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长的离别

2019-10-14赵紫亮

锦绣·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奥斯卡

赵紫亮

摘 要:一直以来,伊朗电影总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一方面,在主流西方电影普世价值观的熏陶下,东方电影特别是中东地区电影很难获得与之相对应的市场。文化的差异,也让观影者难以理解电影本身所要传达出的深层含义;另一方面,在电影工业落后的情况下,没有大场面,没有精致的布局,也很难让观影者获得观影刺激,从而导致中东地区的电影口碑评价失真。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伊朗电影——《一次别离》,就处于这样尴尬的境地。区区30万美金的制作成本,没有3D、没有IMAX宽屏,这让这部优秀的电影在中国地区并没有上映,但《一次离别》这部电影却在2012年斩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无疑让这部电影走入了一个漩涡之中,而这个漩涡的中心讨论的依然是电影故事本身与电影工业之间的关系问题。那么本次向大家介绍这部电影,我们会从故事梗概、故事解读、理论分析这三个方向出发,来全方位点评一下这部来自伊朗的《一次别离》。

关键词:伊朗电影;奥斯卡;文化差异

一、故事梗概

纳德与西敏是一对夫妻,他们的女儿叫特梅。西敏希望一家三口移居国外,但是纳德坚决反对,原因是纳德的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症需要照顾。两人为此对薄公堂,准备离婚,但是法院驳回了她的请求。西敏赌气回了娘家。西敏走后,纳德分身乏术,聘请了一位护工瑞茨照顾父亲。但是,父亲如厕问题始终困扰瑞茨,依《古兰经》教义,她感到禁忌重重。瑞茨的女儿陪伴在她左右,也令她分神。几天下来,纳德某次回家发现,父亲被绑在床上,而瑞茨却不见其踪,出与愤怒的纳德推倒了瑞茨,并把瑞茨赶出了家门。没想到怀孕的瑞茨竟然流产,瑞茨丈夫怒不可遏将纳德告上了法庭,他们各执一词,双方激烈交锋,几个回合下来,结果却是出人意料.......

二、故事解读

1,电影中对于“体面”的解读。

在电影中,无论是纳德的妻子西敏,还是特梅的家教老师都称纳德为“体面”的人。而这样一位“体面”的人,面对法庭、面对《古兰经》时,依然选择了撒谎来开脱自己的罪行。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纳德应该在伊朗社会属于中产阶级的人,过着有车有房的生活,也有着不错的工作,也请得起女佣来照看自己老年的父亲。但也就是这样“体面”的背后,我们能捕捉到什么呢?给瘫痪的父亲洗澡的时候,抱着父亲嚎啕大哭;把瘫痪父亲送到丈人家后那一脸的疲惫;面对拘留的判决,对法官歇斯底里的大叫....种种这些在所有人看来都不是“体面”的表现。我认为在这里,导演应该是借助“体面”这样一个概念来展现新一代伊朗中产阶级所面对的最真实的生活。“体面”的背后暗含着疲惫、心酸、压力,这很好理解,因为其实在很多国家在很多地方,这也就是真实的中产阶级的模样。而就是在这样广泛共性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到伊朗是一个穆斯林国家,每个人都应该遵守严格的教义,但是纳德在本片中,并没有遵守教义。面对牢狱之灾他选择了撒谎;面对阶级不同的女佣与家教,他的表现也并不是像一个“体面”人一样,而是区别对待,这从称谓上可以表现出來,称女佣为女士,称家教为太太;在面对女儿的质疑时,不敢说出事实的真相。这些林林总总都是不“体面”的表现。我认为这是导演特意安排的深层含义。在“体面”这样一个大前提下,突出了主角纳德内心对于真主、真理、榜样等一系列问题的挣扎。这种挣扎来自于社会现状、来自于个人社会地位所赋予的压力、来自于生活的冲击。而对于这种“不体面”,导演在故事中也没有给予最终的回应,纳德并没有坐牢,也并没有像其他宗教地区电影一样受到了真主的惩罚,而仅仅停留在内心的层面。

