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年前唱红一曲《雁南飞》单秀荣:歌唱是我一生的荣幸
2019-10-16
1979 年,电影《归心似箭》拍摄完成,导演李俊总觉得最后几个镜头表现力不够饱满,应该加上一首抒情歌曲。拿到歌谱时,单秀荣被优美的旋律、抒情的曲风以及歌曲中传递出的真挚情感所打动。
第一次听《雁南飞》,心差点被“揉碎”。“雁南飞,雁南飞,雁叫声声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
40 年前,这首影视金曲曾传唱大江南北。4 月26 日,记者见到了这首歌的原唱——女高音歌唱家单秀荣,并近距离听她清唱。歌声悠扬,配合着一丝不苟的表情、手势,单秀荣浑身散发着歌者的光芒。
把郭兰英当作偶像
单秀荣从小爱听歌,爱唱歌。在广播中听郭兰英的歌长大的她,把郭兰英当作偶像,少年时曾有一个愿望:将来能跟偶像见上一面。单秀荣没想到的是,后来不仅见到了偶像,还跟她成了中国歌剧舞剧院的同事。
回想起自己的音乐生涯,单秀荣觉得“何其有幸”:“那时没有捷径可走,对歌手的选择不看脸蛋、钱袋和背景,而是听声音。”
1965 年,单秀荣19 岁,是山西某电厂的一名工人。天生有一副好嗓子的她,被中国音乐学院的老师偶然发现,那位老师建议她报考中国音乐学院。经过一番过关斩将,单秀荣以工人身份,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四年苦学,她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声乐道路——中西结合,学习西方的气息、发声等方法技巧,用来为民族声乐艺术服务。
1972 年,单秀荣演唱了芭蕾舞剧《沂蒙颂》插曲《愿亲人早日养好伤》。她声音圆润,感情充沛,声音、旋律、情感与舞蹈和故事情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奠定了她演绎抒情歌曲的风格基础。
《雁南飞》成时代标签
1979 年,电影《归心似箭》拍摄完成,导演李俊总觉得最后几个镜头表现力不够饱满,应该加上一首抒情歌曲。拿到歌谱时,单秀荣被优美的旋律、抒情的曲风以及歌曲中传递出的真挚情感所打动。
演唱时,单秀荣把自己当作女主人公,在唱雁南飞的“飞”字和春来归的“归”字时,尽力表现不忍分别,却又强忍感情,目送心上人渐渐远去时的矛盾心情。在处理“心欲碎”三个字时,则进一步表达了女主人公肝肠寸断的痛苦。单秀荣从唱情、唱意出发,对歌曲意趣、主题、思想情感进行构思,注意咬字的分寸,控制好声音的强弱,准确表达了女主人公质朴而高尚的情操。电影上映之后,《雁南飞》的歌声随玉贞大嫂和魏得胜连长的故事传入千家万户,打动了无数观众,这首歌也成为那个时代的标签之一。
在田间地头放声歌唱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流行歌曲、通俗唱法开始对民族声乐造成很大冲击。同台演出时,流行歌手往往能赢得更多掌声,民族声乐则备受冷落。不少民族唱法歌手调转方向,采取迎合的态度。出于与生俱来的对民歌的喜爱,单秀荣毅然一头扎进黄土地,去探寻民歌原始的魅力。在晋中、晋西北的田间地头,单秀荣多次寻访用歌声表现生活的农民,他们有求必应,信口唱来,仿佛生活本身就是一首首民歌,而民歌是他们的语言。走出三晋大地,单秀荣又走进河北、山东,走进宁夏、青海,走进新疆、西藏,走进两广云贵,走进白山黑水。
越是深入,越是热爱。“一个简单的绣荷包题材,山西民歌婉转悠扬、如泣如诉,云南民歌欢快流畅,辽宁的歌词和曲调则直白质朴,像极了二人转”。单秀荣挖掘民歌的魅力,并用自己的天赋和技巧把这种魅力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上个世纪80 年代,年届不惑的单秀荣因对民歌的广泛涉猎而变得坚定、执着。她先后整理录制了“绣荷包”“放风筝”“摇篮曲”等系列民歌。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单秀荣无形中传承了民族文化,为喜爱民歌的人们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
以传承传统民歌为己任
从中国歌剧舞剧院退休后,单秀荣依然把传承传统民歌当成自己的事业,她奔赴各地讲学,讲述的重点内容依然是“传统民歌的魅力”。
艺术家有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天然的鉴赏力,由这种鉴赏力生发出一种极强烈的使命感,这使命感促使单秀荣夙兴夜寐,不辞劳苦。民歌之外,她还潜心研究古曲,录制了专辑《胡笳十八拍》《南宋姜白石歌曲17 首》、合集《杏花天影——中国古典音乐欣赏》等。从长远看,不随波逐流的单秀荣为社会留下了可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2010 年,中国唱片总公司为单秀荣出版了一套歌唱艺术全集,单秀荣从自己曾经录制的500 多首歌曲中,精选出90 首不同风格的曲目,分别纳入《放风筝——九州风筝篇》《开花调——山西民歌篇》《送情郎——中国民歌篇》《扬州慢——古代诗词篇》《雁南飞——影视创作篇》五个专辑。这些歌曲仿佛是人生的影集,记录了自己前半生对声乐艺术的理想、追求,“我终于可以对喜爱民族声乐的听众有所交代,也对自己的歌唱生涯有所交代”。专辑后来获得了有“中国格莱美奖”之称的中国金唱片奖。
“从走上歌唱这条道路时,我逐渐明白,自己别无所长,只生来就是一名歌者”。一路走来,单秀荣觉得,歌者就是对自己的准确称谓:“歌唱,使我感到幸福,是我生存的价值所在,是我一生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