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资源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中的运用
2019-10-14谭小贝
谭小贝
〔摘 要〕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艺术理论课程,但对史论课程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认为高职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论“够用”就行。理论课程的教学也带有很多的敷衍成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笔者作为高职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教师也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希望通过各种尝试去改善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现状,通过对博物馆艺术资源的充分利用,去提升艺术理论教学直观性和趣味性,以此来表达笔者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的改革的期待。
〔关键词〕博物馆资源;艺术理论课程教学
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及教学现状
理论课程对高职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对学生拥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提升学生专业设计理念的必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虽然在设计实践中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却在学生成长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开设中偏重于实践,使得理论课程处于尴尬的地位,艺术鉴赏、风格分析和图像辨识等基本训练课程逐渐边缘化甚至消失。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很多院校都把理论课称作为可有可无的点缀性课程。甚至形成“学艺术的,文化不重要”的暗示。在师资培养、设备投入、教学管理、成绩考核等方面都被边缘化,导致理论课程中教学双方的形式化、应试化问题日益凸显,大大减弱了理论课程应有的价值。甚至连老师都不愿意上理论课,原因在于,学生兴趣不浓,对教师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要求都很高。理论课强调思维训练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需要较长的实践才能被学生掌握和运用。
理论课程的特点是强调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普遍仍是以讲授法和理论知识点灌输为主,深入的案例分析和主题讨论还较为缺乏,同时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联系也较少,容易使学生感觉到知识体系的孤立与封闭。教学仍是教师网上查找图片资料做成PPT ,然后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或因缺乏必要知识体系支撑而天马行空。而且,因各种硬件的原因,这些影像资料或图片资料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都很难得到保证。如,在讲印象派的色彩的时候,老师电脑显示的色彩和学生屏幕上看到的色彩是完全不同的,色彩、光線、笔触都无法讲解,造成不可避免的“误解”。如果能在课堂之外,与博物馆、美术馆形成良好的互动,尽量做到原作欣赏的话,教学效果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湖南省博物馆艺术理论教学资源的梳理
湖南省博物馆可以说是一部活的艺术史,藏品种类众多。馆藏文物18万余件,其中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战国楚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尤其是长沙窑)、历代书画艺术品独具特色,反映了湖南的历史、艺术和文化的发展轨迹。为了充分展示这些文物瑰宝,湘博人科学深入地挖掘文物的内涵,利用现代陈列艺术,精心打造了“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和“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陈列和青铜、陶瓷、书画、工艺4个专题展馆来展示人类优秀文化遗珍。
其中,马王堆汉墓出土了700余件工艺繁复的精美漆器,反映了汉代髹漆业的辉煌成就;500多件织精绣美的丝织衣物,力证了西方文献中“丝国”的记载;逾50篇“百科全书”式的简帛文献,传承了先哲们的学识与智慧;诡谲奇幻的彩棺帛画,蕴含了汉代的升天幻想及永生渴望;宛如梦中的千年遗容,创造了人类防腐技术的奇迹,马王堆汉墓是人们了解2200年前社会风貌的窗口,被誉为汉初历史文明的标杆。
曾经教科书上、图片里、科普性的艺术史知识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只需点击一下鼠标或触摸一下显示屏即可得到与分享,这样的艺术史知识对每一个学习者来说都是冰冷的、死去的、易逝的,博物馆展现了一种鲜活的、差异的、活生生的可视、可听、可感的全新艺术史。
其次,湖南省博物馆还通过不断引进和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临时展览,向国内外公众全面地展示与传播湖湘文化,介绍世界文明与优秀文化。
为提高观众的鉴赏水平和参观兴趣,湖南省博物馆针对不同的对象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态、不同类别的教育服务,比如:专题导览、讲座、会员、家庭主题日、教师沙龙等,积极构建完善、立体的博物馆教育体系。
此外,湖南省博物馆一直以来非常重视馆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运用“创意产业”理念,将馆藏资源转化为文创产品。作为艺术设计类专业,博物馆创意产业的研发理念可以成为我们的重要的教学资源。同时,博物馆积极结合外部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品牌资源、藏品资源、项目资源、场地资源和产业经营引导方向上的优势,形成了新馆公众服务与文化创意策略及产品开发识别系统,并立足市场,系统分析受众数据,开展消费者与观众分析,制订文创策略和开发理念,开展品牌规划、知识产权保护等宏观层面的研究与探讨。
