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育的利与弊及相应措施
2019-10-14柳莹王晨熙张亚迪
柳莹 王晨熙 张亚迪
摘要:互联网作为一门新的媒介技术,对不同行业的发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教育行业也不例外,网络教育正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雖然它与传统教育相比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值得人们去深思,本文主要对网络教育的利与弊作了深刻剖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优势;劣势
网络教育,换而言之,也就是指在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一种网络教育活动。此外,网络教育通过层层网络练习,把现实和虚拟现实结合在一起,传递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讯息。
一、网络教育的优势
(一)网络教育抵消了学习的局限,也扩大了学习资源
由于网络教育可以一天24小时无地点要求的进行,而不具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网络上广泛的工作人员提供更多学习和培训机会,使人们能够尽可能利用这一在线资源。另外,为了能够运用网络教育,学习者在一个国家共享教授资源或其他教育网站登录时,掌握了相关信息,丰富了教学内容,开拓了学习者的事业。
(二)网络教育使学习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从而进一步实现教育方面的公平性
网络教育扩大了全社会的接受教育范围,使更多的人有更广泛的渠道享受丰富的教育资源,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通过网络教育,学生可以接触到社会所有成员,使社会不同成员能够自主根据学习内容和形式的需要,一同享有优质教育资源,为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民学习社会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可为一些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学校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对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学校进行资源的分配以及补充,有利于教育公平的进一步实现。
(三)网络教育使学生获得一个终身学习的机会
网络教育并不局限与学校,往往在学校之外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各类社会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网络上寻求优质资源,从而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四)网络教育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网络教育包含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能够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参与感。网络为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印刷刊物,而是集图片,文字,声音,视频于一体的优质资源,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网络教育的劣势
作为一个新的教育模式,网络教育的优越之处是显而易见的,在某种程度上它给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但是,由于我国的网络教育尚处早期阶段,在技术方面还不够完善,网络教育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
(一)网络教育使老师和学生之间必要的情感交流变得匮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网络教育过程中,网络作为教育的媒介和载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以图像、文字、动画、数据等各种形式传播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来给学生答疑解惑,这种方式使得师生之间没有直接接触,有着情感交流薄弱的弊端。
(二)网络教育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和意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首先,网络教育要求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方面要求学生对网络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灵活操作和使用计算机。另一方面,这需要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独特个性和自律的意识。因此,互联网教育不适合中小学生,而是更适合大学教育、成人教育、持续和终身教育。其次,互联网教育在管理学生方面也存在缺陷:首先,互联网教育正常化和市场进程缓慢;其次,我国目前缺乏对网络教育方面的投资,使这一方面的发展变得极其缓慢;第三,我们也应把目光聚焦在网络教育的安全性上。
三、针对当下形势的改进措施
为了网络教育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扬长避短,结合实际,对网络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如下改进措施:
(一)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使边远地区的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教育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当辅导员,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老师是教育的关键,对学生的影响十分之深。网络教育的发展再给老师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网络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他们的培训,改变他们的想法,积极研究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将新的教育方法与网络教育理论相结合;学校还必须积极向教师提供合适的平台和培训机会,以便他们能够接触到互联网教育的先进思想和技术。
(三)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基础,充分发挥人机交互的作用,营造更贴近实际的培训环境,同时加强对网络学生的特点、心理和动机的分析研究,进一步研究如何根据网络环境教学质量获得评价和反馈,改进相应的评价和反馈系统。
简而言之,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有其两面性。互联网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在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教学改革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教学只有在结合其优点和缺点的情况下才能在现代教学系统中有效,在当前的“网络 + 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程艳林,詹健,庞燕.网络教育的利弊分析及对策探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4(06):154-156.
作者简介:柳莹,华北理工大学药学院;王晨熙,华北理工大学药学院;张亚迪,华北理工大学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