语称为“la”。早年在单甲乡,该竹材每个竹节最长可接近80-100cm,且竹壁较厚。如今这类竹材已很难寻得,一般用“mang”这类竹材替代。田开政老人一般会购买拉祜族的初制葫芦笙笙苗或簧片原材料,再进行手工加工。
佤族葫芦笙的五根笙苗中,最长的两根笙苗不需要在管身开孔,而剩余三根笙苗的开孔则需要根据簧片的大小和弹性来决定。葫芦笙的调音主要通过调节笙苗的有效空气柱长短来实现,主要有两种方法:1.如果音过低,可以通过砍削笙苗的管口,使音变高。2.如果音低的程度相对较小,可在笙苗侧面开长方形孔来调节;如果声音相对较高,也可用黑蜡在长方形孔的下端进行部分封堵(见图3)。
图3 佤族葫芦笙的调音方式(侧面开孔、黑蜡补孔)
另外,佤族葫芦笙笙苗还可以对音高进行微调,主要有两种方法:1.笙苗靠近簧窗的管口一般都是有黑蜡密封的,如果音高需要微调,可以用铁丝将这个管口的黑蜡捅开一个孔,通过调整捅开的孔的大小来控制音高,捅开的孔越大,音越高。2.调整笙苗簧舌上黑蜡的配重。田老介绍,拉祜族的葫芦笙笙苗簧舌上为了增加配重,会点上一些“铅巴”。(这一制作习惯,笔者在2018年对普洱市澜沧县木戛乡拉祜族葫芦笙的考察中得到证实)。佤族葫芦笙一般采用黑蜡,通过控制黑蜡的重量,抑制簧舌振动频率来调整音高。黑蜡越多,振动频率越低,音就越低;也可以通过调整黑蜡的放置位置,即放置在簧舌的“舌尖”或“舌根”的位置,越靠近“舌尖”,音越低,越靠近“舌根”,音越高。
图4 佤族葫芦笙的调音方式(调整管口、点绿配重)
佤族葫芦笙的吹嘴,一般采用多个粗细不同的葫芦头部连接并粘合起来,最尖端的吹嘴采用一段细竹管,另一头较粗的竹节口与葫芦笙斗粘合(见图5)。而田老制作的葫芦笙吹嘴则采用粗细不同的竹管套接粘合而成,根据演奏需要,套接2到4节即可,一般吹嘴的长度在30-40cm左右。之所以设置如此长度的吹嘴,其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减少吹气时产生的水汽进入笙斗中,而因为重力作用使其附着在吹嘴内壁,便于清理。葫芦笙笙苗在安装时需要将簧窗和簧片背对笙斗的进气口方向,以上做法都是为了防止带有水分的气流长期冲击簧片造成簧片潮湿,这些巧妙的想法不能不说是佤族人民的极佳创造。
图5 佤族葫芦笙的吹嘴
(二)田开政制“筚拉伦”的制作艺
在国内的文献中,并没有发现对于“筚拉伦”明确的记载。据沧源县文体局的尼桑介绍,“筚拉伦(bi lag leen)”和“筚耸(bi krom)”都属于用金竹制作的单簧类管乐器。这类管乐器在沧源县的岩帅镇、团结乡、单甲乡、勐省镇一带都被称为“筚拉伦”,而在糯良乡、勐来乡、勐董镇(即县城所在地)等地称其为“筚耸”。
田开政老人多年来研究佤族乐器的制作与改良,他在传统佤族乐器形制的基础上对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乐器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在原本只有一根竹管的“筚拉伦”上增加了一个葫芦,其中下方空腔套在上方竹簧片处,以保护簧片,形成气囊;上方空腔从侧面开洞套在下方管口,作为共鸣装置用于扩声。该乐器虽然不属于笙类乐器,但是从其竹簧的制作原则上可以更明确竹簧笙的簧片制作特点。
“筚拉伦”的制作首先需要竹簧片,田老备有一些细长的竹条,这些竹条都是上一年在山中获取并自然风干保存。将竹条一头用刀刮细,使其整体变薄,用美工刀刻出一个长方形凹槽。为了防止竹条的头部开裂,田老会在竹条的头部用细线绑紧,在凹槽内反复刮削至簧片需要的厚度后,在凹槽的三个边缘用刀割开,从而形成簧舌。将簧片翘起一点,用一个极细的竹片垫在簧舌下方,使簧舌保持翘起的状态,再用火快速燎一下,即可使簧舌定型(见图6)。
图6 沧源县艺人田开政制作“筚拉伦”簧片(竹条开槽、火燎定型)
田老预先备好了一根直径约为1.2cm的竹管,截取约20cm,竹管一头为竹节封口,在封口一端侧面开簧窗(使簧片能够放置在簧窗之上),然后用黑蜡将簧片四周与簧窗完全密封,据田老介绍,这种黑蜡是一种比蜜蜂小的多的蜂分泌的蜡,它的粘稠度很高,能够很好的固定簧片。他指出,单簧类管乐器的簧片有两种:一种是“一边振动”(即音乐声学中的单簧振动),另一种是“两边振动”(即音乐声学中的自由簧振动)。这种“一边振动”的簧片制作相对比较容易(见图7)。
图7 沧源县艺人田开政制作“筚拉伦”(管身开窗、黑蜡密封)