2,电影中的角色的映射。

在电影中,纳德的老父亲,一个患有老年痴呆的老头。被很多专业影评人称为象征着逐渐衰老的伊朗社会。这很好理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伊朗社会正在被世界所接受,而伊朗国内也悄然发生着巨变。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穆斯林信仰开始崩塌,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忙碌着。阶级固化现象开始变得日益严重起来。女佣的女儿和纳德的女儿之间也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隔阂。本片中由于阶级不同而产生的冲突,也是值得耐人寻味的。女佣瑞茨的丈夫失业很久,天天被债主逼得东躲西藏,在第一次面对纳德的应聘时,是那样的低三下四,以以退为进的方法来和纳德讨价还价。在法官面前,那样的歇斯底里,那样的无可奈何,除了用头撞门,他似乎没有任何办法来应对来自纳德的谎言。在影片最后,当他知道自己的妻子由于信教而拒绝发誓的时候,那种深深的无力感,那种被羞耻的感觉是能够让观众感同身受的。再说到瑞茨的女儿,那个漂亮的中东小女孩,大多数情况下,眨着自己的大眼睛,在观察大人们的世界,带着好奇的目光在审视着这个社会,而随着影片时间线的推长,由于父辈们的矛盾激化,纯真的目光中逐渐蒙上了仇恨。而纳德与西敏这两个影片中男女主角,我认为也分别代表着伊朗新一代中产阶级份子中的不同人群。西敏代表着新中产阶级的留洋派,坚持从女儿未来的角度出发来看问题,不惜以离婚为代价都要为女儿创造良好的环境。认为国外生活就是好的,就是完善的,女儿能在国外获得自己幸福的人生。然而对于自己的祖国和婚姻没有任何的不舍,这很像我国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出国热,从而映射出了伊朗的一个社会问题——人才流失。然而丈夫纳德并不是这么认为。抛开老年痴呆症的父亲不谈。在我看来,纳德还是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并且不愿意离开这个熟悉的地方,它代表着伊朗新一代中产阶级的守旧派。重视对于孩子传统文化的教育、重视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问题。然而,像纳德这样的守旧派,导演埋下了一个十分隐蔽的线索,那就是当纳德面对一切问题的时候,都会让自己的女儿为自己做出选择。表面上这是尊重自己孩子的表现,但是在我看来,这种表现之于男人、之于父亲,他是在逃避,不愿意自己来面对问题,从而让女儿来为自己面对和选择。就像守旧派一样,守着自己认为的“体面”,绝不愿意做出任何让步和妥协。

3、极端情况下人物的表现

在这里我们之举2处电影中极端情况下人物的表现来剖析影片的情感传达。

第一处出现在家教在法官面前作伪证,以及在学校手触《古兰经》发誓,这两个场景。可能是相信纳德“体面”的原因吧,家教在第二次出场的时候,在没有串供的情况下,心甘情愿的为纳德做了伪证,证明纳德并不知道女佣瑞茨怀孕的情况。从本片段,我们可以看出家教在作伪证的时候情绪并没有太大的波动,就算是面对瑞茨丈夫的质问,家教依然处于比较平静且真诚的状态。我认为这是一种对于宗教信仰的讽刺,也印证了伊朗社会的穆斯林信仰正在逐渐崩塌。然而,在瑞茨丈夫大闹学校,拿出《古兰经》要求家教对着真主发誓的时候,我们能够捕捉到家教此时的内心状态,应该是有较大起伏的。虽然她依然选择当着《古兰经》当着真主当着所有人的面撒谎。但是撒谎过后,她还是选择驱车前往法院翻供。在观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到故事的走向会是这样。但其实我认为这样的处理,除了故事情节的需要之外,应该是带有一些宗教和穆斯林价值观色彩的。前面我不断的提到伊朗社会的巨变,可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虽然伊朗整体社会的信仰正在崩塌。但是深深扎根与伊朗人民心中的价值观并没有改变。虽然这种价值观有过动摇,但是它并没有完全倒塌,人们依然在这样的问题面前会受到良知的谴责,最终还是会选择站在真实的一方。这样的一个先伪证后翻供的情节过程,外化为家教和纳德关系上的改变,从最早纳德与家教之间的热情,到电影结尾的互不认识;从在法官面前义正言辞的说着假话,到面对《古兰经》发誓后的神情迷茫;从直面瑞兹丈夫的质问,到心虚的回避纳德。这些种种细节,都透露出家教巨大的心理压力,以及内心巨大的拉扯、挣扎。

第二处是在影片的结尾处。当法官询问特梅选择监护人的时候,特梅剧烈的心里变化。在画面的层面上,我们能直观的看到,特梅挂着泪珠,不断的向法官说着我决定好了,我确定等一系列话。而当法官让纳德和西敏回避时,特梅望向父亲的那一眼,那一个放弃但又不舍的眼神,是深深震撼我的。就像影片发展的时间线一样,虽说影片是一个很简单的离婚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其中包含了太多需要特梅判断和选择的东西。特梅的选择固然是难以做出的,但是特梅心中活动依然是丰富的。对于父亲行为的价值判断、对于母亲意图的理解、对于爷爷的爱,太多的情感集中于特梅的心中,而面对法官冰冷的发问,我们足以感受到对于一个12岁女孩儿是多么的残酷。而本片是开放式的结尾,到影片结束特梅始终没有做出选择,留给观众的,同样是向特梅一样的复杂心理活动以及剧烈的心理挣扎。

