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加强农村实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2019-10-15

丝绸之路 2019年2期
关键词:农村文化嘉峪关市人才队伍

娜 仁

【摘要】人才队伍是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主体,繁荣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离不开一支业务强、素质精的文化队伍。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要实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培养和选拔一支理解文化工作、甘于奉献、敢于承担重任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本文以嘉峪关市为例,对如何加强农村实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

【关键词】农村文化;文化建设;人才队伍;嘉峪关市

嘉峪关地处甘肃省多民族聚居中心区域,是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近年来,嘉峪关市委、市政府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逐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努力培养农村实用文化人才,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一、嘉峪关市农村文化建设概况

农村基层文化设施是农村实用文化人才脱引脱颖而出的必要条件。2008年,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将三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列为为民办的实事。当年,市财政安排投资60万元用于新建峪泉镇综合文化站,扩建文殊镇综合文化站和维修改造新城镇综合文化站,并于年底经过审核验收。同年,全面完成20个农家书屋建设目标,在全省率先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截止目前,全市三镇共有20个农家书屋,共有图书6.6万册,平均3300册。2013年初,嘉峪关市文广新局通过购买和向社会征集等方式,向三镇捐赠了覆盖政治经济、种植养殖、农村科普、家庭生活、文学艺术、少儿读物等各方面的书籍7000余册,充实了农家书屋图书藏量,激发群众阅读兴趣。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是农村实用文化人才的一个广阔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农村实用文化人才的各种制作技艺、酿造技艺、饮食文化等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一部分还成为农村文化产业的中坚力量,为农民致富奔小康发挥了引领作用。

截止目前,嘉峪关民间小调、嘉峪关民间故事传说、嘉峪关地蹦子、嘉峪石砚制作工艺、嘉峪关芨芨草编织、嘉峪关宝卷六个项目被甘肃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个项目(第一批:嘉峪关民间故事传说、嘉峪关民间小调、嘉峪关地蹦子、嘉峪石砚制作工艺、嘉峪关大轱辘车制作工艺、嘉峪关烤肉串;第二批:嘉峪关宝卷、嘉峪关文殊镇霸王鞭、嘉峪关新城酿醋工艺;第三批:嘉峪关楹联习俗、嘉峪关油饼卷糕制作技艺、嘉峪关大漠风雨雕石艺画制作工艺、嘉峪关芨芨草编扎工艺、嘉峪关文殊镇嫁娶风俗、嘉峪关面筋制作技艺、嘉峪关烧壳子制作技艺、嘉峪关灌猪肠制作技艺、嘉峪关锁阳油饼子制作技艺等)分别被嘉峪关市政府确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地方旅游的深度结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活态传承和产业化发展,峪关市组建了地蹦子、霸王鞭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队伍,建立了地蹦子、霸王鞭和新城黑醋酿造等10多个传承基地。

由于基础条件的不断改善,嘉峪关市三镇农村的民间戏剧、民间曲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剪纸、雕刻等)、民间手工艺技艺(包括工具和机械制作、烧造、染印、金属工艺、编织扎制等)六大类型的实用文化人才不断涌现,农村实用文化人才的培养训练和职称评定工作也扎实有序地开展。

二、嘉峪关市培养农村实用文化人才的具体举措

(一)高度重视,创设服务农村文化实用人才良好的环境

近年来,嘉峪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工作,嘉峪关文广新局多次召开工作布置会议,对三镇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工作工作做出部署,并定期召开会议听取三镇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工作汇报。三镇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为农村实用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利用宣传栏等媒体宣传各类农村实用人才的事迹,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通过宣传,使广大农民认识到文化在农村大有可为,借以激发农民学文化、立志成才的信心,提高农民申报农村实用文化人才评定职称的积极性。

(二)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实用文化人才综合素质

首先,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文化人才培训。三镇充分发挥村、组的积极作用,层层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制作等专业技术培训班。另外,扎实深入开展实践指导。通过“送文化下乡”活动,组织文化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村镇,现场分析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户的文化水平。

(三)搭建平台,发挥农村实用文化人才的作用

依托嘉峪关新城黑醋酿造传承基地、霸王鞭传承基地、地蹦子传承基地、风雨石雕传承基地、民间小调传承基地的带动作用,使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积极引导农民文化致富。

三、嘉峪关市农村实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总量不足

嘉峪关三镇现有农村实用人才占全镇农业总人口的比例还很小,拔尖人才、文化致富领军人才更是稀缺,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二)文化程度偏低

嘉峪关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实用文化人才数量偏少,专业对口率低,很难适应效益型、集约型、外向型农业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需求。

(三)人才外流严重

农村的条件比较艰苦,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优秀的文化人才不甘心留在农村,大多想到外地发展,以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另外,绝大多数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首先考虑的是到大城市发展,即使是农村出来的也很少愿意再回到农村。

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建议

(一)更新人才观念,营造社会氛围

农村实用文化人才是农村经济腾飞的翅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是农民致富的引领者,他们对农民的带领和带动作用最直接、最具体。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农村实用文化人才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雁头带阵”效用,提高全社会尊重农村文化人才的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让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

(二)加强培育引导,切实优化农村实用文化人才結构

在不断壮大农村实用文化人才总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公共资源对高层次实用型文化人才培育引导作用,进一步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不断与嘉峪关电大、甘肃省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合作,加大农村实用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利用省上、国家等免费培训项目,分期分批把农村实用文化人才送出去,开阔眼界,提高水平。

(三)建立完善相关机制,搭建农村实用文化人才持续增长平台

建立并完善有利于培养、选拔、使用农村实用文化人才的各种机制,努力激励农村实用文化人才健康成长。建立农村实用文化人才数据库,定期向社会发布,充分提高文化人才的利用率。建立、健全农村实用文化人才评价体系,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农村实用文化人才申报职称评定。同时,职称的评定要与相应的物质待遇相结合。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扶持农村实用文化人才的文化项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用于优秀农村实用文化人才的培养、宣传表彰等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为农村优秀文化人才提供创业发展的强大支撑,努力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曹明贵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本流动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陈立新.当前农村实用人才的期盼[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6,(5).

[3]陈宜兰.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促进农业经济发展[J].甘肃农业,2006,(10).

[4]符钢战,韦振煌,黄荣贵.农村能人与农村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07,(3).

[5]耿显家.实施农村人才开发刻不容缓[J].人才开发,2004,(2).

[6]李冷,余际从.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开发思考[J].经济问题,2007,(11).

猜你喜欢

农村文化嘉峪关市人才队伍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产业兴了 乡村美了 村民富了——嘉峪关市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让优质教育之光洒向每个孩子——嘉峪关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加快农村文化发展 助力新农村建设
勿使环保佳绩昙花一现——嘉峪关市环保局在工作中力推治污“强心针”
浅谈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构建新农村和谐社会之路径
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我国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人才队伍:发展机制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