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玛丽·巴顿》中工人阶级男性角色的悲剧

2019-10-14方圆

西部论丛 2019年33期
关键词:巴顿玛丽

摘 要:在维多利亚时期,一部由女性执笔,正面描写阶级斗争,揭露劳资矛盾的作品《玛丽·巴顿》问世。本文以《玛丽·巴顿》中的工人阶级男性为研究对象,探讨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男性在家庭及工作的影响,从写作背景及盖斯凯尔夫人自身分析工业时期工人阶级男性力量消退的悲剧。

关键词: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工人阶级男性;男性力量的衰退

一、盖斯凯尔夫人的《玛丽·巴顿》

《玛丽·巴顿》是伊丽莎白·盖斯凯尔的代表作,描绘了在经济萧条时期在曼切斯特的工人阶级家庭的悲剧。滞销的棉花,倒闭的工厂以及不断攀升的失业人数让劳资矛盾急剧尖锐。约翰·巴顿就是万千底层劳工中的一个,用尽心血仍然挣扎在饥寒之中,接连不断的家庭悲剧更是让生活雪上加霜。反观资产阶级,他们仍能在精美装潢的家中举办酒宴,通宵达旦。小说在约翰·巴顿抽中暗杀任务,杀死工厂主儿子小卡逊中达到高潮。作为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的男性角色约翰·巴顿,是小说的真正的主人公。盖斯凯尔夫人曾谈到:“《约翰·巴顿》是小说最初的名字;他是我的英雄,拥有我全部的同情。“[1]这一点在她后来给拉蒙特小姐的信件中,再次被提及。他身上体现了古希腊悲剧英雄的高贵精神和善良品质。约翰·巴顿的悲剧不是他个人的偶然的,而是属于工人阶级男性的必然的时代悲剧。

二、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工人阶级家庭

维多利亚时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峰端,它改变了劳工的生活环境和方式,促使了工人阶级家庭的转型。家庭的主要功能由独立自主的家庭生产变成了出卖廉价劳动力来获得工资,支撑家庭开销,因此劳工的生活节奏和生活空间都被工厂做工分割得支离破碎。工业革命下,工人家庭生活的好坏通常由他们的工资决定。当他们长期处于低收入的状态时,家庭生活将极为困窘;如果碰上失业,饥荒,经济危机或者疾病,那他们的生活将更加绝望。除此之外,在机器简陋,环境恶劣的工厂中,长期高强度的做工,工人健康和安全得不到保障。如小说中描述的戴文保的住所“恶臭能将两个男人熏到”。[2]工业革命还打破了对“户”的传统定义,影响了家庭的结构。结婚的女性被迫出门寻找工作,在一些棉布厂里面,女性工人是主要生产力。工人阶级的青少年可能寄宿在亲戚家中或者出门找工作,女孩成为了家仆而男孩被工厂雇佣。

三、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

《玛丽·巴顿》展示的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是工人阶级男性的悲剧的首要原因。 盖斯凯尔夫人认为资本家创造了工人,这种关系如同弗兰肯斯坦和他创造的怪人,它不同于母子之间通过自然分娩传承着和谐的因子,相反,充满了对立和冲突。它强行将农民从土地中剥离出来,塞进工厂,这种改变让人难以接受。如同维多利亚时期的小说中一些诸如“难以表述的”“不稳定的”的词语来形容无法适应新环境的工人。他们如同新生婴儿,想要表达,想要他们的“家长”听见他们的声音并做出回应,这点从小说中约翰·巴顿伦敦请愿失败中可以看出。一旦工人拥有了话语权,这将变成一场灾难,所以资产阶级是绝对不会同意的。盖斯凯尔夫人创作伊始抱着对工人阶级的悲悯与同情,但她也清楚得知道在现实中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不可能相互谅解,而自身基督信仰所赋予的仁爱精神只得在小说中给予慰藉。盖斯凯尔夫人对《玛丽·巴顿》可能激化的阶级矛盾忧心忡忡,她反对任何形式的激进主义,工人的暴行在她眼中仅是血腥的复仇而非合理的政治述求。当上帝发现凡人修建的巴别塔正无限伸向他的神域,他在惊叹中将塔摧毁。当盖斯凯尔夫人发现继续塑造约翰·巴顿会非常危险时,她只能安排这样的一个男人在基督的仁爱精神中死去。

