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 优化初中历史教学
2019-10-14王秋丽
王秋丽
关键词:思维导图 初中历史 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教材中的知识点比较琐碎和繁杂,这个阶段的学生大多数还没怎么接触到史实,教师若是能够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引用思维导图,会迅速帮助学生理清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通过思维导图将知识点整合,把繁杂的史实简单化,把零散的碎片串联在一起,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到历史的实质和本真。
一、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一)利用思维导图让初中生能更直面的认识历史。现阶段大多数初中生还没有意识到历史是永不间断的,在他们眼里,初中历史教材中的知识太琐碎,难以联系到一起去,就形成了学习上的阻碍。
(二)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调节教师的方式。能够帮助教师用更直观更清晰的方式将复杂的课时一点点传授给学生[1]。这样的教学兼具全面性和系统性,也能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思路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将学习变得简单化。
(三)利用思维导图扩展初中生的思想。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大多故步自封,圈地为牢,将思维导图融合到教学之中会激发学生想象的空间,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历史。
二、当思维导图作用于初中历史教师,优化自身教学策略
(一)以“图”的形式突出中学历史概念,深化学生对历史的印象
初中教材中的历史事件往往可以概括成一句话,而这一句话中交代了事情的时间、人物关系、地点、起因、结果,再详细点就涉及到了这件事情的枝枝叶叶,比方说背景,事件的过程和产生的作用或者说是影响等。而这一句话往往是要学生自己去总结的,在历史教材中常常一件事散落在各个章节,这就给学生的汇总带了很大的障碍。初中生很难对这一部分的史实进行概括,也就直接影响了初中生对于此历史事件的掌握效果。那么这个时候,假如导师用了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授课,把事件主要因素摘出来单独讲解,就会化繁为简,大大降低了学生们的接受和理解的难度。所谓由点画线,由线推面,正是思维导图应用于历史教学的道理所在。举个例子,在七年级的历史教材中关于汉武帝的那一个课时,很多学生都不能掌握到这一课的要领,在这个情况下,教师就绘制了一个思维导图,把各个主干单摘出来。这件事件的中心是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然后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民族关系五个方面展开,各个击破,逐一说明,这样不仅将历史事件简单化,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这一课的认识。
(二)以“图”的形式将历史层层递进由点及面,逐一击破。
一件历史事件的本身总是藏着巨大的信息量,教师在教导初中生学习历史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学会筛选事件本身的主干。这个主干就好比是一条龙的脊骨,只有脊骨支撑起来了,方能填上血肉,成为一条真正的巨龙。学生们一定要清楚的是,主干从来都不是单独的存在,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之间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初中学习的时候更是要注意。在学习整理每个单元或者每个部分的内容时,一定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要明白每一个单元存在的意义,还有单元与单元之间,课时与课时之间存在的联系。从母主题开始,明确各个子主题,在以各子主题为主展开故事脉络,这就形成了由点到线,在由线推及到面。这样,历史之间就不在是单一的事件而是一条完整的时间线[2]。举个例子,关于中学九年级历史教材中的第四单元的学习内容,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是“步入近代”。已步入近代展开,教材中依次介绍了近代的三个阶段,萌芽阶段、政治革命、经济革命。其中萌芽发展又分为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这两件事件的作用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条件;政治革命分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三项事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而经济革命主要指的就是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尤其可以看出政治与经济之间具有作用和反作用的效果。这样,步入近代这个单元就划分清楚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更清楚更直观。
(三)在思维导图中,明确横纵坐标,建立历史体系
1.用横向坐标分类整合,了解历史的长度。
思维导图中的横向,是指历史中的大主体。比如说国与国之间,在同一时期美国有什么大事件发生,俄国又有什么事件发生。或者说是不同的领域在同一时间的情况,教育的发展到了什么程度,科技又到了什么程度。这是横,用以史为鉴形容它再适合不过。思维导圖中的横,是学生构建历史体系的关键,如果这一部分能够做好,那么学生的汇总水平和分析概括事件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3]。以二十世纪的重大改革为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中国史和现代史。中国史的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开端,通过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种形式发展,最后得出了邓小平理论。世界史再分为两个方面: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和苏俄的列宁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世界经济大危机,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已调整工业为中心,最后度过危机。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直接影响是允许多种经济共存,并且之后开始了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横向的知识体系不仅适用于初中生的日常学习之中,更适用于初中生的复习。
2.用纵向坐标建立链式结构,拓展历史深度
作家喜欢将历史比作一条长河,没有间断,没有停留,生生不息。而哲学的世界里也有一个著名的效应,叫做蝴蝶效应。其实蝴蝶效应同样适用于历史,一件事情的因成全果,这件事情的果又成为另一件事情的因,纠缠往复,这就是历史。初中的历史教材虽然符合通史体,但是单元与单元之间并没有明确的主干,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受到了阻碍,最终很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对于这部分历史不清晰不明了,处于云里雾里。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尤其注意,用思维导图中的纵向坐标,梳理各个章节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清楚的了解到历史前行的规律,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历史的深度。
三、当思维导图作用于初中历史学生,优化自身学习方式
(一)思维导图将历史“趣味化”
初中生的思维处于高速成长时期,这个阶段的他们更喜欢接触千奇百怪的事物,也更喜欢光怪陆离的故事。简单、明了、清晰、直观的思维导图会更快的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吸收和消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们自己动手画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喜欢的线条、数字等去建设自己的思维导图[4]。从逻辑到节奏,再从色彩到空间感,学生会在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对学习产生兴趣,这种兴趣不同于死记硬背,当学生充分理解课时之后会收获到巨大的满足感。通过思维导图,把学生被动的“承受”学习变成自主的“享受”学习。
(二)思维导图引导初中生知识共享
为了更好的顺应时代发展,把德育融入历史课堂成了新时代的产物。把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付诸于历史教学,让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同时,也熏陶了素养。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复习“新中国的外交”这一课题时,可以就外交的四个阶段将学生划为四个对应的小组。每个小组画出属于自己那个部分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融会贯通、共同探讨。让初中的历史学习变的全面化、个性化,让学生不再像以前一样故步自封,学会团队式学习。
(三)思维导图将思想解放,初中生寻疑释疑。
学生们通过自己亲手画思维导图可以放飞思想,扩散自己的思维,在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开启无尽的想象[5]。抛开传统教育有边有界的束缚,这样的方式会让初中生更积极更热情,更能够领会到学习的快乐。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们复习中国古代经济这一专题的时候,可以把古代经济本身拟作一个太阳,然后让学生们自由想象有哪些领域会受到太阳的影响,学生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依次发表意见,生产、水利、商业等各方面的想法层出不穷,不必特意按照教材中的顺序,以这样的形式开展,更能够让初中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初中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就会产生质疑,就会自主的去解决质疑,这就在无形中让初中生养成了一个好的学习方法。
四、结语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将思维导图融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如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生历史教学中去以及使用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学习方式上的改变。希望各位初中历史教师,能够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自己的教学,让学生们能够更加明确历史,建立历史体系,构造一个更宏观的历史世界,从而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
參考文献:
[1]徐谅慧.思维导图在历史与社会教与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7,(04):90-91.
[2]陈雪莲.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01):224-225.
[3]乔贵敏.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学周刊,2017,(21):104-105.
[4]张金芳.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7,(31):81-81.
[5]黄春兰.初中历史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的误区及应对策略[J].文理导航,2018,(07):49-50.
(作者单位:临邑县兴隆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