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探讨
2019-10-14高庆云
高庆云
摘 要:忽视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是产生基建投资失控现象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环节,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从推行设计招标制度、推行设计监理制度、推广标准设计、实行设计质量奖罚制度、实施限额设计、加强施工图的审核工作和提高设计质量等方面入手,把控制造价的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中,将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里程碑。
关健词: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控制措施
一、加强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应该说,控制造价必须从投资决策阶段开始抓起,这才是从龙头抓起,但是,由于投资决策时连方案都没有,要确定准投资额也确实不那么容易,尤其是民用建筑变化比较大,虽然是同一类建筑,可是由于建筑方案不同、设计标准不同,所选用的材料设备不同,所采用的结构形式不同(当然施工地点、方法、管理的不同也是造成造价不一样的重要原因),致使它们的造价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即使是建筑类别相同,但也很难有相同的工程造价。
1.设计阶段控制造价是花小钱办大事
只有在设计阶段进行造价控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控制造价。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百分之一以下,但正是这少于百分之一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到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所谓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包括工程造价和工程交付使用后的经常开支费用(含经营费用、日常维护修理费用、使用期内大修理和局部更新费用)以及该项目使用期满后的报废拆除费用等。
该阶段的造价控制不只是表面意义上的控制估算、概算、预算,而其实际意义在于通过控制造价,达到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即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控制造价。
2.设计阶段控制造价充分体现了事前控制的思想。
由于设计阶段毕竟是纸上谈兵,建设项目还没有开始施工,因此,是调整还是改动都比较容易,而施工阶段改起来就麻烦多了。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对其工程整个投资影响最大,可以达到90%以上,规划设计水平的优劣,对工程实物的投资、工程进度和建筑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2.1忽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长期以來,企业对于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绝大部分是在建设施工阶段。一般只注重施工预算、施工招投标、工程结算而忽视实施前的造价控制;只注重施工而忽视设计;只注重造价控制的形式而忽视其实质—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控制。其结果是事倍功半,造价控制效果不理想。
2.2经济技术人员与设计人员缺乏沟通合作
经济技术人员与设计人员工作不能紧密相结合,各做各的事,缺乏必要的工作协调和沟通,设计人员认为只要按设任务书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就行了,至于工程造价管理问题那是经济技术人员的事;而概预算人员也认为,按照通常做法,只要设计图纸完成后,根据图纸和有关定额文件、取费标准编制设计预算就行了。概预算人员大部分只会按图纸套定额进行概预算的编制,对工程设计的有关专业知识知之甚少,或根本不懂,这样的概预算人员,在进行设计造价控制的过程中,无法为设计人员提供重要的可采纳的意见。
2.3设计收费不科学
现行的设计费计算方法,不论是按投资规模计价,还是按平方米收费,没有任何经济责任,不管工程设计的质量好坏,不论投资超不超预算,甚至不管建设项目有没有实施,设计人员有没有到现场服务,只要出了图纸,就得给设计费。这种计费办法助长了设计单位只重视技术性,忽视科学性、经济性的观念。实际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设计过于保守或设计功能没有达到最优或在施工过程中随意变更,致使工程造价居高不下和决算价大大超出原概算,对建筑业的正常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
2.4缺乏相应的设计监督机制
从设计监理方面来看,设计监理在我国提起的时间已经不短.但在实际操作中设计监理基本仍停留在“推行”的水平,真正更能按照监理规范行事者可谓屈指可数。而业主单位的管理人员业务又不是很全面,许多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和缺陷往往在施工阶段才能被发现,一些必要的设计变更不能做到提前控制。
三、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
1.积极推行设计招标
设计招标可使投资者获得一个优秀的、满足项目使用功能、达到投资预期收益的设计作品,有利于设计方案的优化,有利于加大控制工程造价的力度,将投资落实在设计阶段,同时有利于促进设计单位提高设计水平。在评标中主要评价设计构思的巧妙性和新颖性、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劣和投资估算的经济性和合理性以及设计进度计划、投标人的设计组织方案等方面,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力求选择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条件下技术先进,在满足使用功能前提下注重优化设计、降低工程造价、以最少的投创造最大经济效益的设计单位作为中标人。
2.加强限额设计及其动态管理
把限额设计作为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手段具有以下优点:设计中以控制工程量为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克服了“三超”;有利于处理好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提高设计质量;有利于强化设计人员的工程造价意识,扭转设计概预算本身的失控现象,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使设计方案的投资被有效地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使其不超过估算值,找到一个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让两者科学地结合在一起,达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3.增强标准设计意识
采用标准设计,可以节约建筑材料,降低工程造价。由于标准构配件的生产是在工厂内批量生产,便于预制厂统一安排,合理配置资源,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节约建筑材料。
结语
总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虽然并不那么轻松,但它确是真正体现了事前控制的思想,确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花小钱办大事的目的,只有当业主(建设单位)真正把控制造价的关键阶段确立在设计阶段时,才能收到投资省、进度快、质量好的效果。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控制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中,将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杨增强.浅谈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山西建筑2016.35(16)
[2]何辉常,王静.浅谈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J].科技信息,2016,(20)
[3]杨玉叶.浅谈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J].科技风,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