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视角下的中职《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研究

2019-10-14陈建春

山东工业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分析化学中职

陈建春

摘 要:分析化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化工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它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有一定的教学难度。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产业需求的变化,分析化学教学必须做出适当的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针对如何在创新视角下做好中职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进行相关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创新视角;中职;分析化学教学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04.205

1 引言

现代化工产业的特点是资金、技术、人才密集,生产规模大,对安全生产要求高,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连续性强,对节能、环保及物流要求也比较高,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了培养高素质、创新性技能型人才,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更好的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分析化学是中职化工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树立准确的量的概念,培养严谨的职业态度,使其具有初步分析、解决实际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从课程内容看,分析化学内容繁多,理论性强,实验操作要求较高,且与化学各学科的结合非常紧密,再加上中职的学生化学基础比较薄弱,在学习这门课时,会比较困难。因此,有必要对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进行创新,解决教学当中的重、难点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化工行业的发展潮流。

2 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清楚中职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这些问题整理清楚了,才能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在多年的分析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中职分析化学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分析化学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互结合的课程,理论知识需要实践的验证,实践的过程又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因此,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教学应融于一体。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把理论课和实践课分离开,理论课在教室上,实践课在实验室上,这就使得教学过程的“教”“学”“做”脱离开来,而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再者由于分析化学理论知识很多,大部分内容还很抽象难于理解,教师要花很多的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

(2)缺少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中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的是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而忽视了学生作为分析工作者应有的素质[1]。这些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分析化学的第一要求是数据准确;二是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熟悉计算机和各种软件,熟悉分析仪器的操作方法和简单的维修等;三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室习惯。

(3)教学方法落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还是过于陈旧,没有充分利用现代的互联网信息化技术,解决教学当中的重难点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本身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形式多样。而且在课堂教学中,一般采用的是“教师主导,知识为主”的单线教学模式,该模式的优点在于让知识点相对集中,使大量的知识讲授可以在相对连续的教学中一气呵成的完成,但是其弊端也是明显的,就是一定程度地强化了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却削弱和淡化了学生在领会知识和掌握技能方面的作用。

(4)考评机制单一。科学的、合理的考评机制可以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2]。传统的考评机制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平时作业来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这种单一的以教师评价为主的模式注重的是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没有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教学过程的评价其实更加重要,它可以实现课堂的随时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互评等多元的评价方式。因此,教学过程的评价,可以促进教师教学内容的优化,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创新性方法

从以上分析的存在于中职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可以看出,对中职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进行创新是势在必行的,那么如何进行教学创新呢?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创建理实一体的教学环境。“理实一体化”教學法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实践可以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理论教学与技能练习同步进行,强调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理实一体化学习的实现,关键是教学环境的建设,它不同于普通的教室或实训室,而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同时具备教学、实验、实训、职业培训等功能。一个好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环境,我们要实现几个功能,比如:教师在位置上可以“巡视”学生的操作,并且可以与学生进行交互;记录学生的工作过程,实现过程性自动评价;每个工位的操作视频可以转发至其他工位,既可以传播优秀学生的操作,也可以把学生的典型操作错误转发到其他组等。

(2)教学内容的创新。整合教材,建立适宜“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中,集中专业骨干教师,根据本专业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当地化工行业的特色,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和增减,编辑成适合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学案。如将分析化学教学分为四个模块,即酸碱滴定模块、氧化还原滴定模块、配位滴定模块、称量分析模块,然后根据每个模块分配实习任务,安排实验,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此外,可以加强计算机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特别在数据处理、仪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如通过Excel,Orign等软件的应用,学生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的模拟,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技能水平。

(3)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内容的教学。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内容的教学更加体现出分析化学的特色—“量”,所谓的“量”是指关系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实验操作的无误和严谨性、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等一些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科学态度[3]。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树立起准确的“量”的概念,以及相应的思维方式和专业理念[4]。教学中可以介绍有关国家的标准和实际案例,学生就能充分理解质量管理和控制,此外,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室习惯,并随时对学生的实验室行为进行考核评价,作为考评学生的重要内容。好的实验室习惯,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比如实验开始前要做详细的计划;保持完整的实验室记录;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简单维修;工作环境的整理(6S要求)等。因此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内容的教学,可以强化培养学生作为分析工作者应有的素质。

4 结语

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分析化学的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可能,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我们有必要以创新的视角审视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以此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全面,新时代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光宪.对分析化学教学的两点初浅看法[J].大学化学,2018(02)

:1-10.

[2]高明慧.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化学,2016(05).

[3]梁勇,金辉杰.分析化学实验中如何树立准确的“量”的概念[J].大学化学,2010,16(04):19-21.

[4]项玉英.检测中心分析测试中的质量保证[J].台州农业,2008(01)

:12-13.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分析化学》公布2019-2020年度优秀编委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水产养殖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初探
第一届中国青年分析化学家奖
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关于申请“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