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之事,惟愿坚守“生命前哨”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米卫东教授专访
2019-10-16冯春磊
本刊记者/冯春磊
米卫东,男,1962年出生,教授,主任医师,现任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社会任职: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麻醉医师联盟wellbeing委员会委员、全军麻醉与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麻醉安全与质控》主编,《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北京医学》副总编辑;多家专业杂志的编委或常务编委。2008年获卫生部等四部委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2016年度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类岗位津贴,中央保健先进个人。多年从事临床麻醉的医疗和研究工作,技术特色包括老年及创伤危重病人的麻醉管理。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2项。
林巧稚教授曾说过:“如果麻醉不发展,所有的手术科室都不要想发展”。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曾在大会发言中提及:“麻醉学科建设即是衡量一个国家医疗实力的标杆,也是衡量一个医疗机构实力的重要标准”。贯穿手术前、中、后期,麻醉医生在保障患者安全、缓解疾病痛苦、改善疾病体验、提高生命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即使当前麻醉学处于如此重要的学科地位,但在很多人眼中,手术室依旧“神秘莫测”,身在其中的“蒙面人”——一出手就令人失去知觉的麻醉医生尤为让人好奇。因此,我们邀请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的“掌门人”米卫东会长来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聊聊麻醉那些事……
记者:在医学领域中麻醉是一门新兴学科。我国麻醉学起步较晚,仅有70多年的历史,是个年轻却又发展迅速的学科。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民对生命质量、健康需求和疾病治疗的要求不断提高,对麻醉工作也同样提出了更高的期望。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麻醉学科,特别是我国麻醉学科的发展情况。
米卫东:麻醉学科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没有麻醉学科的进步,就没有现代医学的进步。现代麻醉学自诞生至今,经历了“三生三世”的发展过程。第一世的主旨是“疼痛”。麻醉学的诞生,源于克服手术疼痛,寻求无痛下的手术和治疗而产生了麻醉学科。没有麻醉之前,手术所带来的极度痛苦,甚至可以等同于死亡。那时候有些手术需要数个壮汉按压着病人。直到1846年10月16日,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的牙医首次将麻醉剂乙醚成功地应用于手术麻醉,才开启了现代医学的新纪元,创立了麻醉学科。
第二世主旨是“生命”,即维护手术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预防及处理手术和麻醉所致各类并发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麻醉学发展过程中,医生发现如果术中不能维持病人生命体征的稳定,救治出血后的低血压,防治用药后的呼吸停止等问题,手术患者的死亡率仍然无法控制。如此,麻醉医生的职责就从单纯地消除手术疼痛到了保护生命,提高生存率。特别是急难危重病人、老年患者、心脏功能差的病人或者手术创伤大、出血多的病人,他们的存活难度非常大,需要麻醉医生投入大量的工作。需求多了,麻醉学的内涵也不断增广;各种各样的设备、技术、药物、理念围绕着生命保障逐渐丰满,学科得以快速发展并越发受到重视。美国著名华裔麻醉学家李清木教授曾讲过一个故事:以前美国人觉得麻醉医师薪酬太高,应该降薪。于是就有了一场非常热烈的电视辩论。绝大多数嘉宾,一边倒地支持给麻醉科医生降薪。这时,出席这次辩论会的麻醉科医生说了一句“其实我打这一针是免费的。”全场立刻安静下来,他接着说,“我收的费和我拿的薪水,不过是打完针后看着病人,不要让他们因为麻醉或手术出血而死去,并保证他们在手术结束后能安全醒过来。如果你们认为我钱拿多了没问题,我打完针走就是了。”从此美国再未争论麻醉医生工资是否太高的问题。
第三世主旨是“预后”。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医学界逐渐达成共识:仅有手术与麻醉的顺利完成及术中的安全平稳是不够的,只把手术做好不是根本,术后顺利康复才是根本。仅仅手术做得很成功,但之后因为各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那治疗就失去了意义。现在更多被提倡的“围术期医学”,就是把病人的顺利康复作为医疗和手术的最终目标。比如术中的血压维护、呼吸管理、血糖管理、液体管理、输血管理、体温管理等,都和病人预后密切相关。我们在教育学生时提到,讨论一个技术好坏不但要看这个技术在术中能提供什么安全保证和便利,还要看这个技术对病人术后转归能带来哪些好处。
这三世宝塔式的上升使麻醉学科的内涵越来越丰富,社会价值越来越大,学科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公众认可。
我国麻醉学科的发展,完全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而起步。70余年的发展,整体水平已可与欧美发达国家比肩。建国初期,先后有李杏芳、尚德延、谢荣、吴珏、谭慧英自美国和法国回国,以及在天津工作的王源昶教授,形成了中国麻醉学科的创始人群体。他们通过各种形式,为中国麻醉学科完成了各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系统的麻醉学科布局。60年代,王源昶教授和李德馨教授先后报告的心肺复苏和脑复苏工作,代表了中国麻醉学科发展的早期成就。1979年在哈尔滨召开的中华医学会麻醉学术会议,以及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的成立,是中国麻醉学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麻醉学分会历任主任委员带领下,学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89年,卫生部下发12号文件,明确麻醉学科作为与内、外、妇、儿并列的临床二级学科,成为我国麻醉学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国家七部委在2018年出台的21号文件,成为我国麻醉学科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为麻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过去的七十年里,中国麻醉学科及广大麻醉医生群体不仅保障了广大患者的手术安全,为他们提供了舒适化的服务,更直接帮助各手术科室完成了各类高难度手术,间接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为国家医疗质量的提升,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放眼未来,走向围术期医学,我们将为广大患者和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前不久,一段写在餐巾纸上的留言照片走红网络,上面写着:勿动!插管去了。照片中的主人公是安徽的一位麻醉科医师。帖子一出便引来很多人点赞,让大众对麻醉有了更多地了解。麻醉科医师需具备病理生理、药理、内外科、妇儿、麻醉等基础和临床医学多学科的广泛知识才能胜任,他们就像隐于医院内的扫地僧一样,个个技艺非凡。同时,长期高压的工作环境与紧张的工作节奏也让麻醉医生们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很多麻醉医生长期饱受失眠困扰,每年猝死的医生中,麻醉科医生占了一定的比例。面对着如此严要求、考验心性的职业,您作为坚守岗位多年的资深麻醉医师,可否谈下感受?
