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士全程陪护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作用分析
2019-10-16河南省偃师市人民医院471900韩宁宁
河南省偃师市人民医院(471900)韩宁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月在医院产科分娩的初产妇200例,纳入产妇均为初次单胎妊娠,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年龄22~35岁,平均(27.5±3.0)岁,孕周37~41周,平均(39.0±1.0)周。对照组年龄23~36岁,平均(27.3±3.2)岁,孕周37~40周,平均(39.0±0.8)周。两组的基础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自然分娩护理,由值班的助产士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待产妇宫口全开后助产士按照常规程序接生,无陪护。研究组在常规分娩护理基础上由助产士全程陪护,在产妇入院后为其分配一名责任助产士,由助产士对其进行产前、产时及产后的全程陪护,内容如下:①产前。助产士为产妇进行自我介绍,注意保持亲切的态度,以增加产妇的信任感。根据产妇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为其讲解分娩的相关知识,告知分娩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处理方式,以及如何做好分娩配合。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通过语言的鼓励缓解产妇的负性情绪,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②产时。第一产程时指导产妇练习拉玛泽式呼吸法,在子宫收缩时将注意力保持在对自己呼吸的控制上,保持全身肌肉的放松,缓解宫缩时的镇痛。在宫缩间歇期指导产妇如何休息,储备体力。第二产程时可在产房播放轻柔的音乐或由产妇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音乐,使其保持放松的状态。另外可适当的与产妇聊天,在产妇配合较好的情况下及时对产妇予以鼓励,使产妇获得精神上的支持。第三产程时可紧握产妇的手,为其提供肢体接触的鼓励,及时告知产妇产程进展,并对产妇不断予以语言鼓励,注意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③产后。待胎盘娩出后,为产妇擦拭会阴部血迹,整理衣物,并再次对产妇分娩时的表现予以鼓励和肯定。为产妇进行宫底按摩,促进子宫的收缩,密切观察产妇的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及会阴出血情况。指导产妇及早进行母婴接触,并为其讲解分娩后的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入院时及分娩后24h的情绪状态。使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产妇的情绪状态,SAS与SDS最低分20分,最高分80分,分数越高为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对比两组的产程。比较两组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用时。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情绪状态 入院时两组的SAS、SD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分娩后24h两组的SAS、SDS评分均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研究组更低(P<0.05),见附表。
2.2 产程比较 研究组的第一产程平均(10.25±1.05)h,短于对照组的(11.68±1.25)h(t=8.864,P=0.000),研究组的第二产程平均(1.23±0.52)h,短于对照组的(2.02±0.85)h(t=7.928,P=0.000)。
附表 两组患者情绪状态比较(±s,分)
附表 两组患者情绪状态比较(±s,分)
注:与入院时比较,#P<0.05。
组别(n=1 0 0)S A S S D入院时 分娩后2 4 h 入院时 分娩后2 4 h研究组 5 7.5 2±6.5 2 3 2.3 3±5.2 0# 5 5.3 6±6.0 1 3 0.0 5±5.0 2#对照组 5 8.0 1±5.5 1 4 0.0 2±6.3 3 5 6.0 7±5.8 5 3 8.6 6±5.0 0 t 0.5 7 4 9.3 8 7 0.8 4 7 1 2.1 5 2 P 0.5 6 7 0.0 0 0 0.3 9 8 0.0 0 0
3 讨论
本研究中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分娩后24h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均短于对照组,证实助产士全程陪护可更好的改善初产妇的情绪状态,缩短产程。助产士全程陪伴是指从产前、产时至产后的生产全过程陪伴产妇的分娩,延长助产士和产妇的接触时间,使助产妇有针对性的对产妇实施个性化分娩指导[1]。产前通过注意事项讲解和心理疏导,增加产妇的信任感,并有利于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使其以放松的状态应对分娩,提高产妇的配合度。产时指导产妇如何进行分娩配合,并通过适当的放松减轻产妇的生理疼痛,提高其舒适度,及时对产妇进行鼓励和支持,促进分娩的顺利进行。产后做好产妇的恢复指导,使产妇更快的适应新角色[2]。通过全程陪护,可有效的改善产妇的负性情绪,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从而缩短产程。
综上所述,将助产士全程陪护应用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对于改善产妇的负性情绪,缩短产程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