四、工人阶级男性力量的衰退

前面提到维多利亚时期的工业革命使女性通过个人劳动走进了更广阔的空间,不论主动与否,都促进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男性力量的削减。在《玛丽·巴顿》中,盖斯凯尔夫人塑造了许多工人阶级女性,她们走出家门寻找工作,积极参与社交事务,只有这样,女性才能改变他们的附属关系,并从与社会政治的隔离中解放出来。比如本文的女主角玛丽·巴顿,过去对请愿失败漠不关心,当她父亲与乔布讨论伦敦之行时,她宛如婴儿般陷入梦乡。然而工作增强了她的能力,使她认清了自己和工人阶级。同时工业革命削弱了男性对家庭成员的控制力。史蒂芬曾提到:”男性在家庭里的神圣领导权已经从他身上消失。他不再是国王,不再是看守人,不再是优秀的牧人或是令人敬畏的父亲,那些本是由血缘关系赋予他的。“[3]这种消退我们可以从第三十三章中,约翰·巴顿形如鬼魅中看出,等等诸如”没有一个鬼能比他的生命力更弱“[4]“他已不再是他”[5]的描述暗示着他作为一个男人和一个父亲的失位。其次,工业革命带给男性身体的损伤,进一步削弱了男性力量。工人阶级男性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做工中,极易受到损伤甚至致命的伤害。面对巨大的机器,工人阶级男性的无力与脆弱被放大。

五、结束语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在盖斯凯尔夫人笔下,工人阶级男性的悲剧是由工业革命、女性觉醒、男性力量衰退的必然结果。《玛丽·巴顿》这本书创造了许多性格迥异的男性形象,他们见证了男性在生产和家庭结构中的地位旁落。但同为深渊的居民,他们仍是有能力的工人、尽职尽责的父亲、热忱互助的邻居。这些善良的品质在他们的阶级斗争中谱成了一首动人的诗歌。

注 释

[1] ‘John Barton was the original title of the book; he was my hero, the person with whom all my sympathies went.

[2] ‘so foetid as almost to knock the two men down.

[3] ‘The holy headship of his own household has passed away from the man. He is no longer king and keeper, good shepherd and feared father over those, who by the ties of blood and kinship ought to have belonged to him.

[4] ‘No haunting ghost could have had less of the energy of life.

[5] ‘Himself, yet not himself.

參考文献

[1] 舒晓昀.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家庭类型分析[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2] Gaskell, Elizabeth Cleghorn. Mary Barton[M]. London: Penguin Group, 2012.

[3] ---. The letters of Mrs Gaskell[M]. ed. By J. A. V. Chapple and Arthur Pollard. Manchester: Mandolin Press, 1966.

[4] Schwarzkopf, Jutta. Women in the Chartist Movement[M]. New York: St. Martins P, 1991. Print.

[5] Sussman, Herbert. Victorian Masculinities: Manhood and Masculine Poetics in Early Victorian Literature and Art[J]. Cambridge: Cambridge UP, 1995.

作者简介:方圆(1993.8-),女,四川省乐山人,广西师范大学英语笔译专业,硕士就职四川传媒学院,主要从事英语雅思教学。

猜你喜欢

巴顿玛丽
西藏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难忘的八个字
巴顿(下)
巴顿(上)
和我一起玩
隐形的男孩(下)
女生玛丽莎Ⅰ
女生玛丽莎Ⅰ
女生玛丽莎1
一次失误的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