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研究
——基于CGSS2015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9-10-14邓建华

新东方 2019年4期
关键词:因素意识农民

邓建华 窦 剑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家园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治理有效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终目标之一,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因此必须始终把治理有效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政治参与是一种客观行为,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且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所以要重视意识和精神的作用。政治参与意识是影响政治参与行为最重要的主观因素,政治参与意识的高低影响到政治参与的水平。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高政治参与意识不仅有利于提高政治参与水平,也有助于提升乡村治理的效能。农民是乡村治理的主体,乡村振兴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

理解政治参与意识,首先需要理解政治参与的概念。政治参与的概念出现于二战后的西方,不同学者从政治参与行为的不同角度阐述其理解与认识。美国学者亨廷顿和纳尔逊认为政治参与是: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②亨廷顿,纳尔逊.难以抉择[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5.。另一位美国学者大卫·劳伦斯·西尔斯认为:政治参与就是社会成员自主选择统治者以及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公共政策形成的自愿活动①David L.Sills,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M].New York:Macmillan Inc.,1968:252-253.。《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把政治参与定义为:参与制定、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行动。而美国学者雪莉·安斯汀认为:政治参与是一种权力再分配,它可以将政治经济过程中被排除在外的无产者重新纳入到政治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②Sherry R.Arnstein.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J].Journal of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1969(4).。安格斯·坎贝尔认为政治参与意识是普通公民自身对了解政治的能力以及对政治决策过程影响程度的自我认知。王浦劬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③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67.。潘泽泉实证分析湖南省的样本数据后认为,年龄、性别意识、自评社会等级和政治面貌影响女性的政治参与意识,而受教育年限却不影响④潘泽泉,谢琰.性别意识视角下的中国女性政治参与意识研究——基于CGSS2010数据中湖南样本的经验发现[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谭银清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村兼业阶层的选举参与积极性最高,而脱农农业阶层的参与积极性最低⑤谭银清,陈益芳.农民选举参与中的阶层差异——基于CLDS2014的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傅熠华在研究中将变量分为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地区特征、政治认知等七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农民政治参与的因素⑥傅熠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农民政治参与进行分析预测——基于全国272个村庄3993份问卷的调查[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2).。陈鹏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大众媒介对动员中国农民有序政治参与行为发挥着积极作用⑦陈鹏,臧雷振.媒介与中国农民政治参与行为的关系研究——基于全国代表性数据的实证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5(3).。

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对于政治参与行为的研究仍占据主流,对政治参与意识的研究较少,并且集中在定性解释上,大范围多样本的研究不多⑧李晓宁,李雪峥,崔健.西部农村居民政治参与及社会治理分析——基于陕西省岐山县G村的社会调查[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本文中政治参与意识指的是中国农民对于村委会投票选举的实践活动外化出的积极性。多数学者研究影响政治参与活动或者政治参与意识的因素时,选取的变量较少,或者对于变量的分类不够科学明晰⑨张铤.当前农民政治参与状况分析——以浙江省7个行政村调查为例[J].中州学刊,2014(12).。本文将从全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数千份跟农民有关的问卷中科学选取变量并合理分类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再实证研究各个变量与中国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是否有关,以及影响大小。

二、样本数据与研究设计

(一)样本数据来源

样本数据来源于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进行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开始于2003年,是中国最早的全国性、综合性、连续性学术调查项目。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共覆盖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478个村居,共收集完成10968份问卷,样本数据共选取涉及中国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有效问卷5098份(已剔除含缺失值与回答无意义的样本)。

(二)样本基本特征

样本数据来源于上述5098份问卷,样本数据充足,地域覆盖面广,具有非常良好的代表性。如表1所示:性别方面,男女分别占比47.2%和52.8%;年龄区间为18岁-93岁,平均年龄是50.02岁;政治面貌方面,中共党员占比4.3%;教育程度方面,文盲占比19.6%,小学文化程度占比32.7%,中学文化程度占比42.9%,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4.9%;婚姻状况方面,未婚占比7.7%,已婚(包括离异和丧偶)占比92.3%;宗教信仰方面,信仰宗教者占比10.9%。详细样本特征见表1。

