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机制探究

2019-10-14任金涛

决策探索 2019年18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

任金涛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对党的认识,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党员是全国高校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探讨了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希望能为高校推进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提供政策建议,使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了解党、亲近党、加入党,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民族团结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高校学习。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全国高校要承担起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责任。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党员,不仅能够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能够促进民族团结融合。

一、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意义

(一)民族团结融合的需要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一直秉承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高校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可以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党的认识,使其亲近党。培养出的优秀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可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导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形成对党的正确认识,带动其他少数民族学生入党的积极性,构建和谐校园,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

(二)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我国不断重视西部地区的发展,对少数民族高素质大学生的需求也随之增多。少数民族学生了解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对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可以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毕业生,使少数民族学生党员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从而达到更快、更好、更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教育等的发展。

(三)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需要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学生党员不仅有利于为党员队伍注入新的活力,还有利于均衡党员的发展,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二、普通高校在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学生缺乏对党的正确认识

受本民族文化影响较大,教育资源的相对缺失,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对党的认识比较模糊。因他们系统地学习党的知识较少,导致他们对党的认识不够深入。这些因素使得他们和党产生了距离感和陌生感,导致他们没有很强烈的入党意愿。

(二)少数民族学生入党标准缺乏

很多高校缺少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入党的标准,忽略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学生因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等,对大学的生活不能较快适应,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要考虑其特殊性,制定相应的标准和实施办法。

(三)缺乏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党教育

高校党务工作主要由辅导员和党务工作者负责,他们工作繁重,而且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数只占全院学生的一小部分,这就导致了辅导员和党务工作者不能及时了解并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打击了少数民族学生入党的积极性。

三、推动少数民族学生黨员发展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少数民族学生辅导队伍建设

在学业上,成立“一对一”帮扶小组,挑选出成绩优异、品德良好的学生 “一对一”帮扶少数民族学生,引导他们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在生活上,设立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顾问,少数民族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去咨询生活顾问。

(二)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室建设

高校可以成立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的工作室。聘请少数民族辅导员开展入党启蒙教育;举办党的知识竞赛、民族融合才艺表演、主题辩论赛等活动,让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共同参与,既能促进文化交流,又能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入党的积极性。

(三)完善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路径

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党标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入党积极性高的少数民族学生要帮助其提高成绩,肯定他们对党的热情、真诚以及在生活中待人热情、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在入党的标准上可以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

参考文献:

[1]朱静娜,马爱杰.论民族高校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党员队伍的机制[J].学理论,2017(7).

[2]廖梦雅,邱开玉.三扶一带:内地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培养机制的创新研究——以丽水学院为例[J].丽水学院学报,2016(5).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跟党走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民族团结之歌
民族团结教育融于数学教学的思考
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有效途径探析
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到青少年心里
维护民族团结 促进繁荣发展
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落地生根
坚持“四个着力”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