俗话说“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做麻醉就好比开飞机,既要保证起飞,又要确保着陆,整个行程还要力求平稳。麻醉医师要内外科兼通,自然比别的医生付出得多。另外,麻醉工作是最具风险的职业之一,由于手术创伤所致的巨大影响,加之患者基础疾病状态危重,术中患者病情有时会出现剧烈波动,生命体征也会发生瞬间变化。麻醉医生需时刻紧密监测手术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有效地防控救治各类并发症。所以,麻醉科医师是真正意义上的“临床”医生,因在术中,他们需时刻守护在手术床旁,维护保证患者的安全。一台成功的麻醉,需要麻醉医生全围术期的介入与关注,从术前准备与病情优化,到术中科学安全的麻醉管理,再到术后镇痛及并发症防控,每一步都需认真执行。人的职业价值认同感源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对社会做出贡献并被社会认可;第二是投入了劳动能有相匹配的经济收入。目前麻醉科医师加班加点已成为全国性常态,他们的付出和回报的确有待改善。
我们2018年在全国做了三项系统调查(数据还在统计汇总中)。一是全国麻醉学科现状调查,对全国近万家有麻醉科建制的医疗机构进行了普查,了解麻醉学科的发展状况;二是做了一个2.5万医生的抽样调查,摸底医生的工作状况是怎么样的、工作多少时间、对职业的满意度、收入是什么样的状况等。此项调查最后一个问题是“你是否有意愿让你的子女从事麻醉专业工作”,结果1%都不到;三是调查100万的普通百姓,看他们对麻醉学科的看法,设计了17个问题,其中有一个是“你认为麻醉科医师是医生、技师、护士或者其他服务人员”,结果选择医生的只有一半。
此外,麻醉医师的职业自豪感亟待提升,亟须加强社会认知。我们跟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合作拍摄了100集麻醉科故事电视系列片、参与了《我要当医生》等栏目,把麻醉科日常工作以故事的形式讲出来,吸引了不少观众。再者,每年3月30日国际医师节前后启动“中国麻醉周”,各地医院、学协会以多种形式向公众和同行阐述麻醉医师的工作内涵,提高知晓度和认可度,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麻醉医生是真正的临床医生,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多的群众认知和了解,让幕后英雄走向台前、感受职业带来的荣光。这也是举办“中国麻醉周”的重要目的。
麻醉学科在广大同道的共同努力下,服务水准不断提升,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时至今日,中国麻醉学科已快速迈进到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在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大型医院麻醉学科的服务能力可比肩欧美,因为我们见到的病源多、积累的经验多。但我们的软实力像科研、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确实比一些欧美大医院要差一些,特别是临床研究能力、科研创新意识、经费投入等需要加强。学科建设要加快发展,坚持走创新之路,追踪国际前沿学科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积极探索新模式。
记者:青年医生从初出茅庐到熟能生巧,需要时间与磨练,对麻醉学科人才的培养以及国内麻醉医师不均衡现状,基层麻醉医疗服务欠缺问题,您有何解决之道?分会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米卫东:我国目前的外科手术量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麻醉医师的增长速度,这严重制约着临床医学的发展。麻醉学科发展的最核心要素是人才,我国麻醉医生接近9万人,半数在基层医院。分会通过麻醉基层行、成立医联体、新知识培训等,指导帮助基层医院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学科管理,培养合格人才,开展新的技术,解决区域不平衡短板等工作。
近两年,分会成立了“精准扶贫—千家医院牵手活动”,让200余家大型三甲医院麻醉科牵手800余家国家贫困县的县级医院麻醉科,通过开展医师培训、学术交流、学科建设指导等活动,对贫困县基层医院麻醉科进行精准帮扶。同时,分会成立专门考核小组,通过制定考核标准,双向测评的方式确保扶贫精准到位。分会还通过整合力量利用三种形式开展基层帮扶:1.走下去,定期或不定期地到帮扶地区的医院进行授课、技术指导;2.请基层医生来城市大医院学习,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操控;3.建立远程教育学院,随时能在线听课和病例讨论。