三、理论分析

《一次离别》这部伊朗电影,从技术的层面分析,镜头处理很干净,镜头语言也十分丰富。从布局到剪辑都很有中东穆斯林风格,那么在此,我选取三个我认为比较重要的点来从技术层面来阐释一下这部电影。

1,影片开头的长镜头

影片开始,镜头固定在纳德和西敏俩人中间,通过一个长达4分钟的长镜头,向观众展现了一对矛盾的夫妻,通过镜头的推拉摇移,把夫妻矛盾推向了一个更加尖锐化的境界。其实如果不是电影中的台词,对环境有一定解释的话。单从这个长镜头,我是无法判断,这是处于法院之中的。但也就是这样单一的镜头语言,在纳德和西敏走出法官办公室的时候,给观众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伊朗法院的环境。嘈杂、混乱、甚至是拥挤,从这个法院的一角,我们能够大概捕捉到,伊朗现在的社会环境。社会问题因为阶层分化的严重性已经走到了不容乐观的形势。我们可以通过随后的几个分镜头补充,可以了解到,被法警扣走的人包含了从青年到老年的很多人。而分镜头的补充,对于之前的长镜头也是一种很好地诠释。我们知道,长镜头的运用除了导演炫技的因素之外,更多的是交代环境,以及突出剧情,而本剧开头长镜头的纯熟运用,一方面向观众完整的交代了第一个戏剧冲突,而另一方面,全方位地向观众交代了,伊朗法院真实的办公情况,以及伊朗社会现状的真实缩影。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足以见得导演功力之深。

2,影片节奏

本片的节奏,是我重点关注的一个点。我们知道激烈的戏剧冲突,可以用比较快的影片节奏来凸显人物内心、交代情节紧迫性。但是唯独《一次别离》这部电影,全片节奏高度统一,无论是对于矛盾的刻画,还是对于日常生活的普通描写,统统采用一种缓慢的节奏贯穿全片。这样处理的结果我认为之于本片,是非常合适的。因为,本片更多关注的的是对于伊朗社会阶级不平等所产生的问题以及伊朗社会现象的考察与反思。所以以这种单一节奏叙述的电影更能够展现伊朗的真是社会情况,同时,这样缓慢的叙事节奏,对于本片激烈的矛盾冲突,并没有拉低紧张感。相反,加重了一种挣扎的无力感和真实感。因为,我们的生活本来面目就是这样。当我们遇到困难或者是不幸的时候,我们总会希望时间会过得快一点,让不开心的事情快速的离开我们。但生活往往并不会因为我们遭遇的不幸而加快脚步,而是讓我们觉得时间越过越慢,越来越煎熬。而本片的节奏控制也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充分的给予观众一种真实的拉扯感。而从美学概念对本片节奏展开分析,我们能够看到本片与观众之间保持了一段非常好心理距离,一方面,这种故事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的贴近生活;另一方面,由于异域环境的原因,这又让观众对这部电影产生了距离感,由于这种适中的感觉,所以这部电影一方面会带给观影者审美的享受,另一方面也会将观影者带入电影本身的剧情当中,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影片中所要传达的情绪。在这一点上,影片节奏的把握可以说是相当高明的,同时这也是本片能够获得成功的关键。

四、结语

本片采用开放式结尾。当纳德和西敏走到了法院的走廊焦急的等待特梅的选择的结果的时候,本片到此戛然而止。而在这个时间轴上,本片导演采用了一个平行蒙太奇的拍摄手法。一道玻璃门把纳德和西敏分割开,纳德清楚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而西敏则是在玻璃门毛玻璃的映衬下变得模糊。配合本片开放式的结尾,不禁让观影者从对于特梅选择的关注,拉到了这对夫妻身上。这种蒙太奇的运用本身,除了凸显出二人焦急的状态,同时也显示出在这种离别的情况下,二人的形单影只。他们还爱着对方吗?也许吧,但是离别的时间终于到了,虽然一起经历了很多,但终将还是会分开,平行蒙太奇的运用也呼应了本片的片名《一次离别》。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席勒.《美育书简》.金城出版社,2009年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奥斯卡
暖!一猫有难,众猫支援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
动物奥斯卡
奥斯卡
阿达姆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