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常见安全事故及其预防措施
2019-10-15段小江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下,我国各个行业领域随之进步。电气设备作为煤矿现代化高效生产作业的重要保障之一,其运行的安全、有效对矿井综合效益的获得意义重大。以此为着手点,在概述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对电气设备运行中常见的安全事故做出总结,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电气设备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希望能够为其他矿井电气设备安全事故的有效预防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煤矿;电气设备;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引言
矿山的生产环境十分复杂,空气潮湿,工作环境差,在作业过程中应用的电气设备和电缆容易遭受破坏。井下作业时,容易出现短路、漏电等故障,这都会引起安全事故,因此,要采取技术措施和保护手段对井下应用的电气设备进行防护,确保电气和设备正常运行,以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1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概述
开展高质量的井下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目的一方面是确保井下电气设备运行的有效性,为生产安全、高效开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是避免因电气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而高质量的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作,体现在电气设备选型、安装、使用、维护等方方面面。一个完善的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系统通常包括技术规范、管理制度和各类监测装置。特别是随着中国对矿井安全事故重视度的不断提升,为确保井下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越发受到矿井管理者的重视。
2电气设备出现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2.1电网漏电和触电伤亡事故
受限于煤矿井下复杂、潮湿且多变的作业环境,在电气设备长期的运行中,即便做了充足的绝缘保护,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类漏电事故。而井下作业人员即使严格遵守各类安全规范进行设备操作,未与电气设备接触,但多数时候也会因为电气设备漏电而引发各类触电事故。此外,由于一些井下作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生产操作中无法严格对照安全规程操作,可能触碰井下高压带电设备,诱发伤亡事故。
2.2电气设备短路事故
井下生产通常都是不间断地持续进行,而电气设备在这种长期的超负荷运行中,自身供电线路极易因载流导体温度的不断攀升而发生绝缘损坏,诱发短路事故。此外,在井下生产作业中,电气设备出现电火花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但这些电火花若接触到周边干燥的木质支架或绝缘材料便有可能诱发火灾;当电气设备连接接头接触不充分时,一旦通电,便会导致接触点电阻增加,进而引发局部温度升高,引起火灾事故;若电缆接线盒密封不到位,在井下潮气的长期侵蚀下,时常会出现短路现象,进而有可能引燃煤层,诱发火灾。一般来说,因短路而引起各类过载事故时,设备电流值往往会大幅超过额定数值,极易引发绝缘体破损,导致火灾出现。
3预防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
3.1预防漏电和触电
针对电气设备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对于漏电的预防,应当对设备的具体型号进行检查,加强对实际应用过程中采用的电缆情况的检查工作,同时,要做好相应的接地保护,通过对中心点绝缘供电系统的应用,对电气设备在应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漏电事故进行预防。在开关跳闸位置处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将检查漏电保护装置安装在高、低压配电线上,对于高压配电线上的检漏保护装置的安装,要具有选择性,而针对低压配电线上捡漏保护装置,应采用具有闭锁的装置,在没有进行这两种捡漏保护装置安装的情况下,应安装自动切断漏电装置,当出现漏电现象时,该装置会自动运行,对发生漏电的装置切断。
在煤矿井下作业过程中,为了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井下作业人员不得接近或触碰电器设备带电体,如果因为工作原因,必须触碰,为了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应当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例如,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靴等,同时,各项操作则应严格的依据《煤矿安全规程》中的各项要求进行,從而将触电事故的发生几率能够控制到最低。此外,对于带电设备,应当利用导线将设备进行接地处理,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3.2预防电气设备失爆问题
煤矿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失爆将会对设备的性能造成严重破坏,导致设备无法继续在生产中该应用,这会影响生产工作的开展,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可见失爆对于煤矿生产的重要性。
对于煤矿井下的采用的开关电闸,以及动力设备,应当采用防爆外壳,从而使该项类型的设备在应用期间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提高设备在应用中的安全性。针对采用防爆外壳的设备,隔爆外壳要具有一定强度,即使隔爆壳内发生了爆炸,因为爆炸形成的力不会对外壳造成皮坏,也不会引起外壳变形,保证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电火花,或者出现火焰时,能够被冷却。此外,也可提前将电源切断,选择安全性更高的电路,通过巡检、周期性检查,对防爆装置的情况进行详细检查,确保设备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此外,还要矿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应用问题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并且还要对员工的进行考核,保证所有员工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同时,还要指派专人对井下电气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后,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避免电气设备出现“带病作业”情况,保证生产的安全性。
3.3加强接地保护的检查
3.3.1机电硐室和大型电气设备的值班人员或操作人员,必须在交接班进行一次保护接地的表面检查。其他有保护接地的电气设备,需要维检人员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表面检查。如果在检查中发现存在问题,要及时向相关人员反映,并督促及时处理,在处理后,再进行一次检查,没有问题后,将整个问题的发现和处理过程结果记录。
3.3.2在安装新的电气设备或移动旧电气设备后,必须详细检查安装或移动后的接地保护可靠程度,不可以用电气设备上一个使用阶段的状态来代替当下使用阶段的状态。对于已经安装完成的电气设备,如果其运行过程中有较大的震动或位移,维检人员要随时检查,以防止在运动过程中脱离接地保护。
结语
伴随现代矿井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持续提升,电气设备对矿井生产的高效开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由于部分矿井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对矿井生产中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视不足,导致一些质量不达标的电气设备投入运行,也导致一些技术不过硬的操作人员参与到井下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中,提高了电气设备故障的发生概率,也提高了运行成本,极易诱发重大安全事故。针对此,结合实际,对当前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常见的安全事故和预防措施进行了总结分析,以助力矿井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魏如愿.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研究[J].能源与环保,2018,40(7):182-185.
[2]何兆才,马雁荣,温砚鹏.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引发的重特大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7(07):119+129.
作者简介:
段小江,男,汉,1989.02 陕西榆林,本科,榆林神华能源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