分会开展了走基层活动。针对贫困县比较多的地区,分会组织专家开展“麻醉技术走基层”和“麻醉病例走基层”。麻醉管理技术对患者安全和麻醉质量关系非常大。我们把这些技术、理念带到基层,然后再去征集一些基层医院遇到的实际病例,根据病例分析,逐条培训哪些技术、哪些环节需要怎样把控。比如输液管理在术中就是一个特别难的技术,应该输什么种类液体、输多大量、多快速度……这项活动现在几乎每周都会安排,很多麻醉专家都是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参与进来。
另外,每周三下午我们会开展“铿锵三人行”节目。邀请三位专家,根据当期的讲课内容,通过远程教育方式给大家答疑解惑,展开讨论。每次节目开放,就有近万人观看。
我们特别希望通过这些工作让医院领导形成重视,因为麻醉学科是否可以真正壮大、他在医院的地位、行政领导和兄弟学科是否承认尤为重要。今年年会上,我们不单纯表彰鼓励坚守基层的优秀麻醉医生,还邀请了“优秀基层麻醉医生”所在医院的院领导一起参会,共同感受麻醉学科发展的氛围。
目前,全国性的基层医院麻醉科主任培训已初见成效,麻醉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也已逐步开展,人的素质抓好了,学科建设的基础就好了。我跟委员们说,做一点事就进步一点,大家都做,进步就大一点,整个学科早晚会提高上来。
记者:随着麻醉学科的发展以及患者对医疗舒适性、安全性要求的提高,麻醉科医生不仅需要关注术中,还需要延伸到术前和术后的“围术期”,工作内容越来越复杂。患者除了接受外科手术时接触麻醉医师外,在舒适化医疗领域,如无痛胃肠镜、无痛分娩等诊疗时,也会接触麻醉医师的工作内容。同时,麻醉医师还参与各科室濒危患者的抢救复苏,他们的身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众多科室中。您觉得学科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样子?或者需要做出什么变革?
米卫东:自1948年尚德延教授在兰州创建中国第一个麻醉科以来,中国麻醉学科已走过了70个年头。几代麻醉人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兢兢业业,顽强奋斗,不仅完成了无数患者的麻醉工作,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也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壮大了自己,衍生出了ICU、疼痛诊疗等新兴科室。目前,麻醉直接相关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从整体上来说,中国麻醉学科已基本跨过了安全门槛,正在朝着改善预后和远期疗效的目标迈进。随着医学领域对围手术期的生存、恢复质量以及对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的关注度增加,围术期医学的建立已成为医学领域的共识。通过优化麻醉管理,使预后得到改善,那就真正实现了临床医生从辅助到治疗的角色转变。很多专家在讨论,有一种可能较好的医疗模式,就是增设规范的术后患者监护病房。由于手术打击的延续及麻醉各类药物的影响依然存在,加上出血、低温等影响,部分病人术后最初24小时还是处在较为危险的状况,需要一定程度的监护治疗。术后患者监护病房,能较好地解决这类重症病人或大手术后病人的安全问题。这个病房中,有医护人员继续守在病床旁,能够及时处理各种危险状况,保障病人的安全,提高恢复质量。希望以后在大型三甲医院普遍设置麻醉术后患者监护病房,等病人安全度过术后头24小时,再送回普通病房,必将大大增加病人安全性。这样的架构,麻醉医生术前有门诊、术中有管理、术后有病房,围术期的轮廓便形成了。我们需要逐渐积累经验,支撑这一架构不断完善;也需要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认可。个人认为,这种模式不仅能满足麻醉学科的发展需求,也能够促进整个临床医学的发展进步。
2018年8月,国家卫健委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要求拓展麻醉医疗服务的领域创新,推广镇痛服务,满足麻醉医疗服务的新需求。文件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它从人力、物力、待遇、未来学科范畴等方面都做出了非常详细的规定,确保麻醉学科正确发展。改变临床医疗管理模式成为必然趋势,围术期医学的发展成为必然,这也是麻醉医学的未来。
结语
相比于主刀的外科医生,麻醉医生更像是敏锐的前哨和外科系统中的内科医生。他们不仅是真正高级的全科医生,更是调控生命体征的最佳救命士。
采访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米卫东会长对自己事业的热爱,对学科建设的执着。直面挑战,凝心聚力,让我们为一直默默无闻,坚守生命前哨的他们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