三、博物馆资源在理论教学中的课程化转化形式
目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老师素材选择基本上都是图片资料,忽视了博物馆和美术馆在理论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学生也习惯于浏览这些二手的图片资料,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博物馆近距离观察和感受原物。
1、学习方式
(1)现场参观
把学生带进博物馆和美术馆,让他们直观感受到这些彩陶、青铜器、书画以及各种建筑构件和家具带给他们的视觉体验,可以弥补学校教学中直观性差的不足。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学习,如观看、现场写生、聆听讲解和讲座、参与讨论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艺术作品及创作者更深层次的理解。当然,实际操作过程并不是把学生带进博物馆就放任自流了,除了学生自身的探究性学习外,教师还应该明确此次教学的方案、目标和实施方式。进博物馆之前就要将此次参观的主题和内容相关资料准备好,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做知识储备,并从自身所学专业的角度出发进行专业的参观和描摹。
(2)电子及网络资源
湖南省博物馆除了常规展览外,在官方网站平台还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研究文本,与社会公众形成了良好互动,在公众心目中树立了一个高水准的专业展示传播机构的形象。近年来,湖南省博物馆先后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以及一系列国家文物局重点课题,还系统地出版了《湖南省博物馆馆刊》《湘博志》等书刊以及重点展览图录,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课程教学所需要的第一手资料。
2、成果呈现及评价形式
在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中,作业都是以抄抄写写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当学生走进博物馆后,他们的感受不一样了,书本不再是他们学习的唯一载体。学习成果也不应该还是抄写书本上的东西,而应该有自己的见解。这时,可以要求学生以视频或PPT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或者将自己的学习成果转换成讲义的形式,回到课堂后进行讲解和阐释。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时候,也不再局限在试卷上的那个数据上,而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参与程度和作业完成情况。
3、教学案例
笔者作为一线教师,深切地感受到有必要将“图片中的艺术史”“教科书中的艺術史”真正还原为“博物馆中的艺术史”,将“艺术史知识的传授”转变为“艺术史与艺术经典作品的沉浸体验与现场研讨”。通过在场的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味觉去充分感受艺术史的“经典”,用最真切的体验去完成每一个在场者自己的艺术史摹写。以下为笔者在《美术鉴赏》课程中所做的教学尝试。
课题:陶瓷艺术
课前准备:教案 课件 文字资料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历史;掌握各历史时期陶瓷艺术的造型工艺和装饰艺术。
学习过程:教师课堂讲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造型工艺和装饰艺术。
拓展学习及作业:自行去湖南省博物馆参观,重点参观陶瓷展区。参观回来后进行交流、总结,继续查找相关资料,撰写考察报告,制作PPT。在博物馆选一件自己喜欢的陶瓷艺术作品作为重点进行研究和资料整理,下节课进行分析讲解。
教学小结:通过博物馆参观学习以及后续的资料整理和交流总结,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把纯粹的理论课程的学习过程变成了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交通问题,学生往返学校与省博物馆之间,花费的时间比较多,缩短了实际在博物馆参观的时间。另外,因新湘博开馆不久,参观人数太多,比较拥挤,学生无法有针对性地对某件或某几件艺术品进行欣赏和探讨。再次,在课时安排上,无法统一时间一起参观,只能学生陆陆续续自行参观。但作为一种新的学习体验,学生已经从中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结 语
在全球化与多元文化格局的今天,在阿瑟·丹托提出“艺术史终结”之后的后历史时代里,艺术史必然需要发展出一种新的话语表述方式,以适应于随着新媒体、新技术而出现的新的视觉表现方式,而传统的高校艺术理论课堂也有必要来一次对学生培养方式优化升级改革的创新性尝试——即将学生带入一个充满“体验感”的博物馆现场进行现场学习。相信通过这些设想与尝试会对中国高校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史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有跨越式的提升与开拓,同时,也为高职艺术教育近年来大力推进专业培养和艺术史教学方式的改革与优化工作提供一种可行性与有效性的实践途径。
参考文献:
[1]吴镝. 馆校携手合作,构建实践课程[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8)
[2]徐青, 何磊. 地方博物馆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安徽博物馆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 2014(8)
[3]黄晓丽.内蒙古博物院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
[4]卢红月. 学校美术教育与博物馆教育合作的研究[D]. 华南师范大学, 2005.
[5]胡清媛. 中国博物馆艺术教育现状研究[D]. 南京艺术学院, 2011.
[6]黄可扬. 我国综合性博物馆艺术教育新形式探索[J]. 美术教育研究, 2014(13)
项目基金:湖南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博物馆资源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化研究——以湖南省博物馆为例》 (课题编号:XJK016BZY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