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性研究
2019-10-15曾婷婷
曾婷婷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积累语言词汇、提升语言感知、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高度重视小学语文教育,予以措施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有效性。本文主要以小学语言文字训练为主题展开分析,在分析小学语言文字训练内容及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小学具体教学案例,探讨了语言文字训练有效性提高良策。
关键词:小学;语言文字训练;有效性
小学语言文字训练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性内容,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传统模式下,语言文字训练缺乏有效性,致使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受到负面影响。所以,小学教师有必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作用的发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机会,有效促进语言文字训练水平的提高,进而有效提高小学生语言文字感知及表达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性”展开深层次剖析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1.小学语言文字训练内容与目标概述
1.1知识积累途径之一
小学时代,学生是开发智力的最佳时期,更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生有必要在小学阶段,重视知识的积累,不断发展语言文字能力,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夯实基础。小学时期语言文字训练方式,主要以语言词汇教学为主,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一些表达句式及知识,进而以此推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1]。所以,小学语言文字训练中,教师需让学生掌握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所有新词汇与新句子,以此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后续的语文学习中更好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夯实基础。
1.2学生语言理解能力的强化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系统的、长期的教育才能够实现。然而现实情况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欠佳,教师阅读教学侧重阅读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忽视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2]。同时,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尚未意识到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组织的教学活动难以发挥出实质性的教育价值,自然影响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3]。所以,基于小学语文教师角度而言,需深入观察学生语言能力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方案,并在实践教学中,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才能切实增强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4]。
2.小学语言文字训练有效性提高良策分析
2.1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训练环境
语言文字训练,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是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层次感悟,同时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知识印象,更为重要的是创设情境可有效调动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正因如此,小学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教师需重视情境教学法的有效应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文字训练环境,以此切实提高语言文字训练效果。例如:教师讲解《詹天佑》一课时,语文教师就可以围绕铁路,创设情境。需强调的是教师在课前,需深入分析詹天佑一文重难点知识、教学目标等,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詹天佑一文内容,展开课堂设计活动。同时,为了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不同时代的铁路及火车特点,让学生直观感受铁路及其修建过程,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感受到詹天佑在修建铁路时期的困难,尤其在技术缺乏的情况下。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情境教学过程中,需以学生为主体,引领学生感受铁路修建过程中的辛苦,由此一来就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本文知识,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切实提高语言文字训练有效性。
2.2重视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尤其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主体地位更应该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核心。所以,教学中,需重视学生语言文字训练兴趣的提升,并将更多的教学素材渗透到具体教学中,才能在有效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有效提高语言文字训练有效性。例如:《有趣的汉字》内容讲解过程中,本课主要内容有汉字起源、演变过程、汉字特点。教学实践中,教师需重视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的创新,例如欣赏评述、小组合作等,由此切实提高教学效率。需强调的是在本课内容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综合识字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辨认课文中的所有生字词,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合作识字能力,然后教师引领学生,展开语言文字训练活动,由此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进而为提高语言文字训练有效性夯实基础。
2.3合理安排语言文字训练内容
不同学生个体之间有着显著差异,意味着学生在面对同一语言文字时,也会产生不同的训练效果。正因如此,学生对语言文字训练具有不同的需求。所以,语文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语言文字训练内容,并展开梯度训练,合理设置语言文字训练难度。通过这种方式,循序渐进增强学生语言文字能力。例如:《狼牙山五壮士》教学中,教师可在授课前,让学生以自学等多种方式,掌握课文的背景、历史等信息,之后让学生以自由度等多种形式的阅读方式,进行有感情朗读课文,以此掌握文中的生字,并在朗读中感悟五壮士的爱国、为人民献身的精神。除此之外,课堂授课结束之后,教师需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书写读后感,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之后,进行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另一方面可让学生通过文章书写更好抒发情感,以此真正意义上提高语言文字训练效果,提高学生语言文字方面的能力。
3.结语
综上,小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制定行之有效的针对性教学方案,切实提高语言文字训练有效性,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田晓丽.给语文学习插上翅膀——谈小学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24):194.
[2]赵华,孙鸽.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培训,2015(14):269.
[3]马春刚.小学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性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132.
[4]陈振玲.浅谈提升小學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4(05):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