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大学音乐教育中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019-10-14廖果
廖果
摘 要:大学是我国最为主要的一个人才培养场所,能够为我国现代化经济发展输送一批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音乐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素质教育背景下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高校加强对学生的音乐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文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得学生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从而达到升华学生情感的目的。
关键词:大学;音乐教育;鉴赏能力;培养;重要性
1 培养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1.1 激发学生的共鸣
众所周知,一部音乐作品的魅力除了包含其自身的和谐美和韵律美之外,还包括其留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这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在对音乐作品《狮王进行曲》进行鉴赏过程中,留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可以有效增强高校大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外,在对《黄河船夫曲》进行鉴赏的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发挥自己的想象,从音乐的粗犷气质中感受我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坚韧性格,有利于发挥学生对音乐鉴赏的自主性。在对《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曲的鉴赏过程中,音乐教师用质朴、简洁的语言首先对曲调进行描述,有助于把学生的情感引入一个优美的情境中,进而对其想象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助力。在对《牧童短笛》进行鉴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音乐作品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创设一幅优美的生活场景:暮色黄昏,青青草地,山涧流水,无忧无虑的牧童手持短笛,尽情放歌,怡然自得。通过对优美意象的描述,能够唤起高校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向往,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2 丰富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
音乐教育将艺术思维同逻辑思维相融合,最大限度启迪了人类的智慧。众多的优秀音乐艺术作品皆呈现出了异彩纷呈的情感体验,这些优秀音乐家在相应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创作了音乐作品,透过音乐表现出相应的时代背景以及社会现实。音乐鉴赏过程中,可以无形之中帮助学生习得音乐基本知识,尤其是在开展相关音乐教学互动环节时,直接触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爱好,在进一步的作品分析之中发展自身感知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最终丰富学生想象力,提升创造力。
1.3 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对大学教育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不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将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融入大学音乐教学中,有利于学生良好世界观的养成,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优秀的音乐作品,学生还能通过挖掘作品的深層含义来感悟人生,用更加理性的目光分析社会问题,进而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例如,在对《黄河大合唱》这首比较悲怆的歌曲进行赏析时,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中华儿女坚强勇敢的民族精神,从而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除此之外,音乐本身就兼具艺术美和自然美,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升,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缓解压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2 音乐鉴赏课堂存在的问题
对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1)很多学校对音乐课不够重视,教学设备也不够全面,导致很多的音乐欣赏课没办法进行。(2)一些音乐教师片面侧重乐谱问题,会用大部分的教学时间讲解乐谱知识,缺乏对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美好的重视。(3)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通常一节课只会备课一首歌曲,单一、缺乏新意、没有任何对比性的教学,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更不用说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了。音乐欣赏课应该让学生多听、多感受,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比较相同题材下的不同歌曲,通过比对,让学生感受不同曲目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音乐的创作背景,理解音乐的深刻内涵。
3 培养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主要途径
3.1 学习如何聆听音乐
教师首先需要讲解音乐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带着情绪欣赏音乐,如有的音乐有欢乐的情绪、有的有严肃的情绪,也有的呈现出来比较浪漫的氛围,那么在聆听音乐之前,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音乐形成初步的理解。接下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段聆听音乐,并向学生阐述每一段音乐的乐曲类型及其气氛和效果等,帮助学生逐段理解和消化。最后将乐章整体播放,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整首音乐,并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3.2 课堂的多变性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比如说现场表演、让学生实际去实践操作,还有做一些小游戏等等,让学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感悟音乐所体现的感情,通过这些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感知的能力。比如,梁祝这个爱情曲目,在第一部分用的是弦乐,呈现出一幅美好的爱情图景,之后伴随竖琴,突出小提琴演奏的唯美的爱情的主题,乐队全奏也是为了赞美他们的爱情,然后快板的活泼,之后就是乐队与小提琴交替演奏出的回旋曲,这样就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他们纯洁的友谊,其中慢板又能够体现出爱情主题的变化,大提琴与小提琴交替的演奏表现出双方的依依不舍。到第二部分的时候,低音的乐器奏出了不祥的预兆,铜管奏出封建势力的阻挠,小提琴独奏使祝英台被许配给豪门时的悲伤心情更加的形象,而强烈的和弦切分又将祝英台的抗议与愤慨充分表现出来,铜管和小提琴的交替演奏,将故事的整个戏剧化发展过程发挥得淋漓尽致。接下来又用小提琴和大提琴的演奏描绘出梁祝两人重逢的时刻,紧接着音乐急转,用快板和闪板的交替来表现梁山伯的悲愤而死和祝英台的痛不欲生。第三部分就是化蝶,此时,竖琴和长笛交替演奏,让人们仿佛看到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然后加上小提琴的弱音器,让人们在心底惋惜梁祝的爱情故事。最后,乐器整体奏起来,表现出人们对于爱情的憧憬,以及对梁祝的美好祝愿和希望。最后透过长笛和小提琴的演奏,人们仿佛能够看到梁祝双双化为蝴蝶朝着仙境飞去。在遇到类似音乐的欣赏课时,教师应该先讲解音乐创作的背景,引导学生先走进音乐,然后采取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边聆听音乐边身临其境地欣赏画面。
结束语
综上所述,音乐能够带给我们精神上的享受,在对音乐进行赏析的过程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音乐内容,从而实现情感上的升华。在大学音乐教学中,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可以引导学生有效理解音乐的深层含义,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也符合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戴勇.谈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方法及鉴赏能力的培养[J].音乐生活,2016(07):83-84.
[2]蔡露露.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6(17):33.
[3]黄德军.刍议职高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6,36(10):133.
[4]赵慧君.触动音乐之灵魂,让鉴赏课堂绽放魅力[J].内蒙古教育,2016(1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