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研究
2019-10-15张嘉星肖爱云
张嘉星 肖爱云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发展,以非物质文化为代表的城市符号得以传承和显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之路较为艰难。尤其是受新媒体视域的影响,传统文化之中凝练的生态韵味、文化传承面临尴尬的局面。本文围绕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价值、存在问题及传播策略展开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传播
在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出了很多丰富的文化宝藏。尤其是其中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人类应该珍视的知识宝藏。在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受市场经济的冲击,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各类独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另一方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以此探究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径,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为探究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路径提供助力。
本文以山西省运城市为例,立足当前发展现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价值意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策略展开探究,使传统文化能够从濒临消亡的境地中转换过来,使传播非物质文化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
根据国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事件、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及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物质文化的推进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连,具有地域文化、民族特色、民族审美等多种特点,依据不同的声音、形象和技艺,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运城位于山西省,有着“关公故里”的美誉,它地处山西西南部,北靠吕梁山与临沂,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理风貌。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缘起于“盐运之城”,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规模,涌现出了张仪、司马迁、王勃、王之涣、司马光等历史人物,因此历来有着“五年前文明看运城”的说法。目前,运城文物旅游景点已达一千六百余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围绕关公文化、根祖文化、盐文化、德孝文化,运城传承和延续了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世界四大著名打击乐”之一的绛州鼓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的蒲州梆子;造型别致颜色艳丽的面塑“花馍”、天寒地冻之时赤脚露背的“背冰”等等。已经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处,包括民间文学类、音乐类、舞蹈类、戏剧类等等,形成了以万荣县的《董勇传说》、《绛州鼓乐》、稷山的《稷山高跷》、蒲州戏、皮影剧为代表的产业集群,都体现出了山西地区独特的艺术风貌和质朴的民俗风情。
二、新媒体环境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新媒体视域下,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和途径产生了变化。在对非物质文化进行记录的同时,衍生出了多样的传播方式。从新媒体的整体特点上看,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时代而言的发展历程,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不同的媒介信息存储模式,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工艺及民俗生活方式记录和统一起来,实现数字化的存储。同时,通过一系列的记录和存储方式,使新媒体受众广泛、传播便捷、发展迅速的特点加速显现出来。
三、新媒体环境下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存在的不足
(一)资源流失现象严重
运城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受到了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但是在“非遗”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资源流失现象严重、人们对“非遗”的保护意识不够、数字化记录的程序不科学、非遗保存工作效率低下等等。再加上非遗大多为传统手工艺人口口相传,因此存在着较大的保护难度,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收集存在较大的困境。
(二)传播途径受到限制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是推动非遗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根据传播特点的不同,在传播方式上可以分为静态传播和动态传播两种途径,暨网络图片传播和视频、音频传播。相关的数据库尚未建立,传播的途径较为单一。再加上受到网页关注浏览量等方面的限制,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
(三)资金政策支持不够
一直以来,运城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虽然意识到了传承非遗的重要性,但是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上,相关文化部门很少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加以落实,甚至还出现了占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等情况,导致非遗工作的推进面临尴尬的境地。
四、新媒体环境下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策略
(一)设立专项资金,建设数字化传播基地
相關部门要借助于当地政府资源管理的优势,进一步加大对运城市非物质文化的遗产保护力度,通过政策制定、人员优化、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力度。依托新媒体环境的发展模式,建立“非遗”传播基地、通过塑造数字档案的形式,加大对非遗文化资料的整合。在全社会形成弘扬传统文化的发展氛围。在“非遗”文化基地的而建设上,加大力度推广“文化平台+民俗书院”的发展趋势,助推“非遗”文化在社区载体上的传承,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化功能,坚持将文化基地打造成为传承“非遗”艺术的主要阵地。
(二)整合信息数据,拓展知识产权保护途径
借助于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运城市相关文化部门要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品的保护深度,通过建立非遗网络数据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项价值内容全方位的呈现在大众面前,围绕新媒体“全覆盖”的传播优势,避免非物质文化的收集出现碎片化的发展局面。以闻喜县“北垣花鼓”为例,在这一非遗文化的保护上,要结合数字化电子信息技术的产业优势,围绕运城市花鼓文化艺术,建立一个系统、科学的资源库。通过对“北垣花鼓”“万荣花鼓”等同根系戏曲艺术资源的收集,对将相关音频、视频、文字信息进行集中整合,并且形成开放的资源系统,以设定登录账号的形式,供人们浏览和学习。在数字化信息的传输路径上,要确保对其进行水印保护、路径记录等,使大众能够保持科学的浏览、阅读和下载,进一步减少相关项目保护的资金需求。
(三)全媒体渗透,助力非遗文化宣传传播
利用新媒体优势,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制作“微电影”宣传、公益广告宣传等形式,发动网络、传统媒体等多方力量,形成强大的宣传力度,呼吁全社会的人们都能够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将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蹈、民俗等发展类型进行归纳和集中。例如,稷山县文化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不同的传播形式向人们推介非物质文化“稷王传说”,加强宣传。在实践活动上,积极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非遗传承人进社区等形式,以全媒体视域,拓宽非遗文化的传播路径。
五、总结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使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占据了重要的传播路径。这样的发展趋势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进来说,产生了独特的发展优势。为此,在以运城市为代表的非遗保护工作中,相关工作者要通过建设网络数字博物馆等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以活态化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受众在接受路径上,不再是被动的汲取,而是主动的传播。帮助运城市非物质文化建立一个开放、全面的传播环境,实现对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章向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 ――以“西安高腔”为例[J].探索与争鸣,2008,1 (7):57-59.
[2]董名杰.新媒体视域下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浙江省级非遗青刀木雕为例[J].新闻传播,2017 (13):15-16.
[3]林余坤.新媒体环境下传播闽派古琴文化的可行性研究[J].艺苑,2016 (1):91-94.
[4]赵海龙.新媒体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研究[J].新闻知识,2014 (9):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