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经济的噩梦进入下半场

2019-10-15和静钧

新民周刊 2019年37期
关键词:约翰逊谈判英国

和静钧

包括英国政府,几乎所有知名机构及经济学家,都异口同声地表示,脱欧对英国经济将带来重大影响。

以大陆法系、欧元为核心象征的欧盟,对普通法系并坚持使用英镑的英国而言,一直是奇异组合的存在,它们之间的离合并不在意料之外。2016年6月开启的脱欧进程,只是五百年前都铎王朝亨利八世的脱欧第二季。然而,亨利八世打碎的是欧洲神权的精神枷锁,迎来的是国家主权的兴起,卡梅伦发起的脱欧公投却是要剪断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血脉联系,跟着而来的是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和对未来前景的迷茫。

尽管继任者特雷莎·梅为争取最好的分手协议而奔波了三年,也只有眼睁睁看着英国这艘老旧邮轮在一头乱发的鲍里斯·约翰逊舰长的莽撞指挥下,正要以“无协议脱欧”的硬着陆方式撞向欧洲的冰山。包括英国政府,几乎所有知名机构及经济学家,都异口同声地表示,脱欧对英国经济将带来重大影响。

在探究影响的正反效应及程度,以及明确哪些属于现时影响或远期影响之前,有必要把英国退出欧盟朋友圈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准备期、协议期、脱离期。以公投为界的前期为脱欧准备期,以公投以降、宣布正式脱欧为界的这一段时间为协议期,宣布正式脱欧之后为真实脱欧期。

准备期是舆论与政治交锋期,脱欧只是一个公共议题,对经济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协议期则是公共议程期,是个有既定目标的公共决策期,对经济的影响开始显现,但有可能一些潜在的影响还没有显性化。进入真实脱欧期后,之前预测的经济影响将可能显性化。大部分经济学家论断脱欧会重创英国经济,都基本上是指未来的脱欧期的可能症状,而非指当下的经济。

草率的准备期:疑欧主义经济论证

疑欧主义在英国是神一般的存在,它根植于大英帝国长达两个百年的对大陆进行“离岸平衡手”的角色扮演的荣耀历史,来自于驱动工业革命及民主议会政治后长期享有的一枝独秀的经济霸主地位。而肇始于法德煤钢协议的欧共体及今天的欧盟,英国只是个局外人。随着德国经济的扩张及在欧盟主导地位的牢固,英国在这一组织里的地位越发尴尬。

疑欧主义者在2008年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之后,从问题丛生的欧元区及竞相提高福利开支的欧盟穷国身上,找到了脱欧必要性的论据,每年高达200亿美元的会员费负担,令英国民众大为不满。欧盟加诸英国的农业产业政策、企业增值税等财税政策,也令英国不痛快。英国民众对欧盟不断提升的官僚主义及浪费低效深恶痛绝。移民的增加带来犯罪率的上升及劳动就业市场的压力,使疑欧主义从精英理论普及为民粹运动。

英国民众对欧盟不断提升的官僚主义及浪费低效深恶痛绝。移民的增加带来犯罪率的上升及劳动就业市场的压力,使疑欧主义从精英理论普及为民粹运动。

声称自己是“留欧派”的卡梅伦,现在承认了三年前的那一个决定是多么错误。卡梅伦为了不再让古老议题困扰政府,承诺在其任期内进行公投。在这一公投前不久,卡梅伦通过公投成功扑灭了苏格兰民族主义者脱离英国的想法,公投的法律效力,足可以让某一个议题从公共舆论中消失足够长的一段时间。然而,“黑天鹅事件”发生了,脱欧公投居然通过了,法律上英国决意脱欧,已经无法逆转,第二次公投在英国不成文宪法中是不可能的。卡梅伦黯然下台。

准备期的特点是英国经济虽然远没有复苏到2008年前的经济水平,但各方面的复苏在问题重重的欧元区中格外抢眼,沉重的会费负担、不自由的自贸谈判,欧盟各种制度已经成为英国的一道关税壁垒。“如果脱欧了,我们会有很多好处”的宣传,确实在准备期没有给英国经济带来可见的负面影响,英国经济形势依旧看好,人们普遍相信,英国果真要脱欧,也会与欧盟达成一份“非常好的协议”,英国在欧盟时享有的经济一体化后自由进入各成员国的特权将可能保留下来,北爱尔兰的欧盟边界依然会是畅通无阻的。

艰难的协议期:经济的“回光返照”?