田老制作的“筚拉伦”一共有3孔,在管身开孔位置的问题上,田老的习惯是:第一个孔的位置位于簧窗下缘与管口距离的中点,其余两孔位于第一个孔的下方,相邻孔间距大约为2cm,每个孔先用刀刻出刻痕,再在其基础上用刀钻成圆孔。
管身制作完成后,田老选取了两个单腔体的已完全风干的葫芦,其中一个葫芦口较为细长,可作为管身上方的葫芦气囊。(葫芦是由田老亲自种植,每年4月份种下,11月份即可成熟,收获的葫芦需要在阳光下晾晒2—3个月,直至其内部完全风干,再在葫芦表面涂一层清漆,以使其性状得到彻底固定)。首先将葫芦口割开,用竹条将内部弄通,再在葫芦腔体底部开一个直径约1cm的圆孔,清空内腔中的干瓤等杂物(见图8)。
图8 沧源县艺人田开政制作“筚拉伦”(管身开孔、葫芦套筒)
在将葫芦套在管身之前,需要在管身簧窗背面用胶水粘上一根细长的竹签。竹签入葫芦头的吹嘴中,从而实现管身与吹嘴的固定。葫芦与管身套上之后,将竹签伸出吹口,再剪掉伸出的多余竹签即可。田老介绍,如果没有这根竹签固定,管身即使与葫芦粘合,也会摇晃,有了竹签后就可以避免这一问题(见图9)。
图9 沧源县艺人田开政制作“筚拉伦”(竹签贴合、管口固定)
另一个葫芦口相对较短,将其口削掉后,在葫芦底部开一个圆孔,掏出所有干瓤等杂物,把该葫芦套在管口处。两个葫芦的管身与葫芦口间的缝隙用卫生纸塞紧,再用胶水粘合,即可防止漏气(见图 10)。
图10 沧源县艺人田开政制作“筚拉伦”(葫芦开口、安装固定)
(三)李三不勒持有佤族葫芦笙的特征
糯良乡地处沧源县中部,距县城28公里(直线13公里)。东北面与勐省镇接壤,东南与单甲乡相连。南邻勐董镇,西接勐角乡,西南与缅甸(大芒海)接壤,是一个集“边、山、少、穷”为一体的以佤族为主(占96.8%)的民族杂居的山区。在县文体局工作人员尼桑的带领下,笔者考察了其中的糯良村。
糯良村考察的佤族艺人叫李三不勒,是乡里重点培养的佤族民间音乐传承人,他演奏的乐器是有葫芦共鸣罩的佤族葫芦笙(见图11)。考察点设置在艺人李三不勒的家中,房间内只有火塘,比较空旷,考察期间天气晴好,无噪音干扰。
图11 沧源县糯良乡佤族艺人李三不勒持有的佤族葫芦笙
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我国两个佤族自治县的葫芦笙在20世纪80年代的形制就极为相似,只是在称谓和一些细节的材料上有一些细微差别。而30余年后笔者在考察中发现,佤族的葫芦笙在形制上并没有太多变化。根据艺人介绍,葫芦笙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所有的葫芦、竹管等原材料需要在佤族人客厅中间常见的火堆上方用油烟熏半年以上,使得材料表面形成一层黑褐色的油烟,等其性状稳定了方可进行制作。作为粘合剂的蜂蜡需要极小的蜜蜂酿制,目前这种蜜蜂已很罕见,因此乐器制作的备料时间较长,且民间会制作该乐器的艺人大都去世。艺人也未能展示乐器的制作过程。
从乐器外形看,佤族葫芦笙由多个葫芦制作而成,其中笙斗的部分是由一个完整的单腔体葫芦、两个葫芦头部和竹管吹嘴组成,笙苗则由5根竹管组成。据艺人介绍,葫芦笙的簧片需要金竹,且只能用附近勐来村仅剩的两棵金竹才可制作,笙苗上方又套以两个单腔体的葫芦作为共鸣腔体。
(四)鲍艾块持有佤族葫芦笙的音乐形态
糯良乡贺岭村艺人鲍艾块也持有当地村寨的佤族葫芦笙,而贺岭村唯一一个擅长制作此类葫芦笙的艺人已于2015年去世。该葫芦笙和李三不勒的葫芦笙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在笙斗部分由两个葫芦头对接而成,且用竹管制作的吹嘴相对较长。鲍艾块演奏了两首乐曲,其中一首称为《叫魂调》,但是根据艺人的解释,其用途远大于“叫魂”一类的丧葬仪式,而可以拓展到给新生儿起名字、新米节前夕期盼丰收等祈福类活动。
二、云南竹簧管乐器的历史遗迹
以葫芦笙为代表的竹簧管乐器在云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和秦汉时期的古滇国墓葬中就曾出土过笙簧类的青铜管乐器(冥器),在一些出土文物中还有许多演奏此类乐器的图像出现,这足以体现早期先民已经有了熟练制作和演奏葫芦笙的传统。云南出土的葫芦笙实物和图像主要集中在昆明市周边的古滇国文明古墓群中,代表性的历史遗迹包括:
