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龙虾蜕壳死亡原因及预防对策

2019-10-16刘栋梁黄建华杨丽诗谭理琦

中国水产 2019年9期
关键词:蜕壳小龙虾池塘

文/刘栋梁 黄建华,2 杨丽诗,2 谭理琦

目前,小龙虾因蜕壳导致的死亡率高达10%~20%,是继发病感染死亡之后的第二大杀手。蜕壳过程是小龙虾的“重生”之旅。本文结合小龙虾现有的养殖模式及养殖状况,针对小龙虾蜕壳导致的高死亡率,简要总结了小龙虾在蜕壳期死亡的几点原因,概括了几点相应的预防对策,以期为小龙虾蜕壳死亡现象提供实用性解决方案。

蜕壳是小龙虾生长和发育的生物节律,贯穿其个体发育的始终,小龙虾须进行周期型蜕壳才能成长。近年来,因小龙虾肉嫩味美,再加上优质的加工制作方法,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和追捧,然而养殖小龙虾经常出现蜕壳期死亡现象,造成产量降低,养殖户蒙受经济损失,市场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分析小龙虾蜕壳死亡原因并找出相应预防对策是摆在广大养殖户面前的一大难题。

一、蜕壳过程及生理分析

丛宁等于1998年发现小龙虾的蜕壳过程为:翻动—侧卧假死状—步足抽动—头胸甲后部与腹部连结处裂开—头胸部顶起旧壳—抽出步足、触角—抽动蜕出腹尾部—脱离旧壳。蜕壳过程可持续十几分钟至几十分钟,此时极易受同类或其他敌害生物的侵袭,而通常克氏原螯虾死亡时间多发生于蜕壳时和蜕壳后两个时期。

幼体一般4d~6d蜕壳一次,离开母体进入开放水体的幼体每5d~8d蜕壳一次,后期幼体的蜕壳间隔一般8d~20d,水温高,食物充足,发育早,则蜕壳间隔短。从幼体到性成熟,小龙虾要进行11次以上的蜕壳。其中蚤状幼体阶段蜕壳2次,有体阶段蜕壳9次以上。

只有在适宜的蜕壳环境中小龙虾才能正常顺利蜕壳,如浅水、弱光、安静、水质清新的环境和营养全面的优质适口饵料等。在小龙虾养殖中,蜕壳是生与死的考验:一方面易应激死亡;另一方面因环境不好,鳃部修复不到位。有些死亡虾通体柔软,也有部分虾头胸甲或螯部外壳无法蜕出。

二、蜕壳死亡原因

(一)池塘设计

养殖池塘要求池埂有一定的坡度(坡比一般为1:2~1:3),并设置浅水平台,以适应小龙虾的摄食与蜕壳生长,池埂无坡度或坡度小,小龙虾生活于深水水域,水压大,光照强度弱,影响其蜕壳生长,即使蜕壳,也因水压大,溶氧低而造成死亡。

(二)敌害

一些养殖池内虾密度较大,难免会混入一些肉食性鱼类,因此蜕壳后遭到未蜕壳的虾攻击和肉食性鱼类的捕食时无力抵抗,撕吃软壳虾现象时有发生。岸上的老鼠和飞鸟等也会袭击软壳虾。

(三)密度过大

小龙虾养殖密度过高,会互相干扰虾的蜕壳,加上种内斗争剧烈,极易造成应激,引起蜕壳不遂。

(四)病菌感染

细菌引起:养殖池塘要求水体保持清洁,无沉淀和碎屑,这些都是细菌生长的温床,小龙虾细感染后会附生在病虾鳃上并大量繁殖,阻塞鳃部的血液流通,影响呼吸,严重的鳃丝发黑、霉烂。病虾浮于水面,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厌食,导致小龙虾无法安全度过蜕壳期而死亡。

病毒引起:养殖虾要求严格检测,病虾及时隔离并对水体消毒,病虾感染病毒后会厌食,行动迟缓,应激性下降,导致无力,体质虚弱,又极易感染到正常虾,蜕壳期的虾无法蜕壳,蜕壳未遂而死亡。

纤毛虫感染:纤毛虫附着在虾体表、附枝及鳃上,大量附着在鳃部时,会影响其蜕壳等生命活动,导致鳃部损伤,影响呼吸,使得虾在蜕壳时缺乏氧气交换而引起缺氧死亡。

(五)能量需求

养殖过程中缺乏必须的能量物质,如糖类、脂肪酸等,会导致小龙虾生长缓慢,消化下降,摄食量减少,体质虚弱而无力,严重影响蜕壳生长;小龙虾在蜕壳时的爆发力消耗大量的体力,否则会导致虾在蜕壳时因爆发力不足,引起蜕壳未遂死亡,或者勉强蜕完壳,却因体力不支而引起死亡。

(六)pH值

小龙虾蜕壳的适宜pH值为7~9,最适pH值为7.5~8.5,池水pH值小,偏酸性,导致甲壳软化,不利于钙质吸收,影响蜕壳生长;pH值大,偏碱性,钙质等虽可吸收,但甲壳坚硬,也不利于小龙虾蜕壳生长。

(七)溶解氧

小龙虾长期生活在低氧环境,影响其摄食、消化和吸收,易导致小龙虾厌食症,营养吸收不良,体质下降,小龙虾会不蜕壳、延缓蜕壳或蜕壳未遂而死亡。

(八)光照强度

水体需要种植一些挺水水草,利于遮挡强光,也利于附着和攀爬,小龙虾对光线较为敏感,光线太亮会引起小龙虾性早熟,生长缓慢,外壳提早发红,蜕壳难度加大,导致小龙虾不退壳或延缓蜕壳。

