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政客:自顾不暇还要多管闲事

2019-10-15笑饮

新民周刊 2019年37期
关键词:闹剧约翰逊香港

笑饮

8月31日,英国伦敦,近万英国民众聚集在伦敦唐宁街示威,抗议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暂停议会”。

打开电视,近几个月来,英国广播公司连篇累牍地播放香港激进示威者的事。好像全世界没什么其他事发生,甚至英国本土都很太平一样。

实际上,今年以来,整个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境内,就没消停过。1月至7月,英国共发生34次袭击事件,造成1名平民丧生,另有22名平民受伤。随着约翰逊担任首相,英国国内矛盾愈发尖锐。

当地时间9月9日, 德里(Dreey),就有近百年轻人向警车进攻,累计投掷了超过40枚汽油弹。至少两辆白色警车烧毁。此前,连续两个周末,在英国,都有至少30个城市同时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愤怒的人群指责鲍里斯·约翰逊暂停议会的举动是走向独裁,是让英国的民主死亡。然而,我行我素的前美国人约翰逊,却将自己比作绿巨人浩克,发誓一定要带英国脱离欧盟。

“脱欧”变闹剧由头

在2016年有关“脱欧”的全民公投中,赞成英国脱离欧盟的占投票人数的51.9%。如果结合投票者当时达到有投票资格者的70%,这一公投结果可以说确实代表了英国多数人的意见。但也必须注意到,支持英国留在欧盟的投票者有48.1%,也接近一半。

本来,这一社会撕裂现象,应该引起真正对国家前途、命运有所忧心的政治家的重视——如何纾解民间矛盾?如何在“脱欧”与“留欧”之间,取得平衡?如何在民间-政界、民众之间搭起更多沟通的桥梁,以此为英国赢取一个较好的未来?然而,从卡梅伦到特雷莎·梅,直到如今鲍里斯·约翰逊执掌内阁,人们所见,都只是执政党和反对党在议会里耍嘴皮子恶斗。

以约翰逊和工党领袖科尔宾在内阁的辩论来说,约翰逊超快的语速,旁征博引的辩论能力,都给人留下较深印象。而科尔宾以“人民领袖”自居,实则一幅憨豆形象,倒也有几分英式幽默的韵味。然而,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也好,议会也罢,本该为牵动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支配其行为而设。政客所为,本也该是在妥协与不退让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换言之,光耍嘴皮子,那是脱口秀演员迈克尔·麦金泰尔(Michael McIntyre)的专业,犯不着约翰逊、科尔宾这些人来给议员们现场表演,冒充什么“英国德云社”。更何况,在议会清谈馆无法就具体“脱欧”问题达成共识,或者想出对英国国家、民族、人民较为有利的解决办法时,谋实事,比讲空话来得重要得多。

“脱欧”已经从卡梅伦任首相时的一个政治议题,变成了一出出闹剧的由头。“脱欧”正使得曾经的“人才磁铁”英国成为“英国病夫”。

尽管“脱欧”是经过全民公投而得到的答案,无论特雷莎·梅还是约翰逊,作为首相都在奔着这个目标而操作。然而,民意并不是简单的少数服从多数。撕裂的社会里,反对“脱欧”的人们暗潮涌动,更何况议会里那些比一般老百姓有更多社会资源的人,其在英国社会的许多层面、许多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完全可以搞出许多阴招,来反对“脱欧”。更遑论在欧洲、美國,或者英联邦国家来个合纵连横。目前来看,美国总统特朗普就是英国“脱欧”台面上的坚定支持者。而约翰逊要搞硬“脱欧”,则被一部分反对者认为——其目的在于让英国成为美国的一个“自治州”。

特雷莎·梅辞职,是因为她无法将全民公决的“脱欧”决定,在议会层面付诸实施。约翰逊要做绿巨人浩克,则是希望在拥有全民公决“脱欧”决定的基础上,索性绕开议会来搞定“脱欧”。然而,英国国会议员,在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议会机构里,又岂容约翰逊一言堂胡来?尽管约翰逊有着“英国特朗普”之称,可英国是议会制国家,美国是总统制国家。约翰逊如果是思路清楚的,又岂会不知道自己在英国的权力,天然不如特朗普在美国的权力来得大。英国是选党,美国是选人。首相约翰逊,不过是保守党的代理人而已。

