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力拉伸对高中女子体操特长生爆发力的影响

2019-10-16刘军朝

运动 2019年5期
关键词:静力持续时间爆发力

刘军朝

(山东莘县第一中学,山东 聊城 252400)

体操运动动作幅度大、速度快、动静转换频繁[1],对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体操训练或比赛前的准备活动对于运动员成功地完成比赛和训练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体操队关节活动度的特殊要求,拉伸是准备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众多的拉伸方法中,静力拉伸作为一种缓慢而持续的拉伸方式,其动作舒缓且不易产生牵张反射,被广泛地应用于众多运动项目的准备活动之中。然而,近些年来有许多研究认为静力拉伸可能会降低运动员随后的运动表现,尤其是纵跳、冲刺等爆发性运动,并建议在准备活动中应该尽量避免使用静力拉伸,但这种建议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不够成熟。因为多数研究只对一种持续时间的静力拉伸进行了研究,并且所使用的持续时间常常远大于运动训练实践中的持续时间。此外,虽然有关静力拉伸对运动表现影响的研究有很多,但是有关中学生女子体育特长生的研究却非常少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含有静力拉伸的准备活动对高中女子体操特长生下肢爆发力的影响。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以山东莘县一中12 名高中女子体操特长生为受试者,所有受试者自愿参加本研究,近3 个月内均无严重运动损伤发生,且研究过程中没有运动员因为伤病或其他原因退出实验(表1)。受试者在5d 的时间内共接受5 种不同的干预。每种干预之间间隔24h。5 种实验干预分别为无拉伸的准备活动以及含有单个动作分别持续15s、30s、60s、120s 静力拉伸的准备活动。除了静力拉伸以外,准备活动的其他内容完全一致。在实验干预之后,测试受试者的反向纵跳。通过前测与后测数据的对比来确定静力拉伸是否会对高中女子体操特长生的爆发力产生影响。

表1 受试者基本情况

本实验进的实验场地为室内体操训练馆。每名受试者以随机的顺序接受5 种实验干预,尽可能地降低来天气、生物节律以及测试之间的效应等对实验数据收集的干扰。受试者先进行一般热身。受试者自己决定跑步的强度,但是在所有的实验中必须完成相同的圈数。一般热身结束后,受试者有2min 的休息时间。之后,受试者进行立木上进行拉伸练习。两腿交替完成。拉伸的强度为最大可忍受度 。达到最大幅度后,保持静止,期间不产生任何弹性伸展。静力拉伸结束以后,受试者开始进行专项训练前的专门热身活动。专门热身活动包括前滚翻15 次,后滚翻15 次,侧手翻每侧10 次,最后进行3 次15m 快速冲刺。热身活动结束后,受试者有两分钟的休息时间,以此作为调整。休息结束后,开始对受试者进行纵跳的测试。选用的测试项目分别为原地反向纵跳,具体的测试方法为受试者穿运动鞋站在摸高器下放,双脚约与肩同宽并平行站立。准备好后,受试者向下做反向预蹲,随后以最快的速度向上跳起,用优势臂去拍摸高器。受试者试跳3 次,取3 次试跳中的最好成绩。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要不断给予受试者鼓励,使其能够全力完成每一次试跳。

1.2.2 数理统计法 数据采集完后,将数据导入SPSS16.0,并使用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当P<0.05时,使用配对比较来检验两两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中所有的显著性水平,统一设为P<0.05。

2 实验结果

数据分析显示,反向纵跳高度(HF)的最大值出现在30s 静力拉伸的准备活动之后,但各个准备活动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与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含有静力拉伸的准备活动并不会对其反向纵跳时的高度产生不良影响。并且,含有30s 的静力拉伸的准备活动还可能会对反向纵跳具有促进作用。以往有关静力拉伸对爆发力影响的研究中,大多数认为短持续时间(小于30s)的静力拉伸即刻可能提升或不影响爆发力的运动表现,而中等持续时间(30~60s)以及长持续时间(大于60s)的静力拉伸似乎会对爆发力的表现产生不利影响,并且这种不利影响可能持续到拉伸结束后10~60min。在本研究中,短时间的静力拉伸不但不影响爆发力,而且中等及长持续时间的静力拉伸也不会对爆发力产生消极影响。