(九)水温

小龙虾蜕壳的适温为19℃~30℃,最适水温为25℃~28℃。池水水温过低,小龙虾会延缓蜕壳,甚至不蜕壳;水温过高,会使小龙虾蜕壳难度加大,增加蜕壳的危险性;温差变幅大极易导致蜕壳期的小龙虾出现应激反应而死亡。

(十)人为因素

一些养殖户在小龙虾生长期间错用、误用杀虫剂、杀菌剂,使得虾蜕壳后遇到药物刺激时不能适应而死亡。还有不少养殖户在进行杀菌、病毒的操作过程喜欢用抗生素,抗生素容易引起疾病的复发,而传统的消毒剂具有刺激性且低效,也会使蜕壳的虾受刺激而死亡。

三、预防对策

(一)池塘设计

池埂坡比为1:2~1:3,设有蜕壳浅水区。小龙虾在蜕壳期会爬到浅水区,一方面,浅水区水压低,蜕壳压力小;另一方面,浅水区溶氧比深水区高,可以在蜕壳期能及时补充氧分,防止因缺氧造成死亡。另外,池埂坡比设置不易过陡,应尽量减少蜕壳虾爬行到浅水区消耗的能量,同时也要做好防逃防护措施。

(二)人工巢穴

放置人工巢穴,可以增加小龙虾的躲藏空间,因为小龙虾蜕壳后需要48h才能完全恢复,尽管蜕壳完成,但是体质虚弱不能及时恢复,所以增加人工巢穴,可减少游来游去的杂鱼或虾对蜕壳虾的骚扰,有效减少虾蜕壳造成的死亡。

(三)增氧

安装增氧设备。目前,国内小龙虾养殖大部分属于“稻虾混养”“鱼虾混养”等养殖模式,很少安装增氧设备,而蜕壳期是小龙虾生命活动的敏感期,需要补充氧气,很多虾因缺氧而蜕壳未遂引起死亡现象发生,所以安装增氧设备可以为蜕壳期的小龙虾及时补充氧分。

(四)挺水植物

移植挺水类水草,如轮叶黑藻、伊乐藻和苴草等,是天然植物饵料,可以增加池水溶氧,净化水质,又能修复底质,是小龙虾的栖息蜕壳场所,夏秋季高温时可降温,控制温差变幅。蜕壳期间,水草可以为小龙虾提供隐蔽场所,防止被其他虾攻击;又可在蜕壳后第一时间为虾补充能量。

(五)能量

饲料里拌红糖,可以补充能量物质,提高虾的爆发力,使得虾在蜕壳后很快恢复体力,减少因缺乏能量而造成的蜕壳死亡。红糖是粗提炼的蔗糖,除含蔗糖外,红糖含有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铁、钙、锰、锌、铬等元素,它释放能量快,营养吸收利用率高。小龙虾在蜕壳时的爆发力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蜕壳后也需要及时补充能量,恢复自身的体力。

(六)改底

小龙虾常穴居,在池边水线附近钻洞。生活过程中常在池底寻找食物、爬行等,生长过程中长期与池底接触。而养殖过程中小龙虾投喂量较多,虾的排泄物较多,池底容易积累大量的有害物质、耗氧、产生有毒物质和滋生有害菌,破环小龙虾的正常蜕壳。为了虾顺利蜕壳,保证蜕壳时鳃部的氧气交换,需要做好日常的改底、护底,以保持底部环境良好。

池塘改底可视情况交替施用氧化分解和活菌类底改产品,轮换使用可有效分解底部有害物质,同时改善底部菌群结构,恢复池塘的自净功能,改善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成功率。养殖前期可半个月左右改底一次,后期可每周改底一次。

(七)补充钙、磷等元素

定期泼洒补钙产品,促使小龙虾缩短蜕壳周期和顺利蜕壳,提高成活率和产量,当水体中钙含量不足时,常会出现蜕壳不遂、软壳等症状。当然小龙虾蜕壳所需的营养元素不止钙元素一种,磷元素也很重要,所以补钙的同时也需要增加水体中可利用的有效磷的含量,很多养殖户只知道补钙,不补镁和磷,造成虾的营养不全面。

(八)减少应激

减少小龙虾长途运输的时间;减少人为过多的干预;减少抗生素、杀虫剂等药物的使用;防止敌害生物的入侵,营造安静舒适的生长环境。小龙虾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或出现疾病等情况下,会发生应激性蜕壳。环境发生改变时,及时泼洒抗应激产品,帮助小龙虾顺利渡过不良环境。

四、结论

通过养殖实践证明:养殖前期,设计好养殖池塘,布置好人工巢穴,在池塘适当种植挺水植物;养殖中,定期补钙,改底,饲料中补充糖分,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减少应急,可使小龙虾顺利度过蜕壳期,蜕壳死亡率几乎为零,养殖产量大大提高。该养殖对策通过改善养殖条件、补充蜕壳所需养分来进行小龙虾养殖,对养殖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也起到积极作用。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如何养殖出生长快速、品质更优的小龙虾,来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下一步可通过加大养殖塘的立体空间来进一步提升小龙虾的养殖效率和肌肉品质。其次,如何降低病害对小龙虾生长产生的不良影响,来提高养殖成活率,下一步可探索通过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减少药物使用等方式来预防疾病发生。

猜你喜欢

蜕壳小龙虾池塘
小龙虾不火了?亩赚10000元!快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蜕壳的歌唱家
蜕壳的歌唱家
小龙虾
螃蟹
热闹的池塘
蜘蛛蟹:我的蜕壳“苦”旅
小龙虾的正确打开方式
池塘
小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