然而,目前来看,甫一上位,在其位的约翰逊,却只知用其权,而不知谋其政。殊不知,“脱欧”已经从卡梅伦任首相时的一个政治议题,变成了一出出闹剧的由头。

早在2018年中,《卫报》专栏作家约翰·坎普纳(John Kampfner)在《英国“脱欧”使英国成为一个国际笑话,我们该如何重建声誉》一文中提到,“脱欧”正使得曾经的“人才磁铁”英国成为“英国病夫”。局外人看得很清楚,英国一旦“脱欧”,不仅仅会使得其在与欧陆连接的海峡、与爱尔兰共和国的交界处等地方重新建立边界,使得英国人到欧陆旅行变得更麻烦,也会在已经与欧洲共享了多年的一些资源领域变得捉襟见肘。总体上说,英国一旦“脱欧”,起码在“脱欧”初期,大多数英国人的日子会变得艰难。然而, 政客们想到的无非是玩一场“民主秀”。既然公投结果是支持“脱欧”,那么,无论是谁上台当首相,考虑最多的都不是民生,而是能否把“脱欧”之事顺利做下去。

约翰逊要搞硬“脱欧”,他的亲弟弟都不买账,这本身就是一出闹剧。9月5日,约翰逊的弟弟乔·约翰逊宣布辞去英国商业、能源与产业战略部大臣一职。之所以称之为闹剧,是因为乔·约翰逊之走马上任,系由亲哥哥任命,就任也不过一个多月。其出任部长之时,也肯定明了哥哥的政治主张和未来计划。毕竟,“黄鹀行动”对他来说并不是秘密。可乔·约翰逊偏偏在部长办公室屁股还没做热就离职,似乎一点也不给哥哥面子。这不是闹剧又是什么?

另一出闹剧则是——当地时间9月9日开始,英国航空公司飞行员进行了为时48小时的罢工。因为此次罢工,使得1600架次的航班被取消,上万名旅客的出行受到影响。这还不算完——9月27日,下一轮次的英航罢工即将上演。罢工的原因是因为罢工人员表示,英国航空公司应该与其飞行员分享更多的利润。而英航表示,罢工行动是不合理的,因为其薪酬是合理的。实际上,劳资双方不过是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罢了。飞行员们认为,比起欧陆同类航空公司,自己的收入近两年来一直在滑坡,可见公司对员工太刻薄;资方则认为,自“脱欧”公投结果出来后,航线一直在萎缩,能每月开工资就不错了,更何况如果约翰逊硬“脱欧”成功,属于英国和欧盟的航空公司将会失去两地之间航线的自动操作权,到时候公司自身混不混得下去还难说,拿什么现在给飞行员涨薪?

 “全球英国”不神圣不罗马不帝国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义桅直指:“英国‘脱欧公投通过,是一出悲剧的开始。而其族群撕裂使之后的英国社会必将演出种种闹剧。此种闹剧背后,则显示了英国作为海洋文明典型国家的三大原罪。”在王义桅看来,此三大原罪包括——开放而不包容、对内多元对外普世、进取与破坏相伴而生。“这是欧洲与生俱来的基因,却也是其逐渐衰落的根源所在。而欧盟的出现,致力于解决欧洲问题,却因欧洲内部整合的各种漏洞而陷入困境。”王义桅说。

英国发放此种“护照”无非在香港埋雷而已。在香港回归祖国22年以后,彭定康再发此种言论,其实不过是为“港独”分子煽风点火。

以英国为例,自己都因“脱欧”问题火烧眉毛了,可其一干政客,无论过气的,还是没凉透的,都还时不常地插手他国事务。

9月10日,英国《独立报》网站竟然报道称,英国要将“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开到中国南海,来践行“航行自由”。暂且不论“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是目前英国皇家海军唯一航母,且甚至都没有装备战机,不过是个空壳子,没有战斗力可言。单以航母从英国开到东南亚,巡航之后的费用找谁报销来看就不现实。“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在今年6月离开朴茨茅斯海军基地之后不足一个月,就不得不返回基地——原因是航母的高压管道破裂,导致200吨海水灌入舰内,多层甲板进水,几处舱壁被挤压变形,一些甲板部件甚至被撕裂。此次事故,导致至少三名水手差点在舰上被淹死。就这破船,还想跑到南海来耀武扬威?别说中国的“辽宁”号航母是有舰载机的,更是形成了战斗力的,新的国产航母也即将下水了。即使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南沿海的海军航空兵、空军力量,以及导弹力量来说,打掉来犯之敌的方法简直多种多样。中秋节期间,美国海军“迈耶”号导弹驱逐舰溜达到中国南海西沙群岛12海里以内,就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空兵力依法依规跟踪监视、查证识别、警告驱离。由此可见,如果“伊丽莎白女王”号真想来南海,这是多么自讨没趣!

