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科技读好书
2019-10-14许震
许震
当今,手机不离身是常态,不仅日常消费通过它来支付,而且与朋友和单位的通信联络也离不开它。在我们单位有一个硬性要求,就是必须24小时保持电话畅通,手机就更是须臾不离左右的物件。
我是一位文学爱好者,自然是喜欢阅读文学作品。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一位老师介绍中国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精彩片段,便产生了再深入读一读的想法。纸质的《红楼梦》携带不太方便,不僅重,而且还大,更重要的是在我们这种以加班为家常便饭的单位,真要是携带一本又厚又重的《红楼梦》上班干工作,一定会生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和是非来。想来想去,我想出了一个方便阅读《红楼梦》又不太引起别人注意的方法。
我每天晚上将第二天要阅读的内容,下载一部分word文档,放在微信中的文件传输助手内,多时七千多字,少时五千多字。第二天早晨一上地铁或公交车,就找个没有人打扰的角落依靠或坐下,然后打开手机,点开微信传输文档,像春蚕吃桑叶一样顺着文字的脉络一点点阅读起来。阅读到高兴处手舞足蹈,阅读到低沉处默默思索。下车前,关闭手机屏幕,揉揉眼睛,伸下懒腰,既充实又快乐。
这样下来,半年多上下班路上的时间,硬是通过手机阅读完了73万多字的长篇小说《红楼梦》。
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碎片化的阅读连在一块儿就会浩如烟海。时间久了,七尺绸缎也能织成万里彩虹。后来,其他名著我也通过这种方式阅读了一些,比如《百年孤独》《战争与和平》等。这种看似碎片化的阅读,充实了我相对无聊的上下班时间,弥补了我对名著的渴望,增长了我的知识和才干,我每天幸福地拥有它,方便而快乐。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身体机能逐年下降,进入了老眼昏花的阶段。
在一次到医院看中医时,一位老中医说,你的这些病都是自找的,只要平时多注意些,就能避免。
我问,怎么注意呢?
他说,你涉及的小毛病太多,要是一一说明,今天上午就不用给别人看病了。但是,我给你推荐一本叫《黄帝内经》的书,你回去好好读它,真正读懂后且照着做,你的病就会慢慢好起来。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是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被称为医之始祖。要读懂它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按照原来读《红楼梦》的办法确实不灵了,《黄帝内经》中的有些古语读不懂,再则所谓“经”都是微言大义,用一般的方式是很难理解的。有一句老话叫“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那么,面对眼睛越来越花的现实,书“听”百遍是不是也会其义自现呢?
我买来耳机下载了听书软件,通过耳机一有空就开始碎片化的随时随地的“阅读”,有时“读”原文,有时“读”释义,有时既“读”原文又“读”释义。两个月下来,我对《黄帝内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对原文有的内容还能背诵。在此基础上,我再利用原来读《红楼梦》的方法,将有些章节下载到微信,在上下班途中或者听累了再去阅读。
现在,我不仅几乎读懂了《黄帝内经》的全部章节,而且用它来指导和规范我的日常生活,我的身体明显比前两年强壮起来,一些小毛病渐渐少了。同时,我也会偶尔引用《黄帝内经》的一些词句,来装饰我的文章,显得古朴而典雅。
科技改变生活。只有我们不断地应用好科技,才会拥有更加更好的生活,才不会被历史淘汰,才会真正成为时代的弄潮儿。阅读也是这样。碎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会应用它,更可怕的是我们应用它来做那些不应当做的事。快节奏的生活,需要我们灵魂的支撑,更需要真正的舵手来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