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手法治疗骨折的临床分析

2019-10-14王智慧郭宏涛

人人健康 2019年10期
关键词:固定骨折

王智慧 郭宏涛

【摘 要】目的 探讨中医手法治疗骨折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把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中医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情况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手法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突出,骨折愈合状态理想,可以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备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医手法;骨折;固定

【中图分类号】R2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7X(2019)19-0123-02

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骼损伤,对患者带来的身体危害较大,假如不能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的话,很容易引起并发症,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过去在对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选用的是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更多应用手术切开复位并固定的方式,虽然能够产生一定的疗效,但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损伤,延长患者的身体恢复时间,特别是骨折愈合时间。中医手法治疗骨折则有着显著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在对患者实施中医手法复位的基础之上,根据骨折复位情况和具体要求搭配上有关中药,能够加快患者骨折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概率[1]。本次研究对40例骨折患者实施中医手法治疗,治疗工作获得了显著成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以便为今后骨折治疗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符合骨折的诊断标准。所有入选患者都在研究开始前签署知情同意书,能够配合完成此次治疗工作,排除有治疗禁忌症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把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为18~70岁,平均年龄51.2岁,踝部骨折21例,肱骨踝上骨折19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为19~69岁,平均年龄50.9岁,踝部骨折24例,肱骨踝上骨折16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在对比当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骨折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主要是利用手术方法切开复位,实施内部定治疗复位完成后,用克氏针进行骨折断端固定,并且利用石膏固定患者的患肢,石膏固定时间为4~6周。

实验组骨折患者接受中医手法治疗,具体治疗当中根据患者骨折类型确定中医手法治疗的针对性方案。由于本次研究当中所选取的骨折患者主要有踝部骨折和肱骨踝上骨折这两种类型,将分别对这两种骨折的中医手法治疗方案进行说明。第一,踝部骨折中医手法治疗。指导患者平卧屈膝,由助手抱住患者大腿,操作伊始我祝患者足跟和足背顺势拔伸。对于外翻损伤患者,在复位时进行踝部内翻;对于内翻损伤患者,复位时使踝部外翻;对于下胫腓关节分离患者,复位时注意挤压内外踝部;对于后踝骨折合并距骨后脱位患者,一手握住前足向前提,另外一只手握住胫骨下段向后推,逐渐把踝关节背伸。在拉下后踝时要利用到紧张的关节囊,或把下肢用长袜套套住,保证下端超出足尖20厘米,用绳子结扎后后进行悬吊牵引,保证后踝在肢体重量作用支持之下复位。复位完成之后实施踝部固定,固定时使用5块夹板,在内踝和外踝下部放空心垫,上部放塔型垫,在操作当中不能够用夹板直接压到踝骨突出。为确保外翻骨折在内翻位固定,内翻骨折在外翻位固定,必须做好夹板塑形工作。同时要加用踝关节活动夹板,保证踝关节保持90度位置固定,持续4~6周。在整数固定之后的第2周,就要求患者进行一定量的康复训练,在确保夹板有效固定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并进行一定量的被动活动。3周之后可以解开外固定,并在解开之后适当按摩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对经络进行梳理和按摩,并搭配上中药熏洗。第二,肱骨踝上骨折中医手法治疗。在C型臀X线机透视輔助之下实施中医手法复位,指导患者取仰卧位,选择助手和操作医师各一名。助手握住患者患肢上部以便能够完全伸直肘部关节,在患者两手腕处放置,双手握紧,将其作为纵轴方向实施骨折矫正复位。完成初步矫正后,操作医师用一只手对患者进行继续牵引,另外一只手放在肘前,向患者远端方向放置虎口,用拇指按住内上踝处,把骨折远端推向桡侧。这个时候要把骨折近端拉回尺侧,起到良好的矫正作用。用两个拇指朝肘后推向尺骨鹰嘴,把骨折近端环抱向后,要求助手对曲肘关节实施牵引,此时操作医师能够感觉到骨折复位。复位完成之后实施有效固定,并选取活血化瘀的中药外敷。中医手法治疗骨折的过程当中,第1周要求患者口服三七胶囊,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同时外部使用消炎药物,每三日更换一次,持续三次。第2周指导患者口服接骨丹并要求患者配合完成一定量的康复训练。第5周指导患者口服壮筋续骨丹,持续治疗三周。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时间、治疗费用、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神经血管损伤、骨化性肌炎、筋膜间室综合征)。具体的疗效评定标准为:(1)显效:治疗后患者骨折愈合,在外形以及功能上得到基本恢复或完全恢复。(2)有效:治疗后患者骨折愈合,在外形以及功能上没有完全恢复。(3)无效:没有达到以上治疗标准视为无效[2]。

1.3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P<0.05时,表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下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指标差异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指标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下表2.

2.3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下表3。

3.讨论

伴随国家经济实力的快速增强,我国在医学领域所获得的进展也在不断加快,特别是在骨折治疗方面获得了不少的成果与进步。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损伤,发病原因有多种,如生活损伤、劳动损伤、灾害损伤、工业损伤等,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是受伤部位淤血、疼痛、无法随意活动、正常肢体功能受到影响。这一情况的存在会让患者承受极大痛苦,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诸多不良并发症和后遗症,影响患者的骨折预后。对于骨折的诊断,通常可以在X线检查之下确诊,确诊之后需要选取与患者骨折情况相适应的治疗方法。一般而言,没有出现位移的骨折患者通常能够直接实施小夹板固定治疗,但是如果患者的骨折情况比较严重,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而手术方法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分别是传统复位和切开复位。传统复位方法的应用要求对患者进行长时间石膏固定治疗,但是这样的治疗方案会延长治疗时间。切开复位方法会对患者原有组织带来破坏,影响治疗成效。中医手法治疗骨折有着确切疗效,而且中医在骨折治疗方面有着悠久历史,到现在已然归纳出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治疗方法,在骨折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3]。中医学通常会把骨折划分成三期,骨折初期是在完成中医手法复位之后,处理损伤部位的淤血问题,通常可以通过口服活血化瘀类的中药物达到治疗目标;骨折损伤的2~4周是骨折中期,这一阶段淤血已经基本消散,此时需要使用接骨续筋的中药物进行康复治疗;骨折损伤4周之后指导患者服用益气补血药物,实施系统康复治疗。这样的中医治疗方案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特征,能够根据患者的骨折恢复情况给予支持治疗,而且做到了辨证分治,因而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4]。本次研究通过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中医手法治疗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100%,由于运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综上所述,中医手法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突出,骨折愈合时间理想,且治疗时间较短,在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也较为突出,具备显著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唯.手法复位结合中药治疗胫骨髁骨折 22 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3):77-78.

[2]章国跃.中药内服外熏配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38例[J].中醫药临床杂志,2017,19(3):266-267.

[3]黄彰彩,顾沛兴,王占道.中医手法配合中药治疗肱骨小头骨折36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8,15(8):53-54.

[4]吴永安.手法结合中药内外兼用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2(18):46-47.

猜你喜欢

固定骨折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如何有效发挥课间操的锻炼作用
在骨折的日子里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
水胶体敷料在经口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鼻饲管固定改良法的临床应用
距后三角骨误诊为距骨后突骨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