2016年6月23日公投,把英国带入了政治与经济的不稳定期,英国进入了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协议期。虽然事实表明特雷莎·梅并不擅长于各党派之间的斡旋,更不擅长于与各欧盟首脑谈判,但她积极奔走的热情,和多数老成政治家怕成不了事的忌惮,终于让梅首相的任期走进第三年。事实证明,英国最大的谈判对手不是欧盟,而是在英国内部,不仅在于在野党的抵制,更来自同一党派的不同声音。特雷莎·梅每一次好不容易与欧盟谈妥的协议,拿回到议会就会被毫无例外否决,有协议及有序退出欧盟的时间窗口在变小。鲍里斯·约翰逊划定的硬脱欧时间即10月底,已经临近。

在这一期间,直接受到冲击的是英镑的汇率。2016年公投结果一出来,英镑在货币汇率市场上惨遭抛售,英镑成了2016年全球“贬值王”,英镑对美元贬值了近17%,通胀率达到3%。

好在英国经济结构上以服务贸易为主,货物贸易并不占有优势,英国仅有6%的公司有商品出口到欧盟市场。在2016年山崩地裂般大幅贬值之后,英镑趋稳,通胀水平没有超出危险水平。货币贬值也有正向作用,航空公司推出了这样的广告:“曾经7美元的炸鱼薯条,现在只需5美元。太便宜了!”英国经济并没有预期那样受到很大的震动,2017年英镑似乎停止了贬值的趋势,甚至在2018年有了逆勢上扬的表现。英镑的良好表现,一直持续到了2019年7月23日鲍里斯·约翰逊上台。约翰逊无协议硬脱欧的决心,让英镑发生了协议期中的第二次震动。2019年8月,据一项对13家银行的调查显示,如果英国于10月份无协议退出欧盟,英镑将贬值到1英镑兑换1.1美元左右,达到34年来最低水平。在平静了近两年之后,英镑再次暴跌。

随着硬脱欧可能的上升,各方面的经济数据也不甚乐观。数据显示,英国6月制造业PMI为48,不及预期的49.2;建筑业PMII仅录得43.1,较5月份的48.6更大幅度下挫。2019年第二季度经济呈现衰退的迹象,环比萎缩0.2%。在美联储降息的压力下,英格兰银行表示在积极考虑跟风降息的可能。

尽管协议期如此的漫长和毫无结果,尽管留欧派人士对英国经济作出悲观的预测,但英国经济整体表现来看并不差,尤其是拿单个的英国与整体的欧盟比较,英国数据好看多了,如2018年延续到2019年的“就业奇迹”。英国国家统计局9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至7月,英国就业率升至76.1%,为1971年开始有可比数据以来的最高纪录,失业率从一年前的4%降至3.8%。不过,经济学家并不认为这些现象是可持续的,劳动力市场退热的时间已经临近。

脱欧后的苏格兰还会不会追随英格兰的结盟之约,也是个问号,北爱尔兰“硬边界”的出现,也给北爱独立运动一个新的刺激,未来的前景的不确定性更多在于政治,而非经济。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协议期中,尤其是在美国发起贸易战的背景之下,英国经济依然表现出了足够的韧性,这与英国经过几个世纪锤炼出来的老牌经济体有关。英国经济并不是希腊,也不是中美洲的香蕉共和国。脱欧并没有让英国削弱其固有的优势,更没有展现不堪一击的致命弱点。尽管一些贸易出口国如印度,习惯于以英国为跳板进入欧洲,英国的退出,使英国失去了这一潜力,但对其经济的冲击力并不大。脱欧后的英国,有可能更灵活地与更多的国家自主展开自贸谈判,如与美国“特殊关系”下的自由贸易谈判等,这些前景多少去除了经济一蹶不振的忧虑。但一回到自贸谈判及自贸协议多快能达成,会不会犹如脱欧协议一样,在冗长议会辩论耗尽人们的耐心,英国的前景就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那是政治经济学。