(一)云南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出土铜葫芦笙斗
李家山古墓群为战国至东汉初期的墓葬。1972年,由云南博物馆与江川县文化馆共同对李家山进行发掘,清理27座墓葬,出土1300件文物。1972年,云南江川李家山24号墓出土一件战国古滇国立牛铜葫芦笙,通高28.2cm,该件葫芦笙的笙斗仿葫芦形状制作,器体正面开5孔,背面开1孔,孔内原应插有竹管,出土时已腐烂。上部为曲管,曲管上开一个小孔,并于顶部焊接一头小牛形象。牛呈站立状,角长而内翘,长尾拖于地,显得恬静而可爱,小牛好像是从器底一直攀爬上来,至顶部时由于重量的作用而使得器管自然弯曲。此文物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见图12)。①《妙趣横生的战国立牛铜葫芦笙》,《收藏快报》2017年3月29日第8版。
图12 李家山古墓群战国古滇国立牛铜葫芦笙
(二)云南晋宁县石寨山汉墓出土铜葫芦笙斗和舞俑
1956年,相关单位第二次发掘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出土铜葫芦笙四件,分“直管葫芦笙斗”和“曲管葫芦笙口斗”二类。其中“曲管葫芦笙”三件,形象略似瓠状,颈细长弯曲有一孔,下端呈回壶形,壶之正面作横二排孔,上排四孔,下排三孔,孔间互相串通(见图13)。
图13 石寨山汉墓出土曲管铜葫芦笙斗① 该图引自晋宁县文化局主编:《古滇王都巡礼: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文物精粹》,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图14 石寨山汉墓四人舞俑
图14中,由四个身着“滇人”服饰的妇女所组成。第三人双手捧住“曲管葫芦笙斗”竖吹,其余三人作扬手顿足的舞蹈动作,形象生动,舞姿优美。
(三)晋宁县石寨山古墓出土铜鼓乐舞纹饰图像
晋宁县石寨山古墓出土的铜鼓已残。在一块铜片上,发现一组乐舞图像,镌刻人物的乐舞形象极为生动:一只船上,站立着四个身着“滇人”服装的妇女,一个面向三人舞蹈者,吹葫芦笙伴奏(见图 15)。
早在20世纪80年代,云南省博物馆的考古学家葛季芳就曾经发表《云南出土铜葫芦笙探讨》一文。她结合20世纪50—80年代出土的葫芦笙实物和图像的研究后指出:
我国古代的笙以瓠为之。后来有的则以木代用。而云南有的少数民族,如彝族、苗族、傣族至今仍保持以瓠作笙的遗风。瓠颈接一竹管为吹口,瓠腹为笙斗,斗上钻孔六个,插上长短不一的竹管子,谓之音管,其中二根为母音一组,四根是子音一组,母音是主音,子音为配音,音调高低不同,是由吹口的气流冲动簧片的震动,而发出音响。也就是说葫芦笙是由笙斗、音管、簧片所组成,这是比较原始的瓠笙。具有制作简单,吹拿轻便自若的特点。而出土的葫芦笙以铜仿制,体质沉重,颈端焊铸牛虎形象,吹拿不便;瓠腹上的孔又互相串通式呈敞口形,均不能按装音管,或者按上也不能发出不同的音响效果;另伴同出土的文物以铜器为主要,反映了这些地区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正处于青铜时代,墓主为奴隶主阶级,铜葫芦笙则象征奴隶主在世时享乐的明器。②葛季芳:《云南出土铜葫芦笙探讨》,《考古》1987年第9期,第823页。
从上述文献的研究可知,云南的葫芦笙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形制、制作工艺和演奏技术,并作为重要的舞蹈伴奏乐器在当时的古滇国贵族中得到普遍使用。足见簧片震动的管乐器在云南已经具有了极为悠久的历史传统。
而其他类型的单簧类管乐器实物和图像则并未在墓葬中出土。可能性有三种:1.葫芦笙作为一件制作工艺相对复杂的乐器,已然成为贵族地位的象征,而结构简单的单簧类管乐器则成为了普通百姓传情达意的“平民乐器”。2.普通的单簧类管乐器的制作极为简便,随手制作,演奏完后即可丢弃,且不便保存,故未能在贵族墓葬中得到体现。3.在当时的古滇国并没有其他单簧类管乐器制作和演奏的传统。笔者认为,前两种的可能性更大。
三、竹簧管乐器制作工艺研究、问题讨论与启发
(一)云南沧源县佤族竹簧管乐器的总体特征
根据上述关于沧源县佤族竹簧管乐器的研究,笔者得出如下结论:
