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面精神障碍

2019-10-15罗露陈丽黄诚德

写真地理 2019年12期

罗露 陈丽 黄诚德

摘要:截至2017年底,我国各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达1600多万人,其中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已达581万,而这类群体却由于各种各样的“污名化”存在于大众之中,无法被人所接纳。笔者选取了Q街道调查了这一特殊群体目前存在的现况,以及社区居民对于他们的态度,同时藉由此通过笔者的调查结论来呼吁人们更多的关注这些特殊群体,更好地接纳和帮助他们,同时笔者也注意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心理应激因素日益增加,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逐年增多,抑郁等心理问题亟待大众加以重视,笔者也呼吁人们更应该重视个人精神健康,并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反思与展望。

关键词:精神障碍患者;去污名化;个人精神健康

一、绪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心理应激因素日益增加,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逐年增多,心理应激事件及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时有发生。截至2017年底,我国各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达1600多万人,其中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已达581万。[1]由于惯性污名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精神障碍患者常被看作“疯子”,社会偏见和歧视广泛存在;同时,这一现象也折射出社会群体对精神疾病预防的知晓程度不容乐观。

学界对于相关问题研究也相对较少,陶钧等发现在对精神障碍歧视方面,不同性别大学生差异不大,而社会整体对精神障碍的态度的影响更为明显,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对大学生精神歧视影响更为显著;[2]耿笑微通过调查发现公众对精神病患者存在误解与歧视,甚至在对精神疾病知识了解日益增加、治疗有效性日益增强的背景下,这种歧视始终存在。[3]

所以本文根据相关问卷及访谈出发,以社区居民为对象调查精障人群的社会关注度,从重庆市渝中区Q街道的居民着手,从中以随机抽样的方法从Q街道的8个社区中选取了80个居民进行结构式问卷调,针对40名精神障碍患者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从社区居民的心理角度分析研究精障人群去污名化的具体对策,探索社区居民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接纳度,并由此展开提高社区居民对精障人群认知水平的对策思考,同时引导社区居民客观看待精神健康问题。

二、我国居家康复精神障碍患者现状

据数据,截至2017年底,全国13.90亿人口中精神障碍患者达2亿4326万4千人,总患病率高达17.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超1600万人,发病率超过1%。[4]

从政策上来看,我国于近几年将精神病患者归纳为重点疾病照顾人群,并规定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免费药物治疗,但此类项目在我国仍处在起步阶段,因此目前较之其他慢性疾病居家治疗而言,精神分裂症仍缺乏系统化、规范化、一体化管理。[5]在2011~2015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家提出要将医疗机构正确、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服务服务逐渐延伸至社区与家庭,建立长期维持医疗干预体系,充分發挥临床专业、专科服务优势,以此更好的关注患者疾病康复。[6]

从整体来看,目前临床中专业工作人员相比较为缺乏,社区卫生服务仍以门诊随访为主,此方式虽对患者疾病具有一定效果,但仍存在较大局限,在此基础上部分医疗机构中又推出结合电话随访,但在精神分裂症中仍无法满足患者疾病需求,[7]综合来看目前我国居家康复精神障碍患者的现状不容乐观。

三、受访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现状

Q街道共有8个社区,常住人口6万余人,截至2018年12月,在管精神障碍患者162人。

从经济来源现状来看,Q街道精神障碍患者主要经济来源为低保为每人每月546元,其次为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医保和退休工资。除此之外,社区居委会每年会发放资助一千元左右,部分精神疾病障碍患者还享受阳光家园等政策优惠,每人每年补贴不低于500元。部分有父母或子女的精神疾病障碍患者其父母或子女也会提供部分赡养费用。

患者每月经济支出最大项为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其次为需自费部分的医疗药物开销,部分近期出现精神疾病症状的患者需要进行住院治疗,当月最大支出即为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用及生活开销等。在调查的40名精神疾病障碍患者中,大部分的精神疾病障碍患者认为自己的经济状况为贫困,少部分认为自己一般贫困,极少部分认为自己不贫困。

从生活照料现状来看,Q街道精神疾病障碍患者的精神慰藉现状主要表现为倾诉对象单一,生活圈较为狭窄,关心少,受到的社会支持少。精神疾病障碍患者的压力主要来源于经济压力、病情的无力感、与社区邻居等社会群体产生的冲突、来自社会的歧视、污名及边缘化等。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慰藉对象又单一,多数为父母,少部分为伴侣,同时患者的精神慰藉者通常也是患者的日常生活照料者,由于这类人群的特殊性,需要一定的照顾技巧,因此患者家属各方面的压力也很大。

从管理角度来看,Q街道的精神疾病障碍患者主要由街道成立的精神疾病障碍患者综合管理小组进行管理,社工机构也对一部分精神疾病障碍患者提供管理服务,机构对患者没有强制管理权。对患者进行管理的各个部门之间的资料可以得到流通,但也会存在资料共享不完全等情况,患者受多方管理,部分患者由此会出现厌烦甚至抵触心理,各个部门之间也会存在职责权限不清等问题。