表1 变量描述与统计

续表

(三)变量描述

1.被解释变量(因变量)

本研究将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作为因变量,用“是否参与村委会投票选举”来判定“政治参与行为”。在调查问卷中,问题是“上次村委会投票选举,您是否参加了投票?”答案“是”赋值为1,回答“否”赋值为0。在本研究中,政治参与的概率越高,则认为政治参与意识越高。

2.解释变量(自变量)

本研究将可能会引起因变量发生变化的若干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分析之中,选取以下自变量: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政治面貌、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宗教信仰、互联网使用频率、社会信任感、社会公平感、幸福感、社会保障(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家庭总收入、自评家庭经济状况等。各变量具体描述见表1。

3.自变量分类

影响中国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因素不是偶然出现的,它们背后都有其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渊源,故将自变量按照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和其他因素进行分类。政治面貌对于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归根结底是政治因素对于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社会公平感源于自我对社会各方面利益的协调与均衡的态度,而经济利益是所有利益中最根本的利益,因此认为社会公平感影响政治参与意识就是经济因素对于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家庭总收入体现的是经济因素,因此认为家庭总收入对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就是经济因素对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自评家庭经济状况反映农民对于家庭经济利益的关注,因此自评家庭经济状况对于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仍旧是经济因素对于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教育程度属于文化因素,因此认为教育程度对于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就是文化因素对于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中国实行政教分离的政策,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其实是一种文化利益,故宗教信仰对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就是文化对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幸福感是个人基于自身的安全感和满足感而产生的主观愉悦之情,它是一种精神状态,故认为幸福感是文化因素。互联网的使用有利于农民获取信息、增长见识和提升文化素质,它也是农民文化因素的一部分,因此认为互联网的使用对于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也就是文化因素对于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农民的健康状况受制于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它与社会保障都是农民关心的社会利益,因此认为社会保障和健康状况对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就是社会因素对于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问卷中,将个人对于社会中大部分人是否信任分为5个档次来衡量农民的社会信任感,对于个人而言,社会信任感就是社会对个人心理的影响,因此认为社会信任感对于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就是社会因素对于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影响。另外,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被归类为其他因素进行讨论。所有分类见表2。

表2 自变量分类

(四)模型选择

本研究的被解释变量即政治参与意识是一个二分类变量,而性别、年龄和政治面貌等14个解释变量是分类变量或者连续变量,因此选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为:

P表示政治参与的概率,用来衡量政治参与意识;X表示自变量,β表示回归系数。

三、回归分析与研究结果

为了探究性别、年龄和政治面貌等14个自变量对因变量即政治参与意识是否具有相关性以及影响程度,首先需要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再进行Hosmer和Lemeshow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判定模型的拟合优度;若模型拟合优度较好,则根据回归结果预估14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一)Hosmer和Lemeshow检验

Hosmer和Lemeshow检验是统计分析的重要工具,它是检验因变量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分布是否有显著差异,若不显著,也就是说因变量的实际值与预测值没有显著性差异,模型拟合优度较好。表3所示,模型经过Hosmer和Lemeshow检验得出sig值为0.620,此时sig>0.05,说明因变量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模型拟合优度较好,模型能够较好反应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表3 Hosmer和Lemeshow检验

(二)分析结果

表4是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能够看出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关系。当显著性大于0.05时,说明该自变量不会影响政治参与意识,当显著性小于0.05时,说明该自变量会显著影响政治参与意识。回归系数在回归方程中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大小的参数,若某一自变量是连续变量,当回归系数为正时,回归系数越大表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越大,政治参与意识随着该自变量值的增大而增大;当回归系数为负时,政治参与意识随着该自变量值的增大而减小。Exp(B)的值即为OR值,含义为优势比。

