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妆素裹
——荣昌陶创作随笔
2019-10-16赵世学
赵世学
荣昌陶《富贵有余》
我出生于书香之家,父亲能书善画,上世纪60年代创办了豫北第一家“书画社”,(安阳市志有记载)具有开先河之举的胆识。母亲端庄贤淑,剪的一手好窗花,主要打理家事。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两件事印象深刻,一是练书法,二是背诗词。大概从十岁左右起,父亲就正式开始教我书法,并要求我每天写一张,晚上父亲必用红笔给我批改,圈点纠正。临摹最多的是柳公权的《多宝塔》,柳字端庄娟秀,笔力硬朗,这本帖我不知临了多少遍。练大字、练小楷,楷书、隶书……可以说,书法伴随了我的成长;说到背诗词,也是父亲的教益。小时候背过的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李清照的《如梦令》《声声慢》等等,至今能脱口而出。在家里,父亲常手不释卷,看书读报,家中珍藏的书籍不仅有书法、绘画、古典小说、年画,还有不少医学方面的,父亲真是饱读古书!晚年,父亲订的《书法报》《健康报》,每天必读,且仍然坚持每天练字。
家庭对我的滋养影响至今,“学习”成了一种习惯,“坚持”成了一种品格,不躁不骄,不图虚名!踏实做事,老实做人!我的学生时代就读于景德镇陶瓷大学,学习陶瓷设计专业,毕业在大学工作几年后,又继续深造,在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先后取得了设计艺术学硕士、博士学位,后以优厚的待遇被引进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工作,如今已是设计学专业教授,成为了该领域的佼佼者。
我对于荣昌陶的深入了解,可以说是到了重庆之后的事了。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陶”,即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紫陶、广西钦州坭兴陶、荣昌安陶,都曾经赫赫有名!1953年,在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坭兴桂陶、云南建水五彩陶、重庆荣昌安陶以其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品相卓绝,被国家轻工部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但今天,宜兴紫砂陶名满天下,其它三陶由于地处中国西南,以及国企破产、老艺人离世等,现状无法与之同日而语,且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工业化批量产品冲击、传承人出现断层、工艺复杂导致质量不稳定……2017年我去河南许昌禹州送展第二届“chin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展的6件荣昌陶入展作品(后获得了优秀奖),曾问出租车司机,“除了你们神垕镇的钧瓷之外,我们重庆的荣昌安陶你知道吗?”司机一脸的茫然,说“知道宜兴紫砂陶,还从来没听说过荣昌安陶呢。”这也说明了荣昌陶的辉煌确是昔日之事,“安富场五里长,排列泥精列成行”“前山矿子后山炭,中间窑烧陶罐罐。”也确是历史了。
所幸的是,近年来,国家及各级政府对这些濒危的手工艺已开始保护并传承发展,四大名陶制作技艺先后由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12月30日,中国四大名陶优秀作品展在重庆荣昌安富举行,标志着中国四大名陶再次携手起航了。地方政府也大力扶持,如荣昌县政府于2010年设立了200万元的保护开发基金,用于产业创新、传承人及传习活动经费补助等。2018年,我申报的《西南历史名陶工艺保护及开发研究》获批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这也使我全心投入到了荣昌陶的研究。
荣昌陶《上善若水》
荣昌陶《大江东去》
近年来我创作了一些荣昌陶作品,相比景德镇的泥土而言,荣昌陶泥的确“皮实”,塑性极高。陶器的造型在实用功能前提之下,难以有颠覆性的改变,因为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人的使用习惯、成型规律等,基于此,我在瓶形局部改造设计了《水珠瓶》《油灯瓶》《杉树瓶》等,尝试造型上的创新。正是因为陶器造型上的局限性,所以我认为做陶更多地应在装饰设计上下功夫,而装饰内容的设计需要的是一个人的艺术积淀和文化素养,装饰什么?怎样符合器形而装饰,达到造型和装饰浑然一体的境地,能充分体现作者的综合素养,加之做工等,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整体效果。
装饰设计上我主要运用了古诗词及意境的表现,以及中国传统图案的再现。造型艺术美在其形,古典诗词美在其意!诗词的意境悠远,沁人心脾!青少年时代背过的那些经典诗词句,历历在目,加之自己对书法的热爱,极力想把书法的精神气质呈现在陶器上,如《大江东去》作品,将苏轼的书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刻在瓶体。《长江东逝水》作品,阴刻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两件作品,通过书法的美,配以流水、浪花、海鸥等,增添了两句词意境的表现。《李白醉酒》作品,是将李白脍炙人口的醉酒诗——“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街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不知臣是河中仙。”以行书体再现,配了李白醉酒图,以线描的形式表现。《淡泊宁静》作品,即“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以魏碑书体表现,笔力遒健,这件作品我设计了装饰感的山水、祥云,体现了心存高远的志趣。《鱼翔浅底》作品,即“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运用了篆书,配以游动的鱼、飞翔的鹰,画面具有较强的装饰美感。出自《周易》的汉语成语“厚德载物”,原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把“厚德载物”四字刻于瓶身,结合瓶形,上面装饰以“回纹”,意指这种君子如大地般厚实、承载万物的品德应得以连绵不断、生生不息。还有如《上善若水》瓶等;表现中国传统吉祥寓意的有“福禄寿”“鸳鸯戏水”“喜鹊登梅”“年年有余”“三阳开泰”“凤鸟祥云”,表现君子清雅高洁的如“梅兰竹菊”瓶等。这些都是民间深受人们喜爱的常见题材,多用于年画。刻于陶器上,可以对这些纹样进行再设计,让其具有新意。
荣昌陶《水珠瓶》
荣昌陶《杉 影》
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有:“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这段话告诉我们,艺术作品,其目的在于人伦教化,要能够推究幽微玄奥的事理,能够与匡时救世的经典一起发挥功效,且与天然的变化规律相一致,不可单纯凭空捏造或依据讲述来进行创作。“成教化、助人伦”强调的正是艺术作品的社会文化功能,特别是道德上的教育意义,可见,艺术创作不仅仅是怡情悦性、自娱自乐之事,我们在选择题材表现时,就应考虑它的社会价值功能。把陶器作为一种载体,将中华历史文化中的经典传播、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责任!特别是在当下“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下,世界文化相互包容,呈现出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失去文化,便失去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兴文化,即是兴国运,坚定我们民族文化自信,才能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荣昌陶泥的本色即红色,烧成后色泽红如枣。我的作品中保留了这种陶泥单纯的颜色,必要时涂以黑色釉,使字、图更鲜明突出。黑色也是素色,红黑相间,素雅并不妖娆,这也符合我的本性。我创作的这一批荣昌陶作品,通体的红妆,朴素的黑色点缀,成了我的风格。让我想起来了主席《沁园春·雪》中的“红妆素裹”,因此,就以此作为文章的题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