每年高达200亿美元的欧盟会员费负担,令英国民众大为不满。欧盟加诸英国的农业产业政策、企业增值税等财税政策,也令英国不痛快。

2019年8月21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访问德国,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一同检阅仪仗队。英国首相约翰逊要求欧盟重启英国脱欧协议的谈判,争取法德两国领导人支持。

真实的脱欧期:不确定性的集中兑现

现在一切似乎说之过早。英国和欧盟还在谈判中,谈判并没有结束。英女王已经签发了议会阻止约翰逊10月31日硬脱欧的决议。随着日子的临近,各方都坐不住。欧盟也不淡定。欧盟的整体经济表现,比英国差远了,歐盟甚至更倾向于与英国达成一份好协议。

从某种意义上看,约翰逊的“宁可掉入阴沟里死掉也要如期脱欧”,与大西洋彼岸的特朗普的“极限施压”谈判术,可能是同一路数。欧盟有可能最终时刻同意英国提出的苛刻条件,送出之前与特雷莎·梅达成的协议还要更优惠于英国的协议,则约翰逊这一招险棋胜出。但这样的可能性,对于官僚主义气息日益沉重的欧盟来说,非常低。这也意味着,英国人若要执意做某事,真可能掉入自己挖的坑里,逞强使诈也要看对手。

真实脱欧分为有协议的“软脱”,和无协议的“硬脱”。早在公投之际,很多经济人士及机构都发出自己的预测,所有的预测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英国经济必遭冲击,英国经济衰退在所难免。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报告说,“无协议脱欧”将让英国经济陷入衰退,推升该国失业率。

还在公投前,作为“留欧派”的英国财长奥斯本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英国脱欧之后,英国经济到2030年可能下降6%左右,这意味着英国每个家庭的收入每年损失4300英镑(6100美元)。报告中指出,加入欧盟的总体经济效益显著高于任何潜在的选择。也有报告指出,欧洲移民的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英国老龄化。若脱欧之后,这一现象将消失。从现在英国推出的移民政策可以看出,英国准许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工作两年,这一政策大概是应对脱欧后欧洲年轻移民减少的对策。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商业气氛下,企业有可能节制扩大规模,观望情绪上升,这些效应有滞后性,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观察出来。确定性是对企业行为而言相当重要的外部条件。剑桥大学的梅雷迪恩·克劳利等发表的一个报告中指出,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削弱了出口前景。长达三年的各式各类谈判,至今无一条成熟的谈判条款,这样的不确定性的累积,将会在脱欧成真时集中表现出来。

不过,另一方面,由于全球油价的下跌,困于贸易战中的国家容易向英国等提供更优惠的贸易条件,在所有国家都不好过的环境下,英国选择脱欧,也不见得是个坏主意。英国的朋友圈中,除有着“特殊关系”的英美关系之外,还有英语国家组成的集团,以及遍布全球的英联邦组织。新兴国家急于与英国建立金融服务关系,以帮助新兴国家本币国际化,英国在摆脱日益陷入官僚主义的欧盟之后,可以从省下的会费中拿出相当部分改善本国国民福利,英国的前景并非一片黑暗。然而,有着“分而治之”传统的英国,她的主要破坏力量,总是在内部。脱欧后的苏格兰还会不会追随英格兰的结盟之约,也是个问号,北爱尔兰“硬边界”的出现,也给北爱独立运动一个新的刺激,未来的前景的不确定性更多在于政治,而非经济。

猜你喜欢

约翰逊谈判英国
俄乌第五轮谈判
英国的环保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国家谈判改变了什么?
寻找失主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
新地貌标识
关于通过停战谈判结束朝鲜战争的思考
朝鲜的停战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