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新品种凌禾6109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9-10-14蒋守义

种子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

蒋守义

摘   要:根据当前玉米生产特点和农民的种植方式,近年来合理密植是提高玉米单产的主要途径之一。以稳产、广适为育种目标,经过连续4年南繁北育选育、配合力测定、多点品种比较试验,成功选育出凌禾6109玉米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广、耐密、稳产性好和脱水快等特点。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凌禾6109;选育;高产栽培技术

1   品种来源

1.1   杂交种来源

凌禾6109是凌海市沈海种业有限公司以L2354为母本、L472为父本组配的中晚熟杂交种。该品种于2014—2015年参加凌海市沈海种业有限公司的品种比较试验,两年平均比对照品种增产6.77%,具有高产、稳产、抗倒伏、米质优良及活秆成熟的特点。

1.2   母本来源

L2354是凌海市沈海种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用明2325和M54为基础材料杂交组配的二环系。后代经穗行选择、优中选优,并经配合力测定而确定的优良玉米自交系(见表1)。

1.3   父本来源

L472是凌海市沈海种业有限公司于2006年用先玉335父本和昌7-2为基础材料,后代经过穗行严格选择的综合性状优良的自交系(见表2)。

2   品种及亲本特征特性

2.1   杂交种特征特性

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69cm左右,穗位高95cm左右,成株叶片数约20片,雌穗花丝紫色,雄穗花药浅紫色。果穗为筒型,穗长约20.7cm,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穗中部籽粒为马齿,百粒重约40.2g,出籽率87.7%。主要优点为根系发达、耐密性好、米质好、高产稳定。主要缺点为喜肥力,为此应选择高肥水地块种植。

2.2   母本特征特性

辽宁春播生育期123d左右,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80cm左右,穗位90cm左右,成株叶片16~18片叶。雌穗花丝淡紫色,雄穗花药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6.6cm左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粒型馬齿型,百粒重约34.5g。主要优点为根系发达、适应性广、稳产高效。主要缺点为喜肥水,为此应选择更适合高肥水地块种植,合理增加种植密度。

2.3   父本特征特性

辽宁省春播生育期122d左右,幼苗叶鞘淡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60cm左右,穗位85cm左右,成株16~18片叶,雌穗花丝淡紫色,雄穗花药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5.2cm 左右,穗行数14~18行,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红色,百粒重约37.8g。主要优点为茎秆坚韧、抗倒伏、雄穗花粉量大。主要缺点为喜肥水、喜高光照。

3   杂交种栽培技术要点

3.1   栽培技术要点

凌禾6109属中晚熟玉米杂交种,高产、稳定,适合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适宜清种,保苗5000株/667m2左右。播种前一次性施玉米专业肥大约50kg/667m2作底肥(注意种、肥隔离)。播种前可采用种子包衣剂或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拔节期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或用甲拌磷、甲基1605颗粒剂灌心防治玉米螟虫。

3.2   建议试验和推广区域

适宜在辽宁境内≥10℃活动积温在2800℃以上的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域种植。

3.3   主要缺陷及生产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农户应在良种良法配套的原则下,根据品种特征特性选择适宜栽培管理措施。为防止过密倒伏,该品种合理种植密度控制在5000株/667m2,生育期间注意防治大斑病,在地下害虫、玉米螟、红蜘蛛高发地区注意采取综合措施加以防治。

(收稿日期:2019-07-01)

猜你喜欢

选育高产栽培技术
高原无公害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浅议脱毒马铃薯的高产栽培技术
瑞华麦520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浅析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茄子新品种“福茄6号”选育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施肥管理
吉林省黄秋葵新品种选育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