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推专业推拿治疗教学思路探讨
2019-10-14潘道友
潘道友
推拿治疗是针推专业实践性较强的临床学科课程,在过去的推拿治疗教学中,教师侧重于重难点的解析和临床能力的示范,学生的自主临床实践训练不足,在畢业后的岗位培训中不能很快地进入临床角色。范炳华主编的《推拿治疗学》(2016年7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主要研究了中医学中推拿治疗的临床理论、治疗原则和基础治疗方法,对相关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治疗研究等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与整合,使学习者能够更全面地掌握推拿治疗学的基础知识、技能、方法与研究重难点,进而为推拿治疗的临床应用和创新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拿治疗学》主要分为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基础理论部分,编者对推拿治疗学的基础理论、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基本知识进行了详细的概述,力图在具体介绍推拿临床治疗之前构建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第二部分是分类型临床研究部分,编者分别探讨了脊柱病症推拿、四肢关节病症推拿、内科病症推拿、妇科病症推拿、五官科病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细致地展现了推拿治疗应用的主要病症与方法。第三部分是常用推拿技术的列举,从技术的角度讨论了常用推拿治疗的手法等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习者加强推拿治疗的技巧训练。
在研读《推拿治疗学》一书的过程中,笔者对推拿治疗学的基础理论、推拿治疗技术、推拿治疗训练进行了综合性的思考,笔者认为,针推专业推拿治疗教学思路的转变应从以下三个侧重点入手:
第一,推拿治疗教学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上需要在紧扣大纲和教材的情况下,切合临床实际的需要,将临床上的经验总结融入推拿治疗教学的内容体系当中,提高针推专业推拿治疗教学的实用性。一方面,高校及教师的教学内容要依据大纲和教材,保证推拿治疗的理论教学能够以深厚的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巩固学生对推拿治疗理论与技法的掌握。另一方面,高校及教师需要建立以临床实际需求为立足点的推拿治疗教学内容体系,突出重点,开放拓展,将推拿临床上的新问题、新方法、注意事项和解决办法实时地纳入到教学内容体系当中,切实增强推拿治疗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关联性,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临床实践的职业需要。由此可见,良好的推拿教学内容体系既需要具有基础性和整体性,也需要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
第二,推拿治疗教学在课程设计上要注意重难点的分配。首先,教师应当在教学思路上根据推拿治疗的常见病种和非常见病种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尽可能增加临床常见病种和主要推拿疗法的教学与训练,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推拿治疗的核心知识。其次,教师应当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训练课程的紧密结合。为了有效凸显推拿治疗教学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教师需要以推拿治疗实际训练为主,以课堂理论讲解为辅,让学生在实际训练与临床操作的过程中更有效地消化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巧经验,增强推拿治疗教学的有效性。最后,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应该增加学生自主思考、探索的部分,充分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学习训练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自主学习意识,进而更有效地强化学生的能力。
第三,推拿治疗教学思路的转变应当体现在强调学生学习心理动机的激发,通过教学手段与形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直接影响学生在推拿治疗教学中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效果。就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来说,教师可以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也可以采用以探究拓展为中心的教学法,还可以采用以互动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法。不同的教学法应适用于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阶段,它的目标在于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丰富教学的形式与内容,让学生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学习当中,从而增强推拿治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教学模式的创新来说,教师可以将混合式教学、交互式教学等引入到推拿治疗教学当中。
综上所述,针推专业推拿治疗教学思路的探讨始终围绕着提高课程质量,增强学生专业能力而展开。因此,无论是教学内容的拓展,还是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的创新,高校及教师在推拿治疗教学中都应当基于推拿临床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来转变教学思路,优化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手段,切实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提高推拿治疗教学的有效性。
(课题项目:2015年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针灸推拿教学团队”,编号:2015jxtd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