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老年住院患者互联网健康信息使用情况调查

2019-10-16智,陈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人口学搜索引擎住院

郑 智,陈 静

(1.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中心;2.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部,北京 100029)

国务院办公厅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意见[1]中要求医疗机构利用互联网提供健康科普知识精准教育,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素养。我科住院患者中>55岁老年患者占60%以上,然而老年人的互联网利用率普遍偏低[2,3],因此开展互联网健康教育,需要重点关注老年患病群体的适应性。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老年住院患者使用网络健康信息的现况和特点,为今后针对老年患者创新呼吸慢病网络健康教育方式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方便抽样选择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101例。纳入标准:①年龄≥55岁;②对疾病完全知情者;③能够理解书面语言;④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呼吸衰竭应用机械通气以及其他病情危重不能填写者。

1.2 研究工具

①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医保支付方式、家庭月均收入、一年内住院次数、入院诊断、慢性合并症;②依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设施的分类调查互联网使用情况:互联网接入设备(电脑/平板、手机、电视等),互联网资源类型(搜索引擎、APP、微信平台、网站/微博等);③网络健康资源使用程度自编问卷,共3个题,经4名临床护理专家和1名互联网工程师内容效度评价CVI为0.94。总分3~12分,得分越高使用网络健康资源程度越高。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卡方检验、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算人口学特征与互联网使用情况的关系。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

101例老年患者年龄 55~83岁,平均(65.98±6.751岁);男性61例,占 60.4%;医保:自费13例、公费21例、基本医疗保险47例、农村合作医疗20例;一年内住院4次及以上20例、1~3次51例、无住院30例(见表1)。

2.2 老年患者的互联网健康信息使用情况

2.2.1 互联网的使用情况

101例患者中33例(32.7%)从不上网。上网工具:15例(14.9%)使用电脑,55例(54.5%)使用手机,3例(3.0%)通过平板上网。上网途径:33例(32.7%)使用搜索引擎,34例(33.7%)使用手机微信,6例(5.9%)浏览健康网站。

表1 人口学特征及与网络健康信息使用情况的分析(n=101)

2.2.2 网络健康资源的使用程度

网络健康资源的使用程度总分3~12分,平均6.99±1.52分,详见表2。

2.3 患者的人口学特点与网络健康资源使用情况的关系,见表1。

表2 老年患者网络健康资源的使用程度(n=101)

3 讨论

3.1 老年患者上网率高于健康老年人

本研究显示,67.3%老年患者有上网习惯。张萍[2]报道,62.1%血透患者有上网习惯。全国统计显示60岁以上普通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比例为5.1%[4]。老年患病人群的上网比例显著高于普通老年人群,这可能患病人群对健康信息需求的内在动机有关。在今后的互联网健康教育项目的开发中,应当充分考虑老年患者特点,关注人性化的设计、简单的操作,更多详细的使用指引等,以及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及相应的指导和培训。

3.2 微信和搜索引擎是健康教育的良好载体

本研究发现手机是主要工具(54.5%),33.7%的老年患者使用微信查询信息,32.7%使用搜索引擎查询信息,这与国内其他患患者群的报道相符[2,5]。可见目前微信和搜索引擎是患者上网查询信息的主要途径。微信拥有通讯、信息传播等功能,覆盖中国94%以上智能手机,目前微信全球活跃用户超过10亿,建设以微信和搜索引擎为载体的健康教育系统,以手机界面为主进行设计,可以提高患者的可及率。

3.3 老年患者对网络健康信息的信任度较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患者对互联网健康信息查询频率和内容信任度均较低(得分低于中位数2分),仅对隐私暴露的担心较少(高于中位数2分),与国内其他研究结论相符[3,6]。可见,老年患者上网查询健康信息的安全感较高,但是对信息质量比较担忧。这提示我们互联网健康教育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医疗机构应当代替媒体承担起网络健康教育的主体作用,医院应当设置专门的工作组,聘请医疗、护理专家撰写科普文章,并且制定和发布成体系的疾病管理的患者操作指南,代替网络上充斥的商业目的性科普资料,使网络健康信息有据可查,优化网络健康信息质量,提升患者的信任度。

3.4 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慢性病对互联网健康信息使用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的老年患者上网的比例也高,对互联网健康信息的使用程度也高,这与国内外的其他研究结果一致[3,7],这可能与文化程度对互联网使用技能有关,也可能与文化程度对健康观念的影响有关。这提示我们需要重点关注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在获取网络健康资源的技巧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家庭人均收入不同,上网的比例也不同,这可能与经济条件对互联网的可及性不同有关,也可能是互联网的工资溢价作用[8]。这提示我们,经济条件限制了患者的上网机会,在设计网络健康教育项目时需要考虑到经济性和便捷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外,发送短信是更加经济实惠的方式。另外,本研究还发现,慢性病患者上网的比例更高,这可能是由于疾病自我护理的内在动机驱动,我们应当提供足够的资源为患者使用。

猜你喜欢

人口学搜索引擎住院
妈妈住院了
Chrome 99 Canary恢复可移除预置搜索引擎选项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世界表情符号日
基于安卓手机用户行为的人口学信息预测
人口学视角下构建和谐家庭研究
易富贤学者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基于Lucene搜索引擎的研究
搜索引擎,不止有百度与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