本研究认为静力拉伸之所以没有对运动表现产生影响的原因也许和本文拉伸的持续时间以及拉伸的强度有关。当肌肉被拉伸到最大可忍耐强度(POD)时,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关节活动范围。但是最大可忍耐强度(POD)的拉伸可能会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的下降,当肌肉长度超过静息时的20%时,有可能造成肌肉的损伤,并可能影响肌肉力量的发挥。有研究显示,以小于最大可耐受强度的强度进行尽力拉伸也可以起到改善关节活动度的效果,同时又可以降低静力拉伸对运动表现的影响。本研究中使用的拉伸强度属于次最大强度,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没有使用最大可耐受强度也就不会引起肌肉力量的下降。这也许是本研究中受试者的纵跳摸高能力没有受到静力拉伸影响的原因之一。

图1 各准备活动对受试者反向纵跳高度(HF)的影响

另外,静力拉伸的持续时间可能对拉伸后的效应产生重要的影响。有人研究了不同强度以及持续时间的静力拉伸对男性伸膝力矩与关节角度影响的研究。该研究发现力矩的变化主要与拉伸的持续时间有关。另一项研究也发现,在准备活动中使用总持续时间≤45s 的静力拉伸并会不对力量、爆发力、速度产生不利影响[8]。当持续时间增加到≥60s 的时候,静力拉伸才可能会对运动表现产生很小或者中等的影响。

Chatzinikolaou 对不同持续时间的静力拉伸对运动员速度和灵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30s 的短时间静力拉伸不仅不会对运动员的速度产生负面影响,还会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即使拉伸持续时间增加到1min,静力拉伸也没有对运动员的速度和灵敏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该研究还发现与拉伸的重复次数相比,静力拉伸所产生的效应主要与单次拉伸的持续时间有关。

运动训练实践中大多数运动项目在准备活动中较为常用的持续时间大都≤30s, 综合本研究与以往的研究来看,这种短时间的静力拉伸不太可能会对随后的运动能力产生较为显著的不良影响。

本研究中60s、90s、120s 等中、长持续时间的静力拉伸既没有对高中女子体操特长生的纵跳高度产生显著促进作用,也没有对其产生不利影响。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中使用的拉伸持续时间与运动训练实践较为贴合,最长的持续时间仅为120s。另外,受试者的性别、准备活动的内容安排等也可能是造成这一研究结果的原因。本文中受试者全部为女性有关。肌肉与肌腱中的弹性成分是运动过程中储存肌肉能量的重要结构。反向纵跳之所以比静止纵跳能够获得更高的跳跃高度,主要就是由于腿部肌肉和肌腱的弹性成分发挥了作用。女性肌腱的刚度低于男性,对牵拉的耐受力也就更好,因此,力量的产生不容易受到静力拉伸的影响 。

另外,本研究是将静力拉伸应用于完整的准备活动中。这与以往研究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静态拉伸之后又多了一个专门准备活动;另一个是静态拉伸和运动能力的测试之间的间隔时间变长。有研究认为神经抑制是静力拉伸急性降低力量或爆发力表现的可能机制之一。当肌肉-肌腱复合体受到过度牵拉时,有可能会产生自主性抑制。这种自主抑制会进一步降低运动单位的募集能力,从而使肌肉力量产生下降。有研究发现,H-反射在静力拉伸结束后的即刻会有较为明显的减弱,但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这种反射的强度又会慢慢地增加,4min 以后,这种反射已经完全恢复到了原来的水平。因此,静力拉伸和爆发力测试之间足够长的间歇时间也许可以使静力拉伸后减弱的运动神经兴奋性得到恢复,从而回到或接近拉伸前的状态。有关肌肉刚度的研究也发现,肌肉肌腱复合体的刚度在静力拉伸结束即刻会下降,但是在10min 以后,肌肉的刚度又会渐渐地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本研究中,受试者在静力拉伸之后,还进行了5min左右的专门性热身练习。整个准备活动结束后,受试者还有两分钟的休息时间。因此,本研究中的受试者有相对充足的时间来使神经兴奋性得到恢复。并且,有研究发现静力拉伸之后进行专门性热身,不仅可以避免静力拉伸所带来的对运动能力的不利影响,还能提升运动表现。现实中,体育特长生一般在训练或比赛开始前的15min甚至30min以前开始进行静力拉伸,因此,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使神经兴奋性以及肌肉的刚度得到恢复。

综上,含有静力拉伸的准备活动并且不会对其下肢爆发力产生不良影响。训练实践中建议高中女子体操特长生在准备活动中采用单个练习持续30s 左右的静力拉伸。

猜你喜欢

静力持续时间爆发力
某大跨度钢筋混凝土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与设计
基于有限元仿真电机轴的静力及疲劳分析
发展少年儿童下肢爆发力的几种方法
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成分与力量、爆发力、速度相关性研究*
飞机静力/疲劳试验技术分析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
C919全机静力试验正式启动
2015中国植保市场最具市场爆发力品牌产品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