四、问卷调查及分析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Q街道精神障碍患者的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该问卷均为选择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二是对精神卫生知识的了解以及对自我精神健康状况的关注程度和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接受程度调查,问题设计主要从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社区居民三个方面了解精神障碍患者的现状及被接纳度出发。

1.居民的精神卫生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在居民对精神卫生知识的了解情况中,居民对精神卫生知识的平均得分为5.675分,大多数居民对基础精神卫生知识比较了解,但也有小部分居民对于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病年龄有误解,且不将精神健康看作健康的组成部分,可以得出,居民对于精神卫生知识的了解较为普遍,仅有部分居民需要得到相关知识的普及。

在对心理健康以及自我精神健康状况的关注中,调查对象中有62.5%的居民对心理健康、精神卫生方面的话题表示经常关注,有36.3%的居民表示对该话题一般关注和不会特意关注。而在对自己的精神健康状况的结果现实中,有72.5%的居民经常关注自己的精神健康状况,提醒自己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有四分之一(20%)的居民一般关注自己的精神健康状况,只会在出现精神健康问题时会去寻找帮助;有28.9%的居民不会特意关注自己的精神健康问题。在问及居民是否知道每年的世界精神卫生日时,有65%的居民表示不清楚,12.6%的居民对世界卫生日的时间表示模糊选择错误。

从自我情绪处理途径来看,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社区居民普遍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例如工作学習压力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以至于我国的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加。对居民朋友的情绪进行调查发现,愉快、充满希望、焦虑是最经常出现的情绪,居民面对压力时选择处理的方式多是与人倾诉、外出散心、锻炼、娱乐。

2. 对精神障碍患者态度的调查

从居民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态度来看,51.3%的被调查者表示理解并愿意主动帮助精神障碍患者,且没有歧视的心理,其中有33.8%的居民表示比较理解接触精神障碍患者但不愿主动。然而仍有5%的被调查者对精神障碍患者有畏惧和害怕的心理,不愿与之产生交集。因而,可以推测Q街道的精神障碍患者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压力较小,大部分社区居民对患者有正确认识,且愿以主动提供帮助,但也有小部分居民对精神障碍患者有认知偏差,产生害怕心理。因此如何打消社区居民对患者的歧视,纠正他们的认知偏差成为了亟不可待的问题。

从城市居民与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距离调查来看,城市居民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接纳程度有待提升。从分值的总体趋势来看,随着城市居民与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距离缩小(从城市,社区,街道到邻居),社会距离越来越短的时候,分值虽无明显趋势,但出现略微下降,体现为仍有部分居民对精神障碍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排斥,但大部分居民对精神障碍患者表示接纳。在“你愿意与神障碍患者成为朋友,为他提供帮助吗?”选项中,有38.8%和30%的Q街道的居民选择了“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说明城市居民对于帮扶神障碍患者的意愿较强。(见表1)

3.街道居民精神健康及相关内容的交叉分析

调查分析得出,约一半的被调查者对精神疾病患者有较为正确的认识,且愿意主动提供帮助。然而仍有百分之十的被调查者对精神疾病患者不太关注且产生害怕心理,不愿与之产生交集,甚至有四人对精神疾病患者比较害怕,有极强的抵触心理。不难看出,仍有一小部分被调查者对精神疾病患者有认知偏差,因此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态度也比较反感。

调查结果表明,卡方检验P值为0.201,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态度存在社区差异,可以从上表得出,A社区对精神障碍患者表示接纳,且愿意主动提供帮助,相反,H和B社区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态度较为敏感。

五、调查结论

1、问卷调查结论

从居民精神卫生了解情况来看,居民对基础卫生知识较为了解,但深入不够,大多数居民对基础精神卫生知识比较了解,但也有小部分居民对于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病年龄有误解,且不将精神健康看作健康的组成部分。

部分居民自我健康关注度不够,大部分居民对自己的精神健康有较多的关注,且重视自我精神健康,仍存在部分居民对自身精神健康状况关注度不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焦虑为受访居民最为经常出现的情绪,对居民朋友的情绪进行调查发现,愉快、充满希望、焦虑是最经常出现的情绪,而居民面对压力时选择处理的方式多是与人倾诉、外出散心、锻炼、娱乐。

从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总体态度来看,所调查社区总体社会环境压力小,Q街道精神障碍患者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压力较小,大部分社区居民对患者有正确认识,且愿以主动提供帮助,但也有小部分居民对精神障碍患者有认知偏差,产生害怕心理。

在对社区居民进行与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距离调查以及相关问题中,我们发现所调查社区对于精神障碍患者仍存在认知偏差,少部分社区居民对精神障碍患者有害怕抵触心理,存在部分精神障碍患者污名化现象。

居民对精神障碍患者帮扶意识强,但接纳度低,社区居民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帮扶意愿较为强烈,但仍有部分居民对此表示不愿意,且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接纳度低。

2、半结构式访谈调查结论

身体状况较稳定,但对于他人存在抵触心理。所调查的精神障碍患者身体状况通过药物治疗目前都趋于稳定,身体情况尚可,生活能够自理,但是从和外部的接触状况来看,他们很少与他人接触,或者和他人易产生对立性格,存在较强抵触心理。

