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测量精度控制及影响因素
2019-10-14尹宜虎
摘 要:测量是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测量工作的精确度对后续工程施工的开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谓市政工程测量,就是结合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对构筑的尺寸、坐落等重要的施工信息进行精准的测量,以此使施工主体的安全得到全方位的保障。
关键词:市政工程;测量精确度;控制;影响因素
引 言
结合市政工程建设要求及实际情况,注重其测量质量控制,可使相应的测量工作开展更具针对性,避免对该工程测量效果、应用价值等造成不利影响,实现市政工程建设事业的长效发展。因此,在对市政工程测量方面进行研究时,应给予其质量控制更多的关注,实施好相应的控制计划,促使这类工程建设效果更加显著,获取利用价值良好的测量成果。
1市政工程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
1.1测量人员的影响。在实现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市政工程建设是最重要的手段,通过市政工程建设,不仅能够推动城市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还能够使城市建设效果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但是,由于市政工程施工,其施工与技术上的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不管是工作方面还是待遇方面的问题,都会对测量工作人员造成不利的影响。
1.2测量仪器的问题。在市政工程测量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测量仪器和设备,因此设备也成为了影响市政测量精确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测量仪器也在频繁的更新,因此要想从仪器方面提高测量精度,就要能够对仪器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化程度。对于传统的测量仪器设备而言,由于技術上的缺陷,使得仪器在测量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存在一些误差,同时在人工测量的影响下,该误差就会被逐渐放大,从而使误差带来的危害性增加。
1.3工程测量的管理问题。在现阶段的市政测量工作中,许多工程企业都没有意识到市政工程测量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在测量工作上有着较强的随意性,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工作人员也没有按照既定的规章流程以及技术要求来进行施工,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工作经验,从而使测量精度存在较大的问题,对市政工程建设的规范性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1.4测量方案的设计问题。在测量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现场勘查,再结合勘查结果,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测量方案是测量工作能够高效、高质量开展的重要基础保证。在测量方案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对测量目标和方法进行明确,要做到对整个项目的统筹规划,这样才能够使测量工作的精确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当前需要市政建设单位,在测量施工正式开展之前,没有给予测量方案设计足够的重视,没有结合实地勘察结果制定完善的测量方案,使得整个测量工作缺乏科学的规划以及合理的方案,从而导致后期工程测量管理工作难以进行,工程测量也难以顺利开展。
2市政工程测量精确度的控制措施
2.1保证地下管线工程测量交底到位。地下管线的铺设是市政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对于地下管线工程来说,在展开工程建设之前,应该对工程现场的原有管线分布情况进行详细勘察。同时,还要注意确认周边的排水系统设置情况,确定设计图中所标识的雨水和污水的井底标高位置,尽量减小误差。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市政地下管线工程测量操作时,主要的工作内容会涉及沟槽开挖前的测量以及管线基础测量、管道安装测量等。首先,沟槽开挖前测量应该根据施工图纸中的标识实现对中线的定位,可以应用极坐标法进行测量放线,要注意设置布设中心,确定起点、重点以及直线段的控制点,中线桩的间距应该控制在10m左右。然后用白灰标识位置线,在上口线的外部位置布设高程桩,将高程桩之间的间距控制为10m。其次,管线基础测量主要是根据管线中线桩以及设计基础宽度来把握管线的基础结构,根据管线接触结构的宽度来进行放线操作,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基础高程控制桩的布设。最后,在进行管线安装测量操作时,应该等到管线基础施工环节完成之后恢复中线,然后根据管线的具体结构类型选择有针对性的安装放线方式,这样可以使管线的安装测量工作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2.2建立并完善质量控制机制。根据市政工程自身情况及测量状况,在提升工程质量控制水平的过程中,可从制度层面入手进行科学应对。在此期间,应做到:(1)注重对创新理念、全过程控制理念的合理运用,为工程质量控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提供参考信息,从而为市政工程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实现对丰富测量成果的高效利用;(2)当工程质量控制机制逐渐完善后,应将其实施到位,为具体的控制工作开展提供科学指导,促使市政工程测量水平能够保持在更高的层面上,满足其质量可靠性要求。同时,应对控制机制作用下的市政工程测量质量控制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处理好其中的细节问题,促使相应控制工作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2.3地形图测绘。带状地形图的测绘工作对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在测绘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工程现场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还要对施工现场的道路边界以及人行道等公共设施进行测绘。实测带状图的范围一般为规划道路建设用地红线外30m。当地形图测绘工作完成后,测绘成果应该通过电子文件的方式打印出来。
2.4横、纵断面测量。要想使高程的精度得到有效保证,横、纵断面的测量是非常有必要的,要保证视线长度不能超过100m,相邻水准点的高差以及纵断检测面的高程差不能超过2m。对于一些重要的高程点,如铁路轨顶、桥面以及下水道井底等,应该按照转点来开展测量工作。进行道路纵断面测量时,可观测道路某一侧中央分隔带与主车道面层的交点,作为道路纵断面的特征点,特征点的间距为20m。当道路上方有人行天桥,下方有箱涵等构筑物时,应测量构筑物的范围、净空高度或深度等特征数据。因为纵断面数据不是直接来源于道路中心线,而是来自中央分隔带与主车道面层的交点,所以在纵断面图中应说明数据来源于道路的哪一边(一般情况下测量道路里程增加方向的左边)。当横、纵断面测量工作完成之后,要注意对最终的测量结果进行准确记录,要通过电子文件的形式将其展现出来,这样更加方便市政设计工作开展时对相关测量成果进行读取及应用。
2.5加强对测量流程的控制。在测量中,除了要加强对测量仪器的保护外,还要能够加强对测量流程的控制,要制定完善的测量流程,并要求所有的测量工作人员,都能够严格按照流程规范来进行操作。在整个测量流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参考站的设置,对于基准参考站的设置而言,要保证其周围视野的开阔性,其次就是对流动站的设置,要对流动站与基准站之间的距离进行严格的把控,距离既不能过远也不能过近,以此来保证高程精度和平民精度可以满足测量工作的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市政工程建设理念也有了较大的提升。高架桥、地铁的工程量巨大,且其结构较为复杂,工程测量技术的运用使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得到了技术支持和保障。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测量作业的手段也开始变得多种多样,这使得工程测量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保障作用得到了更加突出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陈婷婷.市政工程测量过程中精度的控制及影响因素[J].环球市场,2016(28):101.
[2] 陈春.工程测量过程中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初探[J].四川水泥,2017(9).
[3] 李树芬.市政工程测量过程中精度的控制及影响因素[J].建筑知识,2016,36(9):68.
作者简介:尹宜虎,出生于1987年1月,就职于山东军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