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研究

2019-10-14冯君莹

新闻爱好者 2019年9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冯君莹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保证高校教学研究顺利展开,实现高校长效健康发展的经济学管理活动,它主要包括六大模块,即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开发、绩效、薪酬福利和劳动关系。通过人力资源六大模块的科学管理,高校可以有效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提高高校的运行管理水平,进而更好地为教学与科研服务。由徐谡主编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2016年10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即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指导培训中常用的经典教材之一,它强调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框架的系统性和专业性,也强调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与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从方向、战略、应用和操作实战等角度进一步阐述了如何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质量和水平。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全书共有十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高等院校的概念含义,以及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原则与方法,从整体视角上概述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框架。第二章着重介绍了高校人力资源的规划情况,对高校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作用、任務、环境、原则以及实施的内容与程序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列举了高校人力资源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考量的关键要素。第三章至第六章站在教师的角度探讨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教师的人才引进、岗位需求、培训发展和考核评估,以期通过提高教师能力水平来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第七章和第八章讨论了高校不同职务职级教师所应该拥有的晋升通道、薪酬福利与社会保障,为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做好激励工作。第九章和第十章以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办公效率和工作效率为目标,加快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和制度化建设,提出信息化建设在办公效率、档案管理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创新意义。

从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现状来看,高校尤为重视人力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积极转变管理思路,强调信息化建设在高校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高校积极转变管理思路,重视传统人事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将信息技术手段与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结合起来,实现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目标。具体来说,在高校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充分融入高校教学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与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环节当中,给各个环节的运行与管理带来了现代化和技术化的创新驱动力,实现了理念、技术与模式上的优化升级。

第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做好技术与理论的科学整合,循序渐进地推动各大模块和环节的信息化创新发展,让每一个举措都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为高校建设管理服务。也就是说,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以实践为导向,重视信息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将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理论和信息化技术的创新升级作为依托,调整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功能,加强信息化技术与设备的实用性、灵活性和操作简便性,让信息化技术与设备更好地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服务。除此以外,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环节不应该完全独立发展,而应该在技术、渠道与平台的信息化架构中实现综合性的系统化管理,让不同的系统形成动态化的集成,增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第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应当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综合创新变革保持一致,以整体带动局部,以局部促进整体,共同推进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体化发展。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大组成部分,从整体性的角度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引进、管理理念创新和规划策略变革都应该与信息化的整体建设保持一致,从而降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成本,提高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综合质量;而从局部发展的特性来说,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它需要根据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律与原则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开发与引进,从而保证信息化系统与设备的应用能够切实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综上所述,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改变了高校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招聘、培训、薪酬福利等模块的设计实施和优化升级提出了新的功能上和形式上的要求。从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经验出发,笔者认为,借助信息化的技术、渠道和平台来建立信息化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能够在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效果上有所发展,同时也会为高校的高效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切实的依据,从而全方位地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