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一碗牛肉面,在机场怎么就这么贵?

2019-10-14周慧娴

畅谈 2019年16期
关键词:餐食牛肉面餐饮

周慧娴

88元!这是相声演员岳云鹏在某机场为“酱油面”套餐所支付的价钱。作为社会名人的他在微博上直呼这般价格让他“消受”不起,并且,这碗牛肉面没有与其价值相匹配的味道,岳云鹏诙谐地将之称为“酱油面”。

88元是一份牛肉面外加任意一杯咖啡的价格。按照市场价格,牛肉面无非16元,一杯咖啡30元,那么该套餐的正常市价是46元,而机场套餐的价格竟接近市场价的两倍。

一碗普通牛肉面一旦走进机场就摇身一变成为了天价食品,是什么原因使机场有如此魔力,让同一碗牛肉面完成了从市井到殿堂的过渡?

机场的食物有多贵?

在高档酒店,高价餐饮同样层出不穷。为何民众对酒店高价饮食的接受度就比机场高,而后者经常饱受垢病?

在多数人眼里,机场是公共场所,飞机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相反,在酒店,消费者的心态便发生了变化,认为高品质的服务和高价位的餐食是一家优质酒店的配套,并且酒店可以提供理想的用餐环境以及星级大厨的服务。

口感、舒适度、品质化等都是机场餐食不能为消费者提供的,因而大部分人会认为机场餐食并不值得购买。

记者调查发现,一份市价为15元的鱼香肉丝盖饭,在西部某机场的价格高达39元;市价10元的红油抄手在该机场的价格则是28元;市价18元的泡椒鸡杂粉(3两)则是39元;一盒市价为30元的哈根达斯小纸杯冰激凌则高达50元。一碗普通的牛肉面,既没有上乘口感,也谈不上大分量,再加上与市场上贩卖的价格悬殊差太大。就这样,机场里的天价餐饮自然成为了众矢之的。

明知道选择在机场内进食就意味着告别了味蕾的盛宴,但为何仍有人愿意“任人宰割”?

可能,有人舟车劳顿,到达机场时已经饥肠辘辘,只能“含泪”下单天价餐饮;也有人在候机时,百无聊赖,在人类最原始的欲望驱使下冲动消费;当然,也有出手阔绰之人,在他们心中,随性和舒适先于性价比。价格,无非是一串毫无生命力的数字。

机场的食物为什么这么贵?

反观国外,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机场饮食与市内的价差并不明显,有的甚至与普通商店的食品价格持平。

那么,国内机场何德何能可以赋予餐食如此惊人的溢价资本呢?

记者从知情人士口中了解到,国内某大型国际机场的餐饮品牌、特产店铺等大都由一家商业管理公司掌控。换句话说,机场内的餐饮和特产店铺要么是该商业管理公司的直营品牌,要么就是该公司的合作品牌。

在其合作品牌中,其实不乏有当地,又或全国性的餐饮大牌。想必这些品牌具备和机场正面沟通的资格,但他们也只能通过该商业管理公司、经历层层关系才能入驻机场。

经过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原来该商业管理公司实际上就是机场集团下属的一家运营公司。这也是为什么大品牌们也要通过该公司进军机场的原因。在这种模式下,机场不仅能获得更高的利润,还更方便对入驻品牌进行统一化管理。

通过这种间接的方式对接机场与直接和机场沟通相比,中间环节自然会多出不少费用,而这部分费用,品牌可能就转嫁到消费者头上了,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这是原因其一。

其二,与普通商场不同的是,国内机场的摊位多为竞拍而来,租金必是水涨船高。大部分餐饮类商家都是将经营的流水提成作为租金上缴给机场。机场将从餐饮商家流水中扣除10%—15%作为店铺租金。这无形中也给经营商莫大的压力,他们将这种压力通过加价再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机场中餐价格不便宜,反倒是洋快餐成为一股清流。和市内价格相比,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的价格并没有高出太多。原因在于,机场方面为了配套需要,向这三大全球知名餐饮品牌收取的是定额租金,他们的经营压力小。机场为了提升档次,会主动招揽某些大牌为自身“正名”,对于这些品牌,机场既然求之不得,那自然不会用高价要求他们。这也折射出了机场商铺经营的准则:品牌越大,得到的优惠就更多。当品牌已经升级到了配套刚需,那机场也得为它们打通一条捷径。