表4 方程中的变量

续表

1.政治因素

本研究仅将政治面貌作为政治因素。自变量政治面貌被分类为中共党员和非中共党员,而中共党员被设置为非中共党员的参考类别,在表 4 中,Exp(B)=0.399,说明非中共党员是中共党员政治参与概率的0.399倍,中共党员的政治参与意识较非中共党员高。一般认为,农民党员的政治参与意识较高是因为党员参加基层党组织活动较为频繁,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较深,政治意识较高。同时,村委会要发动非党员积极参与基层投票选举,善于保护和利用自己的选举权维护村集体的利益。

2.经济因素

由表4可知,社会公平感和自评家庭经济状况都是影响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重要经济因素,而家庭总收入却不影响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社会公平感是分类变量,认为社会完全公平的类别是参考类别;认为社会完全不公平、比较不公平、一般公平和比较公平的农民参与政治的概率分别是认为社会完全公平的农民政治参与概率的0.738倍、0.712倍、0.724倍和0.936倍,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认为社会完全公平的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最高,其次是认为社会比较公平的农民,而认为社会完全不公平、比较不公平和社会公平度一般的农民政治参与意识较低。自评家庭经济状况也是分类变量,认为家庭经济水平远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类别为参考类别;认为自己家庭经济水平远低于当地平均水平、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处于平均水平和高于平均水平的农民的政治参与概率,分别是认为家庭经济水平远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农民政治参与概率的 1.131倍、1.363倍、1.591倍和1.863倍,政治参与意识最高的是认为自己家庭的经济水平高于当地平均经济水平的农民,其次是认为自己家庭处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农民,再次是认为自己家庭经济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和远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农民。

社会公平的核心是经济公平。认为社会完全公平的农民和社会比较公平的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最高,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经济上的公平正义能够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相反,社会不公将会大大降低农民群众对于村委会的信心,导致政治参与意识降低,最终影响中国共产党在农民心中的形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认为自己家庭经济水平高于平均水平的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最高,也同样证明了经济水平较高会促进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在长期城乡二元体制影响下,中国城乡差距明显,农民家庭的总收入普遍低于城镇,家庭总收入并不会直接影响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但可以间接通过其他途径影响,如自评家庭经济状况,因为自评家庭经济状况不仅体现出总收入,也包含对家庭总收入的心理评级和满意度。

3.文化因素

由表4可知,受教育程度和互联网使用频率是影响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重要文化因素,而幸福感和宗教信仰不影响农民政治参与意识。农民中文盲的政治参与概率是具有大学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农民政治参与概率的1.290倍,具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农民的政治参与概率是具有大学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农民政治参与概率的2.068倍,具有中学文化水平的农民的政治参与概率是具有大学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农民政治参与概率的2.428倍,说明了具有中学文化水平的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最高,其次是具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农民和文盲,具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最低。从不使用互联网的农民、很少使用互联网的农民、有时使用互联网的农民和经常使用互联网的农民分别是频繁使用互联网的农民政治参与概率的1.876、1.211、1.339和1.125倍,说明了从不使用互联网的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最高,其次是有时使用互联网的农民,再次是很少使用互联网和经常使用互联网的农民,而频繁使用互联网的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最低。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频繁使用互联网的农民和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农民政治参与意识都是最低的,可能的原因就是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农民也是频繁使用互联网的农民,他们可能是农村中走出去的新生代农民工,离开农村去城镇工作,由于地域和时间的关系,他们没有参加村委会选举投票的条件和热情,因此基于村委会选举投票衡量的政治参与意识显得最低。文化程度越高并不是政治参与意识就越高,中学文化水平的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最高说明了教育水平对于农民政治参与意识产生的积极影响,因此农村的教育仍然十分重要。互联网是信息获取和传播的工具,从不使用互联网的农民政治参与意识越高越能说明农村互联网以及智能设备普及率越低,农民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能力越差。另外,幸福感和宗教信仰并不影响中国农民政治参与意识。

4.社会因素

由表4可知,社会保障和身体健康状况是影响中国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重要社会因素,社会信任感不影响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没有参加社会保障(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的政治参与概率是参加了社会保障(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农民的0.752倍,说明参加了社会保障的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更高。身体很不健康、身体比较不健康、身体健康一般和身体比较健康的农民的政治参与概率分别是身体很健康的农民的政治参与概率的1.087、1.052、1.319和1.016倍,说明了身体一般的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最高,其次是身体很不健康的农民和身体比较不健康的农民,身体比较健康的农民政治参与意识较低,身体很健康的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最低。

