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优化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分析
2019-10-15樊秀丽
樊秀丽
摘要:地理学科研究的是人、地、天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着学生生态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认知,便于学生从微观、宏观角度去分析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知识,以便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但是,要想真正促使高中生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就需要全面调动学生的思考意识。为此,高中地理教师要积极优化课堂提问,促使学生积极展开地理探究。本文将从根据学生认知调整问题难度、灵活把握提问时机、根据课堂提问组织地理探究三个角度来分析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提问;策略分析
在高中阶段,高考影响着每一个人,而当学生进入高中学校之后,家长、教师便会时刻强调高考的重要性,让学生承受了繁重的心理压力。在这种状态下,高中地理教师会有意识地通过课堂灌输去增加知识容量,旨在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为考试做准备。但是,高中生本身就缺乏一定的学习动力,繁重的知识记忆负担会让学生变得疲惫不堪,而且缺乏思考的地理教学活动本身也会影响学生的知识识记效果,使得学生经常忘记所学知识,不得不反复背诵地理知识。由此,学生更不可能实现有效学习。对此,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要积极优化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边学边思,促使学生自主分析地理知识的内涵与本质,由此优化高中生的地理学习感悟,切实优化学习效果。
一、根据学生认知调整问题难度
试想一下,如果问题难度水平一般,学生在地理教材中直接得出了问题答案,通过复述、朗读回答问题,那么即便他们能够准确回答,也并没有融合个人思考,所以这些问题根本无法优化学生的思维意识。同理,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同样也会因此被打击,难以实现自主学习。因此,优化课堂提问的第一步就是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灵活调整问题难度,确保学生可以展开积极思考。
就如在“洋流的分布规律”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围绕本课重点知识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洋流是什么?冯海流、补偿流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你能说出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吗?请通过太平洋、大西洋的主要洋流来归纳洋流分布的模式好吗?洋流模式与气压带、风带图的形成有什么共性,你能从中总结出影响洋流形成的主要因素吗?等等。这些问题以“洋流的分布规律”一课知识为中心,需要学生全面归纳本单元重要知识,还需学生结合地图、案例进行细节分析,所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也可保证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可以有效解题,所以充分调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灵活把握提问时机
时机十分重要,影响着课堂提问的成败。试想一下,如果在学生思维疲懒、走神的状态下提问,那么学生无法及时进入问题情境,缺乏思考动力,并不会积极回答问题。但是,如果在学生产生了强烈认知欲、悬念的时候引入地理问题,那么学生必然会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要灵活把握提问时机,保证学生的思维是递进的、活跃的。
就如在“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展示了本地的地形图,要求学生自主识读,通过地形图来介绍本地的山水分布情况、地势走向与地域资源等等。在读图活动开始之前,笔者以“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积极阐述了自己的家乡印象。待学生表达结束之后,笔者便展示了本地的地形图,提问:“地形图的读图要素有哪些?”由此,学生可积极回想自己所学过的地图知识与读图技能。接下来,笔者提问:“请说一说你從这个地图上看到了什么信息?”然后,学生则可自主读图,根据地图与自己的家乡认识展开地理表达。
三、根据课堂提问组织地理探究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师虽然会提问,但是为了节省时间,会自主展示问题答案、解释解题思路,学生只需听讲即可。这就直接阻碍了问题的启思、启发作用,并不能实现有效教学。在新课改下,探究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所以高中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问题来组织地理探究,全面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促使学生实现有意义学习。
就如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课教学中,笔者就以黄土高原的地域资料作为问题背景,引导学生积极分析了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这一自然环境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具体影响,提问:“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代表着什么?”“你能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去分析其他区域的自然风貌吗?”借此,本班学生可以4人为一组,积极探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然后再根据这一原理去分析我国其他高原地区的形成原因、环境共性,积极展开地理探究。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优化课堂提问教学艺术是促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策略,关系着学生的思维成长,也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积极优化课堂提问,全面改善问题质量、提问时机,利用问题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能动探究地理规律。
参考文献:
[1]杨祖琴.对话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提问模式探讨[J].成才之路,2018(28):33.
[2]陆中举.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策略和方法[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1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