其三,在机场这一封闭的商业载体中,数量有限的商铺们已经形成了垄断的小世界。在这个小世界中,店铺数量少,“走投无路”的旅客只能接受高价商品。

其四,加之机场大都远离市中心,将食材运往机场,中间还涉及到一系列的运输成本费。因此种种原因综合,就构成了机场的高价餐饮。

艰难推进的物价改革

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喊声引起了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注意。

今年3月,民用航空局宣布将推进机场餐饮“同城同质同价”服务,要求餐饮的售价向市内看齐。

既然民航局已经对机场做出了这样的要求,那么未来的趋势一定是向餐饮平价化发展。但落脚在实处,这一服务落地到每个机场却颇有难度。机场平价的趋势,注定路途波折。不少机场并没有用心推广这一准则,有机场工作人员向记者反映,根本没有听过这一政策。就算有的机场宣布推行“同城同质同价”,但机场内商铺占据了天然的优势,乘客选择并不多,就算商铺没有落实这一服务,乘客也只能硬着头皮高价购买餐食。

总有机场甘做先驱者,为后来人点亮道路。为进一步落实餐飲平价战略,广州白云机场、海口美兰机场等宣布推行“价格星级管理”。

譬如广州白云机场,其“价格星级”分为五档,一星的餐厅单品价限在10元、套餐价18元、自助餐价28元、饮用水价3元、饮料价5元;二星餐厅单品价格不得高于20元,套餐价不得高于38元,自助餐价限价为48元;三星餐厅的价格依旧不亲民,其单品、套餐、自助餐价分别限制在48元、58元、68元以内;对四星餐厅的单品价、饮用水价以及饮料价无限价;对五星餐厅的各类产品均不限价。

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贯彻民航局这一准则的餐厅,会在价目单上标注“同城同质同价”的字样,根据价目表,砂锅方便面售价15元,基本和市区保持一致。

首都机场则将地下三层划分

为平价饮食区域,但效果不甚理想。主要由于在机场就餐的大多数人讲究的是方便性,地下三层的地理位置在顾客看来并没有很便捷。此外,在推广这一服务的部分机场中,也仅仅只有少数商铺选择参与。好消息是,不至于完全推动不走。

机场零售业的新趋势

机场,其实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除了餐饮带来的营收,还有购物、泊车等非航服务创造的价值。这些非航收入可以为机场贡献40%的收益,向航空公司收取的服务费则占据6成。

随着客流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机场踏上了将机场打造成商圈的道路,希望将机场打造成市民空闲时间都会去“打卡”的购物圣地。

机场内免税店分布密集,基因中就带有超级卖场的潜质。比如新加坡樟宜机场、阿联酋迪拜机场等超级卖场的DNA就发光发热,成为了当地人日常购物的圣地。网络上,带有“卖场”性质的机场购物攻略更是被无数女性奉为“圣经”。

其中的佼佼者新加坡樟宜机场,3座航站楼里共有超350家零售和服务商店,以及120家餐厅和饮料店。为了刺激消费,机场还会为乘客提供免费的40新币的代金券。乘客可以用其购买琳琅满目的免税商品和种类齐全的各色美食。最重要的是,机场内的美食和市内相比,价格基本持平。

除了购物、饮食之外,樟宜机场还提供带有洗澡服务的休息室、免费图书馆、电影院、免费的新加坡一日游活动,更拥有让人津津乐道的机场内建花园!

我们并不奢求有关机构用匠人精神去打造机场,将候机厅装扮为花园或是游乐场。机场作为承载交通枢纽这一重要属性的公共场合,理想的样子应该是惠民利民的服务场所,没有必要煞费苦心地将自己包装成奢侈场所。心中牵挂着目的地的我们,不需要一碗被捧在庙堂之上的“天价”牛肉面。(资料来源:《商界》)

猜你喜欢

餐食牛肉面餐饮
非洲特色美食,兰州牛肉面
制止餐饮浪费,从你我做起
2019年全年餐饮收入46721亿元完美收官
2018年全年餐饮收入以42716亿元完美收官
飞机餐调整,票价应联动响应
第一次照顾妈妈
世界银行:可持续的学校餐食计划要避免“一刀切”
兰州味道牛肉面的故事
漫画+脑力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