1.我国云南具有悠久的竹簧管乐器制作与演奏的历史,从考古学出土的相关器物和乐器图像可以充分证明,以葫芦笙为代表的云南竹簧管乐器使用非常普遍,且已成为古代贵族祭祀、娱乐、节庆等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乐器类型,因此才会在墓葬中以冥器的形式大量出现。
2.沧源县佤族至今仍存在大量不同类型、形态各异的原生竹簧管乐器,以竹簧葫芦笙结构最复杂,也最具特色。葫芦笙的形制在各个村寨比较统一,均以竹材为笙苗,葫芦腔体为共鸣腔、多个葫芦头套在一起形成笙斗,以竹簧片为振动体制作而成。对于佤族葫芦笙的研究,对于探索古代原生竹簧管乐器具有重要价值。
3.以沧源县佤族的葫芦笙为代表的各种竹簧管乐器,目前依然活跃在广大佤族人民重要的祭祀、节庆、舞蹈、仪式等活动中,其中为舞蹈伴奏的葫芦笙乐曲在加强节奏性的同时,还会通过旋律型的变化预示舞蹈的终止。足见民间乐曲在音乐形态领域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可以为音乐创作提供重要的灵感与启发。
(二)由沧源竹簧管乐器引发的关于曾侯乙竹簧笙复原问题的推论
曾侯乙编钟、编磬、笙等乐器的出土震撼了整个中国音乐界。目前对于曾侯乙笙的研究主要涉及对乐器的复原、音位排列等相关问题。与我国目前存在的大部分笙属乐器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簧片不同,曾侯乙笙的簧片是采用竹材制作。郑州大学音乐考古研究院王子初先生曾经于2012年参与制作曾侯乙笙的簧片,但是在制作上发现了竹簧片存在簧片过薄、水分侵蚀、调音困难等诸多问题。结合笔者的在云南沧源县佤族簧管乐器,尤其是佤族竹簧葫芦笙的制作工艺,笔者初步推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曾侯乙笙的复制与曾侯乙墓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和竹材的特性有关。曾侯乙墓所在地域自然环境相对潮湿,簧片所需竹材的含水量和湿度是决定曾侯乙笙簧复制成功的重要因素。曾侯乙笙的簧片在制作过程中是否经过干燥处理尚不能确定,但是,云南沧源县海拔2600米,气候相对干燥,便于簧片保存则是事实(笔者在当地购买的葫芦笙放置在海拔1900米的昆明市家中保存3年,依然完好如初)。
2.曾侯乙笙簧所用竹材本身的纤维结构和韧性也决定了竹材的弹性模量。因此在竹材的选料上应当更为谨慎,选取弹性模量较高、柔韧性较好的竹材。
3.笙簧的制作过程对簧片长久保存产生影响。竹簧片为竖纤维结构,较难长久保存,故需要首先对簧片所用竹材进行干燥处理;为防止竹材开裂,需要在头部绑线,簧舌保持干燥定型。
4.笙的构造对簧片的保护和影响也起到重要作用。曾侯乙笙的笙斗依据设计要求定型,“以一定的圆径的外范套入幼匏上端,约束幼匏上半部的生长,使之成为规范的管状,以作吹管”①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34页。。这样制作出来的笙斗是否经过干燥处理尚无定论,但至少吹嘴和簧片的距离则相对较短。而佤族葫芦笙的笙斗和笙苗在备料过程中就进行了长期的干燥处理,甚至通过长期的油烟熏制过程,从而使得制作材料的干燥程度达到要求;运用“大口套小口”的加长版多套筒结构的笙斗,使得气道被人为加长,水分得以在加长的气道内沉积,从而有效阻止了吹气过程中水分对簧片的侵蚀。
由上述研究是否可以得出推论:正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湖北地区可用竹材的缺乏和保存的困难,导致了竹簧笙的逐渐消失,而被弹性更好,材料更稳定的铜簧所取代?而自然环境的优越性、乐器本身的原生性则决定了云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有竹簧笙的遗存呢?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认。
附言:本文为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实践’哲学视野下的中小学音乐创作教育研究”(18YJC880113)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