在样本中,身体健康和身体很健康的样本占据了50%以上,但分析结果显示身体比较健康的农民和身体很健康的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最低,而身体一般和身体较差的农民政治参与意识反而较高。这说明,中国农民的医疗和健康问题仍然存在,并体现在政治参与的意识之中。关于未来,美好的场景应该是中国农民都能够不为医疗和健康而担忧,人们的健康状况也不会成为影响政治参与意识的因素。在农村中,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一般是较老的长者和年轻人,而分析结果表明没有参加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更低。所以,村委会在工作上不能忽视这部分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群体的利益,要给予他们同等的关心和保护。

5.其他因素

本研究中其他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和婚姻状况。由表4可知,年龄、性别和婚姻状况均会影响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中国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的概率是农村男性政治参与概率的0.738倍,说明农村中男性政治参与意识要强于女性。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年龄大1岁的农民是年龄小一岁的农民政治参与概率的1.008倍。未婚农民政治参与的概率是已婚农民的0.574倍,说明已婚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高于未婚的农民。

农村女性政治参与意识较男性低,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的束缚,男性拥有较多政治知识和更好的政治参与氛围;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男性在获取物质财富方面有更多的机会,在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此外男性受教育程度比女性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①鲁晓,张汉.政治知识和政治参与的性别鸿沟:社会科学研究与社会治理层面的思考[J].妇女研究论丛,2014(4).。在村委会选举方面,呈现年龄增长政治参与意识增长的趋势,年轻人对村委会投票不积极是因为他们成长于改革开放以后,面对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年轻人将精力集中于做生意和打工来改善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认为政治参与无关紧要;而年长者比较重视来之不易的投票选举权,希望自己能够选出自己满意的村委会成员,以期实现最大的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未婚农民分为两种:年轻人未婚和中年以后未婚;年轻人未婚者绝大部分在外地求学和务工,在农村中从事农业劳动的时间较少,政治参与意识较低;而中年未婚者处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政治参与对自己来说没有太大的用处,也不愿意花时间参与选举。

四、讨论与建议

本研究利用2015年度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选取了5098份对研究中国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有重要作用的样本,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若干变量与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关系及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在政治因素方面,中共党员政治参与意识要高于非党员的政治参与意识。(2)在经济因素方面,农民的社会公平感越强,政治参与意识也会越高;农民对于自己家庭经济状况较乐观者,政治参与意识也会更高;家庭总收入未能直接影响农民政治参与意识。(3)在文化因素方面,受过教育的农民普遍比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更高,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政治参与意识较低;互联网的使用并没有给农民政治参与意识带来积极作用,反而是使用互联网频度越高的农民政治参与意识较差;宗教信仰和幸福感并不会影响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4)在社会因素方面,有社会保障的农民政治参与意识会更高;身体健康状况欠佳的农民政治参与意识较高;社会信任感并不会影响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5)在其他因素方面,男性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比女性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高;随着年龄的升高,政治参与意识呈现上升趋势;已婚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远远高于未婚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既要把蛋糕做大,也要分好蛋糕,提高农民的获得感。三是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加大教育资金投入,保障农民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鼓励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积极进行政治参与;加大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创造更加方便快捷的网络政治参与方式。四是完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提供更好的公共卫生服务,积极推进健康中国战略。五是提高全社会的性别意识,共同改变传统的性别观念;创新政治参与方式,鼓励各年龄段的农民平等地、和谐地和便捷地参与政治。

影响中国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因素,不是简单的和短暂的存在,而是具有复杂性和漫长性。要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来看待影响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问题,更要站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来探究提升中国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路径和方法。意识对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提升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发挥农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作用,促进乡村“治理有效”,才能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因素意识农民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小酸枣打开农民就业增收路
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影响因素
耕牛和农民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古贤们的环保意识
农民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无我》:一具身体,两种意识