家庭边缘化严重,社会认可度很低。家庭对于精障患者的态度分为两个极端,部分家庭对于他们倍加关照,而更多的家庭对于家庭中出现的精障患者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缺少了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部分精障患者变得更为闭塞,减少或不与社会有联系,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其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

提供的帮助渠道有限,经济状况堪忧。社区内建设有对应的帮扶机构,也有专业的社工定期去看望他们,但是,由于社区总体的经济原因,相应的专业人员并没有非常的充足,这些特殊群体能够得到的帮助条件非常的有限,同时每个月只有五百元左右的低保补助很难去维持他们很高的生活成本,经济状况堪忧。

对于生活期望度不高,环境施压严重。受访的精神障碍患者对于日后的生活期望程度普遍不高,反映出“能过一天是一天”的心态的不在少数,可见他们的内心也存在煎熬,同时社区环境对于他们的压力,也一定程度上使得他们对于自身的认可度不断降低,致使边缘化程度不断增强。

六、反思与展望

1、改善精神障碍患者污名化现状的对策

首先精神障碍患者应正视自身疾病。部分精神障碍患者由于在乎社区居民对待自己的态度,对于自己的疾病产生自卑感,加上对病情的无力感,极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否认自身疾病的现象,在未经过医院诊断的情况下,认为自己的疾病已经完全康复,不需要再通过药物来稳定病况,从而拒绝服药。由于产生疾病自卑感而自我封闭,大多数患者拒绝参与社会活动,甚至很少外出。所以精神障碍患者应正视自身疾病,配合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治疗,认真服药。此外精神障碍患者应了解发病的触发机制,规避能引起发病的事物和情景等,同时应充分了解自身疾病发病症状,在发病时,在自身能做到的前提下,采取相应手段或克制自己的症状。

接着要提高大众对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水平。为精神障碍患者正名是有必要且必须及时得到解决的,由于各种媒体的渲染,大众对于相关群体没有全面的认识及理解,且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状态、特殊言行等未能完全了解,导致其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接纳度普遍不够高,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误解程度普遍比较大,“妖魔化”精神障碍患者错误认知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提高社会群体对于精神疾病和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度是正视精神疾病与精神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

最后要积极营造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新闻报道对大多数疾病如癌症的患者,都会表现出同情,并褒扬他们与疾病抗争中所表现的坚强精神。但常常对精神病患者会表现出回避、淡漠,甚至嘲笑。在精神障碍患者康复过程中,我们应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恢复正常生活。社区或管理组织应组织丰富多样的业余活动,鼓励居民和精神障碍患者共同参与,增加居民与精神障碍患者的接触,发现精神障碍患者的长处和优势,为精神障碍患者赋能,让患者力所能及的参与社区建设,提升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我价值感,完善精神障碍患者形象,从而营造积极地社会氛围,让精神障碍患者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关心和关爱。

2、改善大众关注自身精神健康情况的对策

首先要通过社区层面宣传教育精神健康概念。通过调查发现,社区居民对于精神健康的了解极度缺乏,由此可见,大众对于精神健康问题常年处于忽视状态,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逐年增多,精神健康问题已普遍存在于人群之中。在社区层面普及精神健康及精神卫生知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开展讲座宣讲、趣味心理测试等丰富多样形式的活动,帮助大众正确认知精神疾病和平时出现的不良情绪,同时增强应对不良情绪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在社区层面加大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可以让大众关注并正确看待精神健康。

接着新闻媒体要加强对于精神健康的宣传。新闻媒体已成为现代人必须接触的一部分,新闻媒体对社会群体也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新闻媒体加强对精神健康的宣传,如“世界精神卫生日”等,呼吁全社会关注精神健康,辅助社区进行宣传教育,营造积极正确的社会环境,让大众充分认识到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是健康的一部分,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注重精神健康,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维护精神健康的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最后社会组织应定期开展精神健康评估。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学校等相关组织应关注精神健康,为职工、学生、社区居民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进行定期的精神健康评估,通过定期开展精神健康评估,让大众及时掌握自身精神健康状态,医生走出去帮助社会大众正确认知和消除不良情绪,树立良好的心理医生、精神疾病类医生的形象,[8]让大众感受到精神疾病医生和心理医生也与普通医生无异于普通医生,同时精神问题可能会存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普通人也可以进行心理咨询和诊治,存在精神健康问题也不是异常现象,任何人都可能也可以出现精神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 黄悦勤. 我国精神卫生的现状和挑战[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1, 4(9):5-9.

[2] 李强. 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 天津社会科学, 1998(1):66-69.

[3] 陶鈞, 郑亚楠, 唐宏. 大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对精神障碍患者歧视状况对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影响的调查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7(03):96-99.

[4] 耿笑微. 护理本科学生对精神障碍患者态度的调查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 2015(10).

[5] 张佳琦. 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中的社会支持研究[D].

[6] 费立鹏. 中国的精神卫生问题——21世纪的挑战和选择[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4(1):1-10.

[7] 戴云飞, 肖泽萍.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与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的比较[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3, 23(6):426-427.

[8] 周红丽.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康复现状与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16,16(02):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