如今的大英不是19世纪中期的大英;如今的中国也不是清末的中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要来南海,还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英媒空炮而已。

真正令人发噱的,则是一干英国政客。譬如曾任欧盟外交事务专员的彭定康。面对“脱欧”,彭定康当然是沮丧的,那沮丧的滋味甚至令他自己想起了1997年在末任港督职位上离开香港——真是自己到哪儿,英国保不住哪儿。2016年全民公投之时,彭定康直言:“这是一场由于民粹主义操弄民意、政党内讧而导致的社会撕裂。”去年,面对特雷莎·梅的软“脱欧”以及种种政策的举棋不定,彭定康又一针见血地说:“‘脱欧正在毁灭保守党。”可今年以来,特别是约翰逊执行硬“脱欧”以来,彭定康居然在这一问题上缄口不言了。

2019年9月9日,英国警方在德里(Derry) 遭 到 了来自北爱尔兰抗议者汽油弹袭击。社交平台传出的视频显示,抗议者向多辆警车投掷了汽油弹和其他投掷物,而大多数参与者都是当地的年轻人。

如今,挂在彭定康嘴边最多的词,竟然又变回了23年前的样子——香港。9月13日,彭定康竟然放言——希望英国政府在“适当的时候”,对持有“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的香港人提供在英居住权,以及就业方面的法律保障。且不论这本伪“护照”中国政府从不承认,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几个问题的解释》中明确指出,持有“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的香港中国同胞,都是中国公民。而中国又是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即使英国政府,也从未认可持有此种“护照”者的居留权。说白了,英国发放此种“护照”无非在香港埋雷而已。当年的港督怎会不知道英国政策制定者的险恶用心?在香港回归祖国22年以后,彭定康再发此种言论,其实不过是为“港独”分子煽风点火。

更搞笑的是,彭定康近来还多次表态,希望英国政府能和伙伴們谈谈香港发生的事情。彭定康说:“伦敦在欧洲层面已经这样做了。之后,有关香港近期的问题,最好还要诉诸联合国。”在王义桅看来,英国都要“脱欧”了,还如何在欧洲层面到处忽悠呢?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英国怎么可能就香港问题将中国诉诸联合国?

在英国,类似彭定康这样对香港指手画脚的人还有一些。譬如工党国会议员海伦·古德曼,就曾点名指控香港警队在镇暴行动中下令向示威者发射催泪弹,是“过度武力”。可古德曼话音未落,7月20日,为应对伦敦反约翰逊硬“脱欧”的示威者,上万名英国防暴警察就位——催泪弹只不过是他们的常规装备而已。此后,北爱尔兰又发生了骚乱。多达80名警察在克雷根地区进行搜查,发现一个已经制造完成,并极有可能是针对巡逻警察的爆炸装置。此外,在警察的搜寻行动中,还有一枚被认为是针对当地警察局的迫击炮弹被发现。这时候,英国媒体才回过味来,发表了英籍香港退休总警司、曾任警察机动部队校长的华树桓(Steven B Wordsworth)致古德曼的信。华树桓指责她并没有了解清楚香港当下的实际形势,要求她就不实言论道歉。

在王义桅看来,英国“脱欧”公投的结果,显示的是许多英国民众的“日不落帝国”情结久久不散。然而,英国国名虽然还有“大不列颠”之谓,可英国早已不是大英帝国。这就像罗马帝国覆亡后,世界上还曾先后出现过几个有“罗马”字样的国家。其中比较为人所知的是神圣罗马帝国。“可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 王义桅说,“英国在‘脱欧公投以后,有人希望搞一个‘全球英国,这当然是一种痴心妄想的‘大英帝国之梦,目前看这只是空中楼阁。”英国“脱欧”,根本挡不住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而如特雷莎·梅时期的国防部长加文·威廉姆森所说的再造“全球英国”,重拾“炮舰外交”,目前看,随着此人灰溜溜离开国防部,已经没什么人再提了。毕竟,没那个实力,空喊口号是没有用的。有那个功夫,还不如想想怎么处理自家后院的一把把火!

猜你喜欢

闹剧约翰逊香港
潮细胞
风油精引发的闹剧
香港之旅
一出小闹剧
展与拍
寻找失主
香港
新地貌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