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度+科技+监督”积极构建廉洁风险防控三道防线

2019-10-14陈娟

企业文化 2019年5期

陈娟

摘要:近年来,中纪委、国资委党委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等通知,对提高企业廉洁风险防控水平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安全环保技术监督中心纪委将廉洁风险防控理论应用于工作实践,抓住重要领域、重点岗位和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深入推进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不断提高预防腐败能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关键词:廉洁风险排查;廉洁风险防控

一、以“查”为起点,全员参与全面识别廉洁风险点,构筑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第一道防线

(一)摸清权力底数,建立风险清单,增强清权确权的科学性

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有岗位就有廉洁风险、有权力就有廉洁风险,全体员工坚持以清理为基础,以限权为核心,采取逐人排查、逐项把关、分层推进等方式,围绕人、财、物、事四个方面,全面清理审核各项职权,明确权力的责任主体,确定业务事项的类别、行使依据,编制制度目录、业务流程目录,绘制业务运行流程图,确保权力无遗漏,彻底摸清权力底数。

(二)设定风险权重,量化風险等级,增强风险防控的准确性

围绕权力运行主线,从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入手,对查找出的风险点,从廉洁风险发生概率和造成损失的两个维度,对应得出5类风险,举例说明,廉洁风险发生概率分别为每周、每月、每季度、一年内以及一年以上,对应的权重为0.5、0.4、0.3、0.2、0.1,造成的损失从经济财产损失和品牌信誉损失两个方面进行衡量,分别为5分、4分、3分、2分、1分,将发生概率的权重与造成损失的分值相乘,即可得出该风险的等级程度,分为极高、较高、高、中、低五类。

(三)确定责任人,绘制职权运行图,增强节点风险的可控性

对制度的内容提纲挈领,通过定岗、定职、定责,优化和细化管理业务流程,将各个业务环节用流程符号呈现出来,绘制出各个岗位的职权运行图。廉洁风险点各环节上逐一标明控制节点的具有管理职责的直接责任人,将风险点与责任人一一对应,并要求一个责任人不得担任两处以上廉洁风险节点的直接责任人。

二、以“防”为重点,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打造廉洁风险防控联合防线

(一)建立健全制度系统建设,凸显制度预防作用

一是梳理规范制度,填补制度空白。查看已建立的制度是否存在廉洁风险,是否符合实际,并根据工作和管理的需要不断创新,根据新情况、新特点、新倾向不断修正现有制度,确保各项权力运行和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二是狠抓制度执行力,严格落实制度。加强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及时解决各项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运用科学合理管理模式,凸显权力制衡作用

从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之间的相互分离和有效制衡入手,对各项权力有效分解,进一步明确权力使用界限,按照定岗、定责、定员的要求,体现岗位设置的不相容性,确保权责利对等,特别是人、财、物管理等权力运行过程中的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和容易产生腐败的高危环节,做到有限用权、审慎用权。

(三)健全完善公开机制,凸显监督制约作用

一是对“谁有权,有哪些权”进行公开,将已建立的廉洁风险清单、权力运行流程公开化,对各岗位具有的权力、权力行使的部位及责任人实行全面公开,接受监督;二是将权力运行事项的有关信息、全过程全面公开,主动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三是将在合规管理监察、内控检查、审计监察等专项监察中已出现的廉洁风险点、责任追究的责任人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强化电子监察信息系统运用,凸显科技制约作用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逐步实现传统廉洁风险防控到信息化防控的转换,通过不断完善全覆盖的电子监察系统以及集中督查、重点督促等方式,对廉洁风险的种类和风险等级进行迭代和调整,对出现的重大廉洁风险及时公开预警,逐步实现网上实时动态监控,做到信息可监控、行为留痕迹、过失可追溯。

三、以“控”为关键,多措并举构建“大监督”格局,打造廉洁风险监督制约防线

(一)加强对风险防控的专项管理,有效制约权力运行

一是开展专项检查。持续开展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的专项检查,“两个责任”落实情况的检查、内部巡视监督,对廉洁风险排查的开展情况进行大摸底、大检查;根据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风险等级的高低程度确定合规管理监察的重点和应采取的技术方法,从而达到风险防控目的。二是将廉洁风险防控与内控审计相结合。充分发挥内控审计的检查、监督和评价职能,做好专项审计和内控检查工作,通过发现的廉洁风险,不断修正企业的管理制度,堵漏管理风险。

(二)加强对风险防控的常态控制,有效制约权力运行

一是每年定期集中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每年根据岗位变化情况、人员变化情况、管理事项变化等,对廉洁风险开展一次地毯式全面排查,对廉洁风险进行再甄别、再筛选,查漏补缺。二是动态更新调整廉洁风险类别和等级。结合日常监督检查,以及每年开展的合规管理监察内容和报告结果,对发现的新增风险进行扩充、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和职权运行流程图。

(三)加强对廉洁风险的重点控制,有效制约权力运行

一是抓好重点领域,突出抓好工程建设、物资采购、修理修缮等重点领域,特别是集团公司级、公司级投资项目的监督控制,杜绝廉洁问题的发生;二是抓好重点部门,加大对人事(组织)部门、财务部门、物资采购部门、工程管理部门等重点部门的防控力度,及时协助相关单位和部门建章立制,堵塞管理漏洞;三是抓好重点人员,对处于关键岗位上的,掌握人、财、物、事权力的人员实行必要的轮换机制,尤其是风险等级越高的岗位,交流的年限应当越短。

四、结束语

做好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要坚持以重点带全面,以节点促整体,才能确保风险排查不留死角,防控措施不留漏洞,做到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确保风险防控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